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师范学院怎么样?
简介:白城师范学院坐落在素有“鹤乡”之称的白城,是吉林省西部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成立于1958。2000年8月,吉林省政府决定将白城林业学校并入白城师范学院。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1999与四平师范学院联合招生本科,开始本科教育;2002年,学院自主招生本科生;2007年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始研究生教育。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以师范教育为主,涵盖法、教、文、史、理、工、农、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省级普通本科院校。在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院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吉林省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合格教师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吉林省西部教师培养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基地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几年来,学院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党的教育方针,践行“发展教育”理念,以“艰苦奋斗、内涵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特色,适度扩大办学规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学院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占地面积56.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5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亿多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22.28万元。图书馆藏书786,5438+09,000册,期刊报纸65,438+065,438+000多种。学院拥有多个设备先进的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语音实验室、微格教学和多媒体教室,构建了覆盖东西校区的校园网络。学院设有20个系(部、院),分别是政法系、教育系、教育技术系、体育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音乐系、美术系、历史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地理系、生物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土木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系。有软件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中韩教育交流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奥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11个研究所,3个研究中心,2个培训基地。本科专业30个,其中师范教育17,非师范教育13。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400余人,其中本科生6300人,专科生1万人,函授学生近1万人。有5个研究生。学院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和教学骨干,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1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34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65人,占专任教师的47.1%。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72人,占专任教师的43.77%;教师中,113在读硕士、博士;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5人。2005年以来,有2名教师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中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名,省级高级专家1名,省级名师1名,省级讲师1名,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省级优秀教师2名,省级师德先进个人2名。目前,国家级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普通高校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育技术成果奖5项。学院坚持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科研的理念,科研实力显著增强。学院创业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是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11以具有比较优势学科为依托的研究机构,包括吉林省西部中药种植与R&D中心、吉林省西部草原文化中心等。2004年以来,学院承担了4项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其中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计划重点项目1;122省级教研项目;其中省级重点教研课题7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364篇,其中66篇被SCI和EI检索。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865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8部。学院教师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3项。我们学院的学生在各种比赛中都取得了好成绩。2004年以来,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省级竞赛中,获得国家三等奖以上奖励55项,省级三等奖以上奖励118项,获得国家专利3项。学院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宗旨,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心理咨询和“三育”活动,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机制,多次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表彰。学院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德、识、知、信”为校训,塑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通过设置课程,组织文化节、科技节、学科竞赛和“书香校园”等活动,利用校报、电台、校园网、宣传长廊等多种媒体,营造健康、民主、科学、祥和、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实习实训基地132个;同时还有“信息技术培训中心”、“职业经理人培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所”、“创业教育培训中心”,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创造条件。目前,学院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学院“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走上了艰苦奋斗、内涵发展的道路,齐心协力、齐新开拓创新,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高等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