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的形象是好是坏?

《阿q正传》继承了中国小说的民族传统,以传记的形式构成全篇。小说紧紧围绕阿q“展开”,自始至终以阿q的活动为唯一线索,展开故事,写出阿q短暂而悲凉的一生,成功地塑造了一批艺术形象,尤其是阿q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个性鲜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成为不朽的艺术典范。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说:“在这部小说中,鲁迅主要写的是一个落后的、无意识的农民。”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是一个具有时代性、阶级性和个性特征的典型人物。所以《阿q正传》的主题是永恒的,阿q的形象永远是一面镜子。在分析阿q形象时,要突出两点:一是突出他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第二,要抓住他革命的全过程。

阿q的“精神胜利法”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主要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带有深刻的国耻烙印。在帝国主义扩张的不断冲击下,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现实环境已经让他感到无奈。“精神胜利法”就是这种病态心理的表现。同时,农民自身的阶级弱势和私有制社会小生产者的长期经济地位也是根源之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精神。阿q面临着所有的生存困难:没有土地,没有房子,没有女人等等。虽然他做了一些努力,包括投机革命,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阿q还是阿q,物质上的绝望必然会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在我看来,《阿q正传》反映了中国人的种种陋习和丑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懦弱

阿q喜欢和别人吵架打架,但一定要判断对手。他骂那些反应迟钝的人,打那些软弱的人。和王虎打架输了,说君子说不动手,假洋鬼子哭棍举。他已经伸出头等着了。对于反抗力稍弱的小D,他就一巴掌拍在拳头上,把手臂俘虏,摆出挑战的姿态,而对于毫无反抗力的小尼姑,他就动动手,轻护,这些都是他懦弱本性的表现。许和鲁迅讨论过中国人的国民性,结果发现中国人的大问题是顺从和中庸,这大概是惯性造成的。鲁迅回答他;这不是因为惰性,而是因为懦弱。“当你遇到一个不敢反抗的强者时,你用中庸的话安慰自己。如果他有权力,别人帮不了他,他就会残忍傲慢,就像暴君一样,做事不中庸。”

第二,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一般赋予其自私、保守、自卑、健忘的含义。在所谓社会学的深层含义中,它被称为“自欺”、“自卑”、“奴才”,甚至是类似于“豁达”、“冷漠”、“鄙薄一切”等语句的反讽。因此被广泛批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象征。比如阿q在和别人打架受伤的时候,心里想:“我终于被儿子打了。现在这个世界真不光彩,我儿子居然打老子。”再比如,他穷得娶不到老婆,却吹嘘“我儿子会富得多”,就像回到了度假村一样心满意足。林毓生说:“阿q精神胜利法只是他的表面特征,但更基本的特征是他缺乏内在自我...如果我们把阿q通过社会获得的传统文化制度的因素作为他天性的一部分包括进来,那么阿q就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几乎完全靠本能生活和行动的动物。”(《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1)。这种精神胜利法很早就是中国人发明的,后来对付外国人失败了,就充分利用了这种方法。甚至现在,我们的南斯拉夫大使也遭到美国人的轰炸,战斗机在南海上空被美国飞机撞毁报废。中国人呢?只要嚎叫几声美国人道歉,中国人就满意了。这就是阿q的劣根性给国人留下的印记。

第三,善于投机

阿q痛恨革命。等到辛亥革命的大趋势动摇到底的时候,赵爷爷父子都是拥护革命的。阿q嫉妒得想变成革命党。但阿q革命的目的,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革命意义,完全不得而知。所以一被假洋鬼子拒绝,就想在衙门告他谋反,让他全部抄了。“盖华纪?突然想到那条路:“中国人都是聪明人,都知道中国永远不会吃亏;“因为每个人都换上了合体的姿态...这个人会永远胜利,很可能会永远存在。只有他们才是最适合在中国生存的,而当他们生存下来的时候,中国就再也不可能重复以前的命运了。”善于投机,似乎是中国的国民劣根性之一。

