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国化工43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

先正达是全球最大的农化公司和第三大种子公司,在农化种业具有强大的销售渠道优势和技术研发实力。

先说销售渠道。先正达的销售网络遍布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欧洲和亚洲,市场实力雄厚。这也是业务高度重叠的孟山都之前三次叫价收购先正达的重要原因——拿下先正达,就拿下了先正达在欧洲和亚洲的巨大市场。

先说技术研发实力。虽然先正达的种子业务在全球排名仅次于杜邦先锋和孟山都,但先正达深耕附加值更高、发展潜力更大的蔬菜和花卉种子品类,在该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竞争力。先正达与全球4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了研发技术合作,掌握了世界领先的生物育种技术。更重要的是,公司近年来在智慧农业和生态农业方面投入巨大,致力于为农业从业者提供整体的植保解决方案,这是其他农化种业巨头所不具备的。

有这么好的条件,皇帝的女儿自然不用担心结婚的问题。

其实先正达也在“恨婚”中。

随着农药行业的整体萎缩,先正达的整体利润表现也受到农化事业部的拖累。2011至2013,公司利润增速持续下滑。201000,全球裁员65438人,公开削减开支的坏消息。股东团体已经对这种情况非常不满,而就在此刻,老对手巴斯夫和孟山都相继斥巨资收购先正达;先正达拒绝上述要约后,引发管理层动荡,最终总裁迈克

麦克辞职了,最后

那么,中国化工集团能否成为先正达的如意郎君?

真的吗?化工集团有什么好牌可以打败巴斯夫和孟山都这两个强大的“情敌”?

首先,化学集团可以为先正达进入中国乃至亚洲打开一扇便利的大门,以更低的成本进入亚洲市场。这也是业内普遍认为先正达会接受化工集团的要约。

其次,化工集团现有的业务版图与先正达不构成竞争关系,但可以成为先正达的有益补充,这也是化工集团相对于孟山都强竞争关系的一大优势。

但是,中国化工集团能消化掉先正达这块大蛋糕吗?化工集团整合利用先正达的优势有哪些?你面临哪些挑战?

要回答这些问题,农场君首先要看一下化工集团农化业务的背景。

中国化工的主营农化业务是中国化工农化总公司,其前身是在福建从事地质勘探的矿业公司:中国明达化学矿业公司。2004年公司成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5年业务重组后更名为中国化工农化总公司。2006年5月和5438+00年6月,山东大成农药有限公司和沧州大化集团有限公司相继重组,开始在农化领域开疆拓土。经过十年的发展,该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非专利杀虫剂生产商。

收购先正达并不是中国化工农化公司的第一次海外收购。2011公司以24亿美元收购以色列马克西姆-阿甘工业有限公司(现称阿达玛农业解决方案有限公司)60%的股权,这家公司是全球第七大农药生产商和经销商,也是全球农药品种最多的公司。公司本身就是通过直接收购海外农化企业股权,或者买断专利药巨头的生产销售权起家的。其主要优势集中在欧美市场。

2011被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收购后,该公司丰富的产品库和成熟的制剂销售渠道优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2014年全资收购中国化工农化总公司在中国的全部业务,包括江苏安邦、江苏麦道、江苏淮河化工(统称淮安枢纽)、荆州沙隆达集团(沙隆达集团)100%股权,成为中国农化的附庸。

可以说,中国化工集团公司通过收购以色列公司成为世界第七大农药公司,顺利进入欧美农药制剂市场。

与阿达玛相比,先正达在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和农药原料研发方面无疑具有更强的优势,或将弥补化学集团在农化基础研究领域的短板。

化工集团有吸收和整合海外公司优势资源的先例和能力。在农场君看来,这是化工集团收购先正达最大的实力和底牌。正如新闻稿中所述:“中国化工全力支持先正达运营、管理和员工的完整性,继续投资于其领先的农业解决方案和创新能力,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公司重新上市。”中国化工集团对先正达的期望与先正达最初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也许这就是传说中最长的“两个人并肩看着同一个方向”?

然而,从美丽的故事到残酷的现实,中国化工集团收购先正达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了要经历相关国家的反垄断审查和批准,化工集团能否高效快速地整合先正达的种子业务也存在不确定性。

从现有业务板块来看,中国化工农化公司主营业务集中在农药、化肥等农化领域,不涉及育种生物技术、种业开发等业务类别。公司相关团队对先正达种子业务的控制力有多大,管理成本会有多高?这些都是摆在中国化工集团面前的严峻挑战。

总之,农场君对此次收购拍手称快,非常愿意看到化工集团通过此次收购实现更长远的发展。毕竟在农化业务萎缩、植保行业转型、巨头合并等时代变革大潮中,中国公司有机会乘势而上,成为独立的弄潮儿。当然,我们的水性还得经过艰苦长期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