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契约是什么意思?
一.合同欺诈
1.伪造的文件
诈骗分子伪造单位、营业执照和各种许可证等。,并使用伪造的证件签订合同骗取钱财;
诱饵钓鱼
抓住对方急于发财的心理,以紧俏物品为诱饵,订立合同,以高额利润侵吞对方预付款;
3.利用合资企业骗取投资
以合资为名,取得对方信任,签订合资合同,以优势互补、共同获利为幌子,骗取对方投资款;
4.拿之前先欲擒故纵
以预付款或定金为诱饵,给对方一些甜头,打消对方顾虑,达到骗取对方大量钱财的目的;
5.恶意串通和双重行为
两个以上单位和个人事先串通,制造商品紧张气氛,推销劣质或滞销商品,骗取货款。
6.装傻偷东西。
以滞销积压商品为目标,抓住对方急于推销滞销积压商品的心理,签订购销合同,方便取货。
7.窃取专栏并从中获利
通过签订合同,骗取对方的商品,然后对骗来的商品进行处理,利用自己的劣质产品牟取暴利。
8.金蝉去空楼。
诈骗分子先用各种优惠条件打动对方,签订巨额合同,一旦货到手,马上躲起来或者逃之夭夭。
9.以花代树,卖山磨。
他们没有货,却带着买家去码头、货场或者仓库,说别人的货是自己的,骗取对方信任,签订合同,骗取对方货款。
10.小费用就是大费用。
品牌大,资金少;假集体,真个体。用大牌互相欺骗,签合同,谋取不义之财
11.和假货假货一起唱。
为了规避法律,双方签订了假合同。一方假装唱歌,借机推销劣质或滞销商品,骗取对方货款;受骗的一方要自认倒霉;
12.招摇过市以武力骗人。
诈骗分子利用董事长、总经理等显赫职位和豪华办公场所等表面形式,取得对方信任,签订合同,谋取财物;
13.混水摸鱼
这种诈骗往往利用订货会、展览会、博览会等机会。,利用会议期间人员繁杂、时间仓促、审查困难,签订合同,骗取财物;
14.抛砖引玉勾结。
诈骗分子利用贿赂或女性的性打通关节,买通相关人员和领导,内外勾结,相互勾结,损害公共利益和私利。
15.窃人耳目,窃名欺世
盗用他人公章、合同文书及相关证明,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实施诈骗的。
16.用明火作战,占尽便宜。
通过签订合同,欺诈者诱使对方交付货物。一旦货物到了买家手里,就以暴力相威胁,抢劫财物,性质极其恶劣。
17.非法转移暴利
这种诈骗多发生在建设工程合同中,表现为一方采用各种手段承揽工程,然后倒卖牟取暴利;
18.设置陷阱等他。
往往以高额利润为诱饵签订加工合同,并在合同中设置陷阱,导致对方违约,骗取定金、房贷、中介费等。
19.这座大楼的楼梯是相互连接的。
以转让专利、高新技术为名,以承包技术、设备、培训、回收、利润为幌子,引诱对方签订“五包”合同,不断骗取对方转让费、代理费、培训费、设备费;
20.邀请狼进入房间并伤害你自己
这种欺诈行为经常发生在涉外合同中。中国企业验货不仔细,盲目签约,而国外诈骗分子利用各种手段设骗局,引诱中国企业上钩,骗取钱财。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54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