第四,夸张和自尊。

阿q虽然是一个很卑微的人,但他并不在乎所有不是庄的人。就连赵爷爷的儿子入学,阿q在精神上也不尊重,以为我儿子会比他有钱很多。再加上进了几次城,感觉更自负了。“可是为了炒城里的鳙鱼,加葱的方法和板凳的名称都和韦庄不一样,他又瞧不起城里人。”过去,中国人总是声称他们的国家是一个几千年的文明国家,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他们是轩辕华友,一个高贵的神,把西方人当成野蛮人,一点文化都没有。而且屡屡受挫,据说西方人靠的无非是一艘坚固的船和大炮,所有的都只是声光电气化。说到道德,怎么可能是我们的十分之一?就连受过西方教育的辜鸿铭也说,中国的随地吐痰和纳妾制度是一种精神文明。这和阿q把头上的疤当成高贵荣耀的象征,别人嘲笑他的时候他说“你不配……”,有什么区别?

阿q的各种劣根性,都有自己修炼成长的土地。生活在晚清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还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他穷困潦倒,没有财产,没有工作,甚至没有家,住在土谷寺里。他经常被赵太爷和假洋鬼子攻击、羞辱、嘲笑,用“精神胜利法”一笑置之。因为他受到沉重的政治压迫,残酷的经济剥削,长期的精神毒害和人格上的种种屈辱,所以他有自发的革命诉求,希望通过斗争改变现状。但由于长期封建思想的影响,他也有自私自利、陕西狭隘、封建保守等落后思想。自发的革命要求和落后的意识形态对阿q来说始终是矛盾的,阿q是这种矛盾性格的统一体,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个落后而无意识的农民的典型和缩影。在得知阿q的“精神胜利法”后,阿q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具体如下:

一、阿q形象让人笑中带泪。对于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情,比如失败、屈辱、困境,普通正常的人会悲伤,会继续奋斗;怒后难忘;努力改变不满后的困境。但阿q不是。他有自己独特但同时又病态的心理应对方法,这就是“精神胜利法”。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阿q让人笑出眼泪的原因。

第二,阿q形象既令人同情又令人憎恨。可怜的是,阿q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充满了屈辱和贫穷,饥饿,被骂,挨打无休止。他在壮族人眼里根本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阿q已经失去了人格和尊严。不能姓赵就要挨打。他一无所有:他没有栖身之处,也没有立足之地。他只能住在土古寺,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他的老婆孩子更是一厢情愿,而这些是一个人最底层最根本的需求!但在那个社会,这只能是阿q的梦想。这让阿q越来越没有人性。最终,阿q被白白杀死,以被误杀结束了自己短暂而不幸的一生。这些无疑令人深感同情。但同时,阿q又是可恨的:他染上了许多恶习:赌博、酗酒、偷盗、欺骗,甚至明里暗里耍流氓、调戏妇女。

第三,阿q形象是辛亥革命前后被压迫、落后、无意识的农民的缩影。这一点将在后面的分析中详细阐述。

总之,阿q是辛亥革命前后一个不自觉、受压迫的农民的难忘形象,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现在我们从内容和情节的发展以及写作技巧来分析阿q的精神胜利法:小说紧紧围绕阿q“展开”,自始至终以阿q的活动为唯一线索,展开故事,写出阿q短暂而悲伤的一生。

第二章追溯过去,描述阿q的人格特征:精神胜利法。描写阿q的一些生活片段,凸显了他的狂妄和自欺。说明阿q经济地位,到处做短工的流浪雇农,是社会上受压迫受侮辱的最底层的人。然后连续写四段他的人生。他穷得娶不到老婆,却夸口说“我儿子会有钱很多”;精神上从不拜赵、钱,数次进城,嘲笑韦庄百姓的“无知世故”,都凸显了阿q狂傲的特点。《刀疤》的故事讲的是他被欺负的时候,从打人到瞪眼,看不起自己。“赌牌”事件讲的是他被欺负后为了精神胜利而自我毁灭。以上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组成部分之一。第三章,沿用第一章的情节,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被赵曾祖父打了之后“得意多年”,因为中国人从来不是这样的。他们推崇强奸,认为人压迫人是理所当然的。作者生动地表现了当时人们非常可悲的变态奴性。这一章写了三个人生片段。没想到被王虎打败,是“人生第一辱”;挨了一个假洋鬼子的“哭棍”,是“我人生中的第二次羞辱”;调戏小尼姑,替他报仇雪恨。三个片段描绘了阿q对欺凌的恐惧;阿q比王虎还丑,可见他无聊到了极点。讨厌假洋鬼子,说明他拒绝异端;“赶紧绷紧肌肉”等着挨揍,表现出十足的奴性;和尼姑调情,在阿q对女人的态度上,表现出了他肮脏的灵魂。

