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料专利

众多口口相传中有一家在长寿路附近的清真市场(也就是企鹅君的办公室)。每周五都有满是硝烟和喊叫声的摊位。羊肉串、手抓饭、馕、烤包子,还有各种干果、蜜饯、零食……每次去都有惊喜。

有一天中午,企鹅君再次来到这个神奇的美食市场。

路过一个摊位,发现很多人在一个神秘的甜品前排队。长方形的烤盘里塞了一整块乳白色的软蛋糕,表面筛了一层薄薄的细粉。仔细看横截面,这个粗壮的家伙被分成了许多精细的层次。

卖蛋糕的小哥赶紧切块,装盒,用锅铲称重。因为等的人太多,他的动作快得像流水线。

“请问这种蛋糕叫什么名字?”答:“纳帕利永,好喝。”

虽然企鹅君的肚子里已经塞满了羊肉抓饭、小笼包、烤羊里脊,但这次他没有抵挡住“好吃”的诱惑,让小弟切了两块。

嗯,软软的三明治像奶油一样融化,中间的酥皮有点韧,但整体还是软软的,不用咬就滑进肚子里,层次感特别足——很像《网络名人》《纽约》里的lady M(千层薄饼)和《法国拿破仑》里的混血。

M女士(左)维斯米尔-弗耶(右)

我还没从酒醉中回过神来,一个朋友问我,呃,为什么“拿破仑勇”这个名字听起来和“拿破仑”那么像?

打开百度,输入那帕里勇。原来这道甜品是很多新疆餐厅的固定节目!有网友说在新疆餐厅吃过饭,注意到它的英文翻译是拿破仑。

哦,新疆居然有自己的拿破仑?!那么,拿破仑在新疆,是他吗...和那种来自法国,以复杂著称的千层贵族甜品有关?(Mille-Feuille,法语为美乐家,英语为拿破仑)

我们把所有的中文搜索引擎翻了个底朝天,一无所获,于是决定找一位资深新疆人一探究竟。

生活纠葛:“土生土长”的新疆甜品?

依托朋友圈新疆企鹅的办公室,企鹅君有幸勾搭上了一位了解这款甜品的老司机。

和老司机聊天,我恍然大悟:原来纳帕利永并不是大家以为的“传统新疆甜品”。...

事实上,纳帕丽雍在中国出现只有7年时间,在2010世博会食品展上首次亮相,是上海连锁新疆餐厅金艺琳李霞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馆交流的成果。

那么乌兹别克斯坦作为新疆的近邻,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也是前苏联的一员。想必那帕里勇最早的人生经历和地理有关吧?

后来企鹅在研究法国拿破仑的时候,发现了一种拿破仑?俄语版的。

它最早出现于19世纪,在1912年俄罗斯庆祝战胜法国100周年时声名鹊起。наполеоннннннн的结构取自拿破仑率领的庞大军队。

这个前苏联爱国标志性的甜品,正是那帕里勇!

金艺琳·李霞的那·帕里永

世博会后,通过交流的机会,金艺琳李霞成功获得了纳帕利永的配方,并申请了制作这种蛋糕的专利。看到纳帕利永类似于西式甜品,有民族特色的潜力,他们投入了大量资金,作为招牌推广。

后来那不勒斯勇真的火了。

离开金艺琳李霞的面点师要么另谋高就,要么干脆出去开了个小作坊,给新疆其他餐馆供应这种糕点。眨眼间,那帕里勇很快在上海开了分店。

令人惊讶的是,从最初接触时消费者的不适应,到食客的口口相传,再到现在冲出魔都,到处被误传为“传统新疆糕点”,纳帕利永的成功只用了短短几年。

深入厨房,美食是这样来的。

没有lady M的奶油清淡,脆皮也没有拿破仑的薄。鹅君只知道这个纳帕利永好吃。至于中间的馅料和脆皮是什么做的,真的很困惑。

出于好奇,我们径直来到金艺琳·李霞的后厨,向最有经验的糕点师请教如何制作这道甜点。

走进厨房,一台巨型搅拌机轰隆隆运转:厨师做面包的机器还没有它的一半大,某种类似鸡蛋和面粉的混合物在盆里高速搅拌着。

做蛋糕的王师傅解释说,正在搅拌的馅料是纳帕力永的奶油馅料,而且搅拌前要将鸡蛋、黄油、面粉、糖混合,放入蒸笼中完全蒸熟,再搅拌至少30分钟,才能有软滑的质感。

另一端的案板上覆盖着一层布满气孔的脆皮,师傅用手轻轻一按,发出清脆的“咔嚓”声。

“与法式糕点不同,它很难折叠和卷起来。我们的糕点挺好做的,没那么多层,但是挺好吃的。”王师傅说,要做这种脆皮,先把鸡蛋、黄油、面粉按比例均匀地擀开,然后放入烤箱烤至金黄酥脆。

