大众首款载人飞机亮相,可搭载4名乘客。
大众首款载人飞机亮相,可搭载4名乘客。2020年,奥迪股份公司(中国)启动空中移动出行项目,探索下一代出行解决方案。大众首款载人飞机亮相,可搭载4名乘客。
大众首款有人驾驶飞机亮相,可搭载四名乘客,1。看到航空旅行已经成为一种热潮,造车的大众也忍不住参与其中。
是的,造车的人会上天堂。别误会,车直接飞还不够好。大众想搞载人飞机。虽然大家已经听够了飞行机器和飞行汽车,但对于大众来说,确实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图来源网络▲
早在两年前,奥迪股份公司(中国)就启动了空中移动旅行项目。去年2月,大众集团现任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也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一段视频,称大众希望开发一种获得许可的无人机,为参与未来市场奠定基础。
为了开发更好、更专业的产品,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成立了本土专家团队,推动空中移动旅行项目的进展,同时也与中国本土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如轻型运动飞机领域的市场领导者湖南何山科技。
图来源网络▲
经过近三年的研究、概念设计和产品开发,项目组终于完成了第一台验证机——v . mo,作为一款还处于实验阶段的产品,样机基于现有的自动驾驶方案和电池技术,可以实现空中远距离飞行!
零排放行驶,最大行程200公里。
这个被命名为V.MO的原型,采用了类似老虎图案的黑色和金色配色,以纪念中国虎年这一重要工程的完工,有“为虎添翼”的美好寓意。在外观上,相比其他奇形怪状的国外飞机,它的设计更加日常,有点像甲壳虫汽车上的一对翅膀。
在机身结构上,原型机设计为豪华的X翼构型,翼长11.2m,翼展10.6m,两侧配备8个垂直起降的旋翼和2个水平推进的螺旋桨,极大地满足了构型中升力和推力的混合平衡。
动词 (verb的缩写)MO是一款用于城市群间旅行的产品,可以容纳四名乘客从一个城市飞往另一个城市。而且是全自动驾驶,不需要手动操作,相当于改变方向给用户腾出空间。现在,不用担心三人行的尴尬。
在动力方面,原型车将基于现有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和电池技术创造零排放的移动出行。与传统的城际交通方式相比,有望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省时、高效、绿色、低成本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扩大城市空中交通服务的承载能力。
由于有人驾驶飞机还处于原型阶段,因此没有更多细节流出。但大众表示,将在今年下半年通过多轮飞行测试进一步优化方案,改进后的原型车将在2023年夏末进行更高标准的飞行测试。
最终,这种纯电动、完全自主飞行的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机将携带乘客和行李飞行长达200公里。
一个造车的,跑去造载人飞机的,真的让他想通了。难怪自从V.MO曝光后,很多网友都很好奇,大家纷纷表示这很有未来感。有网友在底部发言,问:可以开驾照C证吗?
但在一堆赞声中,不少网友对该载人飞行器的量产提出了担忧。毕竟从现有的经验来看,样机是可以造出来的,不代表可以安全顺利,可以按照团队设想的方式在空中飞行。
很难实现量产,问题很多。
同样在空中飞行,飞机是长途交通工具,停放的地方是专门设置的停机坪,人烟稀少。作为未来的日常交通工具,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的应用场景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空间进行点对点的运输。
因此,它不得不面对许多问题,如安全,成本,法规等。嗯,从技术角度来说,飞机是如此的安全。只要技术能跟上小飞机的安全性,相信这类问题在付诸实践之前还是可以解决的。
但是一旦涉及到技术问题,研发成本就上来了。毕竟这是个新生事物,各种技术都需要琢磨。在这层加码之下,它的成本最终还是会上来的。这直接影响了它的价格,这也是为什么有网友在公官博下调侃:它不仅能载人,还能杀人。
此外,除了各种技术和价格因素外,目前制约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机的一个现实因素是法规。就说是航空系统的吧。这种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干扰地面交通,非常麻烦。
所以,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摆在大众面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目前它要考虑的是产品本身,以及如何做得更好。
至于未来有人驾驶飞机的使用,大众表示,在商业应用初期,V.MO将提供VIP空中接送服务,打造高端体验,为用户带来更快捷、更高效、更灵活的出行。良好的...这种服务一定要花很多钱。
其实不仅仅是大众,随着城市空中交通市场的迅速崛起,很多企业都踏入了这个“造飞机”的领域。
汽车公司纷纷进入市场,航空旅行成了烫手山芋。
纵观全国,吉利汽车、Xpeng汽车等知名车企纷纷投资“飞行汽车”。既有电动垂直起降路线,也有两栖车辆。其中,小鹏发布的第六代飞行汽车预计将于2024年量产,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在今年的央视元宵晚会上,两位演员在小鹏旅者X1的飞行车里穿梭于巨型灯笼之间,成为当时的一大亮点。
除了上述企业,还有消息称广汽正在研发飞行汽车。
这两天,有人在招聘网站上看到,广汽研究院正在招聘飞机领域的工程师,工资在2-4万元不等。
种种迹象表明,航空旅行的前景是好的。大家不妨猜一猜,飞行汽车领域的下一个玩家会是谁?