第三章沿用第一章的情节,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被赵曾祖父打了之后“得意多年”,因为中国人从来不是这样的。他们推崇强奸,认为人压迫人是理所当然的。作者生动地表现了当时人们非常可悲的变态奴性。这一章写了三个人生片段。没想到被王虎打败,是“人生第一辱”;挨了一个假洋鬼子的“哭棍”,是“我人生中的第二次羞辱”;调戏小尼姑,替他报仇雪恨。三个片段描绘了阿q对欺凌的恐惧;阿q比王虎还丑,可见他无聊到了极点。讨厌假洋鬼子,说明他拒绝异端;“赶紧绷紧肌肉”等着挨揍,表现出十足的奴性;和尼姑调情,在阿q对女人的态度上,表现出了他肮脏的灵魂。

第四章,写阿q的拙劣求爱和悲剧结果,继续表明阿q的立场和处境。在叙述中,作者把阿q永远的骄傲归结为“中国的精神文明是世界上最高的”,并指出他的思想受到封建文化思想的影响,这是阿q严守“男女大防”、拒绝异端的思想根源。对阿q“一切合乎圣经圣人传”的强调,对他找女人的恐惧,是“不孝有三,莫大焉”,可见阿q充满了封建思想道德。而他去拧女人大腿,说“悔恨之言”“扔小石头”,关注“勾引野男人的女人”,可见他之前的想法是虚伪恶心的。年近三十的阿q,求爱有理,但他的要求违背了封建礼教,因此遭到赵太爷父子的残酷迫害。他不仅被打,连可怜的家当都被榨得干干净净,断了财路。在这一章里,我写了阿q的可憎,也写了他的可怜和统治者迫害人民的残酷。至此,剧情发展更进一步。

第五章,写阿q的绝望,揭示麻木民族“吃人”的本来面目,进而写阿q的惧强欺弱。“爱情”变成了“悲剧”,然后阿q遇到了“生计问题”。这一章写了三个人生片段。阿q觉得“天有不测风云”,被熟客拒之于工作之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被切断了。但他并没有意识到,是赵爷爷等人截断了他的后路,而是误以为比他弱的D“抢了他的饭碗”,“龙虎斗”发生了。这既说明了阿q的霸道性格,也说明了阿q的无意识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走投无路的阿q去静修偷萝卜是剧情发展的必然。他视年轻尼姑如粪土,对老尼姑是流氓,这也是他怕欺负欺负的表现。他的不争气和统治阶级的迫害,必然导致他去偷。

第六章描述了阿q从被逼上绝路到短暂的“东山再起”,再到被赵太爷逼上绝路的过程。阿q从城里回到韦庄后,虽被人“敬畏”,但由于他在城里帮助过白一家,手里有现金和一些便宜货,对城里的情况也有所了解。于是,店主、酒客、路人都对阿q“刮目相看”,而王虎等人则对阿q“肃然起敬”,女性也不再回避行为恶劣的阿q,而是主动抢着买他的东西。这一切深刻揭示了民族势利的本质。然而,当阿q的所有细节被揭露后,人们从“敬而远之”变成了“我还不够怕他”,这更说明了世界的冷酷和人们的无知。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国民就不能改革吗?阿q的绝望再次成为必然。在《阿q正传》中,除了这种精神胜利法,还有其他愚蠢的表现。比如他对带有浓厚传统色彩的女性的鄙视,比如他对弱者泄愤的恶习,被假洋鬼子打,却调戏年轻尼姑,等等。如果说小说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集中描写,已经证明了鲁迅是想用阿q来描写中国人的灵魂,那么阿q身上的种种其他精神障碍,则进一步证明了鲁迅确实完成了他的创作意图,把阿q写成了一个典型的全民族精神障碍。他的精神状态很有代表性。中国历史上继承下来的各种奴隶意识,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半殖民地化而产生的许多变态心理,在阿q身上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难怪《阿q正传》一发表,社会上很多人都紧张起来,以为鲁迅在讽刺他。这种强烈的反应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小说成功的原因。正因为鲁迅如此深刻地勾勒出了我们中国人的病态灵魂,所以只要这种病态没有根除,《阿q正传》仍然能强烈地震撼读者。

