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卡车座椅专利号
但是,吉利显然不想在这个情人节让大家失望。2月10日,宣布其管理层正与沃尔沃AB(沃尔沃汽车?)讨论通过两家业务合并进行重组的可能性。
吉利方面表示,重组计划将于2020年完成,具体完成时间将根据各方沟通结果推进。目前还没有固定的时间表。
不过吉利也强调,这并不是因为吉利母公司吃了沃尔沃汽车,双方的平等地位并没有改变。合并后,新集团将保持沃尔沃汽车、吉利汽车、林克和北极星等品牌的独立性。
吉利和沃尔沃10年的“魔方情侣”之路终于开天窗了,在情人节前宣布这个消息还是挺合适的。
车圈模型
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工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穷二白迅速成长为多家世界500强汽车企业,这也让中国汽车企业在buy buy中有了买的底气。这些收购确实促进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BAIC收购了萨博的部分技术后,推出了萨博汽车。虽然现在萨博已经显示出了弱势,但是萨博的理念和技术确实促进了北汽集团自主业务的发展。
更成功的是SAIC对罗孚和MG的收购。虽然当时罗孚已经解体,但他们带来的生产线和技术对SAIC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SAIC的独立业务成长起来后,MG的品牌使其在欧洲市场有了更高的基础认知度,让SAIC比其他自主品牌更快地融入这些传统汽车市场。
但与吉利相比,这些故事并不精彩。当吉利收购沃尔沃时,他们之间的市值差距比SAIC收购MG时要大得多。而且当时罗孚和MG已经基本停工,而沃尔沃还在正常运营。沃尔沃获得了更好的资产,但也更难管理。
在随后的10年里,吉利依靠中国市场的高速增长,市值和实力不断攀升。沃尔沃在吉利的带领下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更加顺利,甚至在2019年创下品牌纪录,突破70万销量。
良好的发展趋势也让吉利和沃尔沃在不断的磨合中相互认可,合作也因此顺理成章。沃尔沃不仅将发动机专利转让给吉利,还诞生了北极星、领克、几何等品牌。,并让他们在技术上共同发展,催生了BMA平台的成就。甚至吉利的工程师透露,两个品牌的R&D和测试数据已经整合到同一个云端,在研发上实现了全球合作
吉利与沃尔沃“牵手”10年,双方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吉利也从一个当年靠一辆帝豪车起家的穷小子,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和全球布局的大型企业。这时候拉天窗也不意外。
本质就是嫁个孩子。
吉利和沃尔沃合并,不仅是水到渠成,还有点“联姻”的意味。
吉利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吉利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一直稳中有升,连续三年蝉联自主品牌老大。外资收购从未停止。
吉利在buy buy买的节奏堪比“双11”。买下宝腾、路特斯甚至伦敦出租车公司,给了吉利一个海外市场,一个成熟车企必备的跑车,甚至是一个美国的飞行汽车公司。此外,它还拥有戴姆勒9.69%的股份,今年还购买了沃尔沃卡车8.2%的股份。如果收购阿斯顿马丁失败了,吉利差不多是通过buy buy买的,买了一辆缩小版的中国大众。
但“剁手”的代价是要多花6543.8+00亿美元。2019年,吉利虽然依然是自主冠军,但是销量有所下滑,净利润相信也会受到影响。在投资市场上,吉利的股价在过去两年的快速扩张中没有起色,甚至跌到了低位,无法套现债务。现金的短缺甚至让吉利考虑将沃尔沃独立IPO上市,可惜价格不尽如人意,因此搁置。
吉利和沃尔沃合并也是曲线救国。合并后将继续在港股上市,并考虑进入瑞典股市。
市场对此非常欢迎。消息公布后几天内吉利股价连续上涨,投资机构看好两者合并。他们纷纷给出了“持有”或“买入”吉利股份的投资建议,并提高了吉利的估值。
未来对双方都有利。
除了解决财务问题,吉利和沃尔沃合并的更大意义在于让吉利集团成为世界级汽车。更大的资金和市场规模也保证了吉利集团在汽车市场淘汰加剧的形势下的竞争力。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更加关注自然环境,各国为了改善城市空气,延缓全球变暖趋势,也出台了更加严格的排放管理制度。这些标准甚至可以称得上苛刻。欧洲要求2025年达到百公里3.5L的油耗水平。如果要实现这个目标,除非只卖菲亚特熊猫,否则电气化是唯一的出路。
而智能化已经成为实质性的使用需求,就像智能手机淘汰功能机一样,这个趋势是无法逆转的。
电动化、智能化使全球汽车企业进入新一轮“军备竞赛”。没有人想像诺基亚一样“什么都没做错,却失败了”。每个汽车企业都在咬紧牙关追逐最新技术,技术的加速迭代也给全球汽车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作为资产密集型行业,虽然利润不低,但是一分钱一分货。所以面对智能化的趋势,奔驰和宝马开始尝试多领域合作,斯巴鲁、丰田等日系车企开始扎堆。技术积累不多的FCA和PSA只能合并,共谋发展。
国内市场也是如此。去年,SAIC和广汽签署了合作协议,以深化双方在未来的合作。
吉利也需要横平竖直。吉利和沃尔沃合并后,不仅可以打通双方沟通渠道,节省行政和管理成本,还可以加速技术合作与交流,享受技术成果,分担研发成本。更重要的是,未来吉利与奔驰等车企合作时,也会带来更多的话语权,赋予吉利更多的主动优势。
同时,合并将有助于吉利提升品牌价值,帮助吉利进入海外市场。
吉利虽然是国内自主品牌的龙头企业,但品牌价值并不高。更何况吉利的目标不仅仅是中国,还有全球市场,这也促使吉利收购宝腾是为了通过收购路特斯找到出海口,提升品牌形象。与沃尔沃的合并将是提升吉利品牌价值最直接、最简洁的方式。沃尔沃作为欧洲老牌豪华车的地位将成为吉利最好的注脚,为吉利的海外战略带来更新的变化。
摘要
现在经过10年的磨合,双方都体会到了彼此的诚意,合并也是应有之义。当然,目前这只是双方的讨论,没有任何文件或限制性条件。但是我觉得这样一个各方都看好的婚姻,最终还是会实现的。
2020年开始的疫情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很大,这也促使吉利汽车加快在海外市场寻求突破,降低整体市场风险。我相信这也是导致与沃尔沃加速合并的动力之一。
无论是吉利汽车还是沃尔沃汽车,还是资本还是消费者,都对合并持积极态度。相信这两个已经运行了65,438+00年的品牌最终合并,能够在新的合作框架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