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有存在的必要吗?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很多家庭甚至觉得可以勒紧裤腰带,满足孩子更好的教育。儿童的教育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所有的学生。这是一个响亮的口号。大多数老师、家长和学校为了让孩子接受越来越好的教育,都做了一系列灵活的改变。老师是学生和学校的桥梁,家长和学校老师也需要沟通。因为一个班学生多,一个老师同时见很多家长。有时候同样的问题和事件需要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为了便于家校结合,促进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一个新的角色——家委会诞生了。

家委会组织就是挑选一些在时间或能力上比较突出的家长作为全体学生家长的代表,家委会成员负责传达老师的意思,与家长沟通。这样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同时也能把完整的意思传达给每个学生的家长。家委会成立之初的主要职能也无非如此。

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家委会好像变了味道。近年来,关于家委会的新闻不断曝光。首先是家委会成员的背景。第一届中科院成员基本都是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学历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后来有家长投诉孩子班要竞选班委,孩子准备了满满一纸演讲稿。第二天到了学校,班主任把几个孩子指出来,让大家在他们中间选,而被班主任点名的孩子几乎都是家属的孩子。

还有最近几天曝光的一条新闻,也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家委会成员收班费,每个孩子需要交2000元的班费。班里那么多孩子,一个孩子交2000块。总的来说,课时费超过5万。面对巨额的课时费,很多家长和网友都提出了质疑。还有类似的家委会组织家长逢年过节给老师送礼,类似的新闻数不胜数。人们不禁要问,家委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家委会还是原来的家委会吗?

不少家长质疑家委会收取巨额班费是为了什么,要求提供班费消费明细。事件在网上走红后,学校坚称不知情,老师也认为家委会收班费不在他的职权范围内。

在我看来,家委会只是一个传递信息的窗口,不是某些人开动脑筋敛财的非法场所,更不是为子女争取特权的捷径,更不是炫耀家庭实力和自身背景的大舞台。如果家委会偏离了它原本的功能,那么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