鲁迅写阿q,当然是为了描写民族的精神疾病。但是他把阿q和整个未完村放在辛亥革命前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描写,使得未完村的变化和阿q的经历赋予了另一种意义,即笼统地展现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况。虽然这不是小说的主要价值,但在当时的文坛上,没有人能以如此透彻的笔触描述辛亥革命的严酷真相。所以这部分阿q正传还是有相当价值的。

现在我们从阿q参加革命的全过程来看他的人格特征。

阿q的革命诉求模糊而优雅,一方面反映了他想改变长期屈辱地位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夹杂着许多落后意识和自私思想,他的革命甚至达到了不分敌我的严重地步。阿q凌乱落后的思想注定了他“向革命党投降”的失败。

然而,阿q参加革命的过程客观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中启蒙农民意识的重要问题。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使阿q误解了革命。屈辱的地位和悲惨的处境,不能不让阿q本能地倾向革命。说起来,看似不光彩的“偷孩子”行为,其实是阿q最初的叛逆!当阿q发现革命让举人大师惊恐万状,让一群鸟人惊慌失措时,他深感“欣慰”,于是对革命“着迷”,认定“革命还好,改变这些母亲的生活才恶心!多么可恶!.....连我也要向革命党投降。”

第七章写了辛亥革命来临时,各阶级对革命的态度,突出了阿q的革命诉求。关于“革命”的猜测:当阿q再次走投无路的时候,辛亥革命的风暴来了。城市里的“举人大师”视革命为洪水猛兽,他准备逃离。韦庄的“一群鸟人”惊恐万状,误传革命军是为崇祯报仇的军队。阿q最有代表性。由于思想深处的保守心理,他对一切新事物都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所以一开始他是厌恶革命的。但他从自己的处境和感受出发,觉得“革命就好”,产生了“连我都要向革命党投降”的要求,于是高喊“造反,造反”,表达了自己的革命愿望。但他所理解的革命的本质是什么?“想什么就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这样的革命怎么可能成功?小说通过对形象的描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看着对面的阿q,赵爷爷父子在革命来临时吓得够呛,低声下气地叫阿q“老q”。这时候赵爷爷和阿q正好换了位置。然而,年轻一代充满了诡计。赵秀才竟然和一个假洋鬼子闹革命,把一个龙牌从闭关里拿走,偷了一个宣德炉。这是当时很常见的伪革命现象。

在第八章里,我写了辛亥革命给韦庄带来的变化,进一步刻画了阿q的性格。革命像一阵风一样席卷而来,却没有到达村庄,人心越来越安定。该政权落入投机者手中。最大的变化只是编发的浪潮。赵秀才和假洋鬼子都成了戴着“银桃”的革命党,韦庄政权还在这些曾经的压迫者手里。阿q想投革命党,结果误投假洋鬼子失败,被“哭棒”赶了出来。他被剥夺了革命的权利。同时,赵家被抢,预示着阿q的悲剧命运即将到来。赵家大劫让韦庄和阿q的百姓很“高兴”,反映了人们对统治者的不满。阿q作为抢劫嫌疑犯被捕。谁举报他的?自称革命党,戴“银桃”的赵秀才。赵秀才等人压迫阿q,但不允许赵秀才革命阿q,而正是这个戴着“银桃”的“革命党”最终逮捕了他,审判了他,处决了他。阿q要求革命却得不到。而是在革命后被枪决,他成了革命的牺牲品(在第九章,阿q被逮捕、审判,并作为替死鬼被处决。)。可悲的是,他至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枪杀,而在死前,他表演了自己最后的精神胜利法:“二十年后,又一个……”在这一章中,也提到了城市依旧,掌权者依旧,举人依旧奉行旧租,依旧游街示众,依旧貌若浮云,只不过审问的跪着改成了站着,行刑的斩首改成了枪毙。这部小说表明,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仍处于完全黑暗之中。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人还是那么麻木。