说话间,她熟练地拿起一个刮刀,在酥脆的外皮上抹了一层奶油馅。抹平,然后铺设下一层,这个操作要重复几次。

王师傅一直强调乌兹别克版“纳帕利永”用的黄油和糖太浓了!

“当我们改进配方时,我们损失了至少一半的黄油和糖。那里的人块头很大,喜欢甜腻的食物,但我们必须适应城市人的口味...最初,他们必须在一整盘蛋糕中放8块黄油。谁能吃?”

为了统一大小和高度,他们还把纳帕利永统一成了“标准化七层糕点”:七层,也就是说从下到上,要把装满牛奶的糕点叠七次。

铺上七层,撒上“雪花”,然后放入冰箱冷藏4小时。拿出来之后,纳帕利永就是你看到的样子。

对了,常温软化的纳帕利永,比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好吃多了。

与法国拿破仑相比,谁胜谁负?

如果你还是不太明白法国拿破仑的工艺和它的区别,我给你一个步骤图,很好理解:

所以两者走的路线不同。法国拿破仑卖的是工艺复杂,口味有层次感,你可以给它贴上“精致”、“高级”的标签;相对来说,纳帕利永出身蛮族,做法简单了很多,但有了不含糊的材料,也不失优秀西点的风格。

相对于被逼高大上要价五六十元的法国拿破仑,这个俄罗斯版拿破仑的价格已经接近节省人力的百姓了。6元一小块的价格是每份4美元起,你可以为一单订单打包2美元带走。

金艺琳李霞vs新疆市场,那不勒斯永的“正统”之辩

来自不同教派的那帕里雍,外形和品味都不一样:

从金艺琳李霞走出去的大师们后来形成了自己的学校。与金艺琳版本的“七层楼”相比,澳门路的纳帕利永楼层更多,密度更大。还听说市面上很多新疆餐厅为了节约成本,只有四到五层。

第一次在新疆市场吃到了惊艳的纳帕利永,企鹅君再也没遇到过。之后每次逛新疆市场,小哥哥的切块都很随意,脆皮硬糯,有时甚至还略带生粉的味道。而且在新疆市场,两块纳帕力雍花了我40块钱,价格和切糕差不多。

相比较而言,长宽高非常稳定的“七层”看起来更漂亮,而且能长时间保持香脆绵软的口感。

另一方面,关于哪种纳帕力雍“更正宗”的争论,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纳帕力雍并不是唯一一种从西方传到东方,被误认为“新疆传统美食”的小吃。

就像那天我们在餐厅吃的另一种甜点“巴哈拉瓦”,由核桃、葡萄干、糕点和大量糖衣做成,它在中东的名字叫巴克拉瓦,也是通过丝绸之路慢慢传入新疆的一种甜点,在很多欧亚国家都有自己的形式;再比如,中东的扁面包其实和你吃过的馕是一样的。...

巴哈拉瓦和楠格

在流传和演变的过程中,有故事的食物总会衍生出各种形态。没有一个学校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创造者。即使申请了专利,纳帕丽雍依然以各种花名在新疆餐厅里欣欣向荣。

无论如何,从情感的角度来说,一群具有异域特色的少数民族美食能在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里屹立不倒,并被消费者接受,以一种新的方式传承下去,这很难说是一件坏事。

此外,没有竞争,就不会有进步。在近两年“千层蛋糕”的火热中,金艺琳李霞正准备扩大纳帕利永的产品线。第一个试水的新口味是一个方形的千层,馅料里有一大块榴莲果肉,上面有几块杏仁。它刚刚在迪士尼附近的亿欧莱商店推出,并将很快出现在其他商店。

榴莲质地细腻,再配以蒸馅,香气更添轻盈。榴莲爱好者自然推崇,但一些口味保守的可能会敬而远之。

未来可能会有其他甜品引入中国,取代纳帕利永,成为新一代传奇,满足食客日益挑剔的味蕾,这是不可预知的。

归根结底,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也许只有创新本身才能真正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正文| |朱迪

图|心悦一人

摄影|裴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