希望随着大众等汽车厂商的进入,这一天早日到来。那时候就像科幻电影里一样,打车的时候直接定目的地:XX小区2号楼X单元第一阳台。甚至不需要电梯,直接进行房间到房间的点对点运输。
大众首款载人飞机亮相,可搭载4名乘客。7月27日,奥迪股份公司(中国)发布了首款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原型机(电动垂直起降),以探索和开发全电动、可持续的个人移动出行。
据了解,2020年,奥迪股份公司(中国)启动了空中移动出行项目,旨在探索下一代出行解决方案,包括将城市空中交通市场和城市交通扩展到空域。经过深入研究、概念构建和开发,项目组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台验证机——v . mo,为了纪念中国虎年这一里程碑的完成,样机采用了独特的黑色和金色配色设计,寓意“为老虎加上翅膀”。
核心摘要:
1,奥迪股份公司(中国)发布首架电动垂直起降(电动垂直起降)有人驾驶飞机样机——v . mo
2.城市空中交通将成为未来移动出行领域的重要细分市场。该集团在中国推出了一个空中移动旅行项目。第一阶段,针对中国追求创新科技体验的高净值客户,打造全新的高端旅行理念。
3.最终完成的纯电动和自主飞行的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机可以携带4名乘客和行李飞行200公里。
4.奥迪股份公司(中国)首席执行官冯博士表示:“我们的长期目标是推动这一领域的产业化,我们致力于在这个新兴的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开拓新的机遇。”
据悉,该原型车基于现有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和电池技术,打造零排放的移动出行。原型机设计为豪华X翼构型,翼长11.2m,翼展10.6m,8个旋翼用于垂直起降,2个螺旋桨用于航向水平推进。大众集团将在今年下半年通过多轮飞行测试进一步优化方案,改进后的原型车将在2023年夏末接受更高标准的飞行测试。
这种纯电动、完全自主飞行的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机最终将携带4名乘客和行李飞行200公里。
奥迪股份公司(中国)首席执行官冯博士表示:“我们致力于通过这一开创性项目打造高端移动出行产品,以满足中国客户对创新技术和未来空中移动出行服务的需求,并进一步发扬大众在精密工程、设计和创新领域的优秀传统。我们来自中国的年轻专家团队从零开始,运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和材料制定新的安全标准,不断为这一开创性项目注入创新活力。
V.MO验证机的出现,是我们探索城市空中交通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再次彰显了集团“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使命。我们的长期目标是促进该领域的工业化,我们致力于在这个新兴的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开拓新的机遇。"
目前,大众汽车中国正在迅速扩大其本地R&D和软件能力,并在中国成立了一支年轻的本地专家团队,以推动空中移动旅行项目的进展。他们在新领域具有跨学科的创新思维,同时与湖南何山科技等中国本土合作伙伴密切合作。湖南何山科技是位于湖南省的何山智能装备集团的子公司,从事航空产品的开发、销售和服务,是轻型运动飞机领域的市场领导者。
大众中国表示,城市空中交通市场正在快速崛起,其核心是利用空中空间,特别是实现大城市和城市之间的低空短途和中途交通出行。在中国,这一领域的发展将缓解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并在未来的城市和城际交通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商业应用初期,V.MO会针对国内追求创新科技体验的高净值客户,打造高端出行产品,如VIP空中接送服务。与目前传统的地面交通方式相比,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机将实现更快、更高效、更灵活的出行。随着航空移动旅行项目的发展,集团将与中国相关部门合作获得认证。
大众第一架有人驾驶飞机出现,可以搭载四名乘客。3在飞行汽车领域,中国迎来了新的汽车公司和玩家。
7月25日,有消息称,广汽集团正在研发飞行汽车。在招聘网站上,广汽研究院正在招聘飞机领域的工程师。7月27日,奥迪股份公司(中国)发布了首款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样机——v . MO,在未来空中移动出行领域向前迈进了一步。
两大车企相继涉足飞行汽车市场并非偶然。在中国市场,吉利和小鹏早已布局。2021年,《国际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发展低空经济。飞行汽车作为未来出行市场的一部分,被业内普遍看好。
广汽和大众,盲目跟风还是长期投资?
