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食堂吗
有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1] 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的民航业内唯一一家公益类非营利科研机构,民航局直属事业单位。 研究院秉承“立足科技创新,面向民航发展”的宗旨,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民航“保证安全,优质服务,正常飞行”的优良传统,以科研和技术支持为已任,以“尊重人才、矢志创新、开放合作、优质服务”为价值观,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航科研机构,为实现民航强国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负责对民用航空安全和发展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为民航局决策和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为民航企事业单位和航空制造厂商提供技术服务。其主要任务: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揭牌)
(一)开展民航行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标准的研究;承担行业重点、热点问题的决策支持研究以及重大、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承担重大项目的预评估和后评价工作。
(二)在民用航空安全、飞行标准、航行技术、适航维修、适航审定、机场运行、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安保等领域开展研究,并为民航局提供技术支持。
(三)在民航行业发展规划、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市场管理、环境保护、国际航空权利及事务等领域开展研究,并为民航局提供技术支持。
(四)跟踪研究国内外民航发展动态;负责民航安全信息和经济运行信息的收集、统计与分析,为航空安全和民航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五)参与组织民用航空事故、事故征候、不安全事件调查,承担重大事件的技术分析、材料失效分析和飞行数据记录分析以及事故再现工作,为事故调查和重大事件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六)协助民航局管理民航重大科研项目,组织开展行业科技交流和成果推介;开展民航信息化基础技术和应用研究,承担民航行业信息资源开发、建设和服务工作;承担民航行业标准化技术归口的相关工作。
(七)开展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技术交易服务、科技成果应用、信息服务、专利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检测、实验验证、分析鉴定、项目评估、环境检测等社会中介和公***服务;负责民用航空技术资料、刊物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
(八)承办民航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研究院35岁以下职工***有139人,占职工总数的47.28%;36至40岁职工***有51人,占职工总数的17.35%;41至50岁职工***有74人,占职工总数的25.17%;51至54岁职工***有21人,占职工总数的7.14%;55岁以上职工9人,占职工总数的3.06%。
研究院职工中具有博士以上文化程度47人,占职工总数的15.99%,硕士113人,占职工总数38.44%;本科97人,占职工总数32.99%;专科及以下37人,占职工总数的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