如前所述,阿q参加革命的全过程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与农民的关系:革命不关心农民,农民不理解革命。阿q这样的农民虽然有自发革命的要求,但在革命党深入农村之前,他们只能用这种自私落后的思想去理解革命,只能受“精神胜利法”的支配而不自觉。正是因为有了“精神胜利法”,阿q才无法从屈辱中奋起,在失败中生存。他总是用想象中的胜利来安慰自己,来掩盖屈辱和失败。结果,革命的果实被善于在复杂斗争中保存自己的地主阶级偷走了,真正欢迎革命的阿q不可避免地遭到了悲惨的结局。

总之,不难看出,阿q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具有革命的要求和可能性,但他的地位决定了他革命的局限性。客观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本文论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有两个意图:一是“汲取沉默者的灵魂”,“揭露人民的弱点”,让读者知道长期封建统治造成的人民的可怕愚昧,以“引起医疗的注意”;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其妥协性和不彻底性。阿q这个典型人物提醒大家,中国的任何革命都必须注意解决几亿贫农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深刻地理解作者写阿q的本能,这显然是在提醒革命者,广大农民有革命的要求,决不应该对这种力量视而不见。综上所述,这部小说表现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体现了鲁迅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热切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21世纪,“阿q精神”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时俱进。可以说,今天“阿q精神”也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不能说每个人都是阿q,但每个人可能都有过“阿q精神”。在某些情况下,“阿q精神”可以起到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积极作用。比如阿q被别人打了,就自言自语说“我儿子打老子”。他的愤怒得到了发泄,他的思想得到了平衡,因此他不再感到痛苦。如果他不骂那个,而是把气憋在心里,迟早会“憋”出病来。我想,如果阿q没有因为“造反”被抓起来砍头,他一定会长命百岁。

让我们仔细考虑一下。其实“阿q精神”不是中国的专利,在国外也是存在的。我听说,比如美国总统林肯曾经当众羞辱过林肯。当他回家时,他非常生气,吃不下任何食物。于是,他摊开信纸,给议员写了一封长信,用非常尖锐的语言咒骂他,然后高高兴兴地去睡觉了。第二天早上,林肯的手下试图替他寄信,但他把信撕碎了。男人不懂,林肯笑着解释道。“我在写信的过程中发了脾气。我为什么要送?”这不是很典型的“阿q精神”吗?美国总统如此,公民也不例外。一个名叫约翰的公民在深夜接到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女人对他说:“丈夫有外遇,不体谅她,经常整夜不归。她感到很苦恼。约翰问,“你为什么不和他离婚?”女人回答,“我舍不得离开他。我希望他会改变主意。”“那你为什么告诉我?我不认识你。”“我就是想让不认识的人听我说话,熟人会有麻烦的。当我完成的时候我感觉很舒服。”因此,近年来“投诉电话”在美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给了那些无处倾诉苦衷的“美国阿q”们一个宣泄情感的场所。据说“投诉电话”生意兴隆,赚了不少美元。

再比如日本人,他们不仅在科技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运用“阿q精神”上也有新花样。上面说的“阿q精神”只是用来消除心中的愤怒,达到心理平衡,而日本人更胜一筹。他们“变废为宝”,用“阿q精神”促进生产,提高工作效率,让其他国家望尘莫及。日本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上下级长期相处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工厂工人和厂长,办公室职员和董事长。有时候,下属对上级生气时,只敢怒不敢言,心理压抑。如果“压抑”得不到及时释放,就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是破坏性影响,不利于工作或生产,激化上下级矛盾。于是,精明的厂长和董事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自己的形象做成一个橡胶模具,和自己一样的五官,把模具放在一个“通风室”里。任何一个工人或者员工,没有地方发泄愤怒,都可以去“发泄室”对你老板的模具拳打脚踢,大声声讨,你所有的委屈和愤怒都会爆发出来。喘不过气来,心理平衡,工作效率自然提高。某厂做过统计:自从建立“出风室”以来,工厂的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了7.9%,确实受益匪浅。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阿q精神”在新时代不全是坏的,但它是科学的。对于失控的人来说,是一剂良药,让他们得到自我安慰和自我解放,不会因为心理压力大而失去理智,比如打人、砸东西甚至杀人、放火或者自杀。如今,“阿q精神”已经走出了中国的国界,成为一种“国际通行”的治疗精神疾病的辅助手段,在治疗人类心理失衡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再也不能“独享”了。我们应该利用好“阿q精神”这一宝贵的“国有资产”,使其在治疗精神疾病和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方面充分发挥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