据广汽研究院副院长张帆介绍,广汽将在未来出行技术上进行广泛布局,将研究各种出行场景车辆。作为目前汽车行业的趋势,飞行汽车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广汽当然不会忽视。
在招聘的众多飞机工程师岗位中,广汽研究院给出的薪资区间是2-4万,薪酬还算丰厚。招聘范围还涵盖了飞行试验、设备采购、标准化体系建设、自动驾驶、结构设计等人才。可见广汽对于飞行汽车的研发应该是认真的,而不是跟风。
数据显示,2021年,广汽集团实现汽车销售214440辆,同比增长4.92%,净利润73.35亿元,同比增长22.95%。在大多数传统车企业绩下滑的情况下,广汽的增长尤为抢眼。目前广汽的转型主要集中在电动化上,永旺和传祺分别专注于EV和混动市场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去年,广汽在R&D的投资达到52亿元,并提交了2580项新的专利申请。在公司定位上,同在广州的广汽和Xpeng Motors方向一致,目标都是科技型企业。
大众中国布局飞行汽车比广汽早两年。2020年,奥迪股份公司(中国)将启动垂直出行项目,为城市空中交通和城市交通向空域扩展开发解决方案。
此次推出的V.MO载人飞行器,自动驾驶模式,纯电动,可搭载四名乘客,飞行距离可达200公里,非常适合短途出行场景。经过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这架飞机预计将在2023年夏末进行试飞。
大众目前面临着和广汽一样的转型期。除了电动化和超越特斯拉的目标,大众还需要在自动驾驶、软件开发、动力电池和充电网络等多个领域进行扩张。对于一家全球汽车巨头来说,这将是一条极其艰难的道路。
在飞行汽车领域,大众已经领先。毕竟大部分车企都没有布局,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出行市场,大众掌握着主动权。
吉利和小鹏,能先一步走到最后吗?
吉利的飞行汽车业务从2017开始布局,从收购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李泰),到2026 54 38+09与航空旅行公司Volocopter合资成立Volong Kongtai。吉利在飞行汽车领域一直保持低调。
据介绍,李泰TF-1飞行汽车在汽车和飞行模式之间切换只需要1分钟,续航里程640公里,最高时速160km/h/h,遗憾的是这款飞行汽车没有垂直起降功能,需要30米跑道才能上天。据说正在研发的TF-2将解决自动驾驶和垂直起降的问题。
另一方面,Xpeng Motors在飞行汽车领域已经探索了九年,这要归功于肖鹏的生态企业小鹏·田慧。早在2013,小鹏·田慧就开始研制飞机。去年获得超过5亿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红杉中国、高邮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小鹏·田慧的声誉突然飙升。
真正让小鹏的飞行汽车出名的是小鹏在去年“1024科技日”发布的第六代飞行汽车。不仅可以在飞行和降落状态之间自由切换,而且设计更符合大众对飞行汽车的想象,而不是飞行器的外观,非常科幻。但就是这样一款科幻产品,何在发布会上声称将争取2024年量产,价格不超过654.38+0万元,随即掀起业界热议。
小鹏将智能汽车的智能辅助驾驶、智能语音等功能应用到飞行汽车上,将飞行汽车的驾驶难度降低到了驾驶的水平,可以说大大降低了飞行汽车的使用门槛。
现在经常用于测试的旅行者X2飞机,可以承载两个人的重量,最大飞行速度为130km/h,可以在1000米以下的低空飞行35分钟。具有自主飞行路径规划、地面监控、无死角环境感知、自助返航着陆、100公里双向实时通信等功能,在欧洲亮相后成为明星科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