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晴的真假闹剧

2005年6月5438+2月31日,新语丝曝光了邱晓庆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的文章《一种工程化的多结构域细菌肽作为靶向抗生素对抗特定细菌的模型》。被新语丝称为“中国黄禹锡”。

2006年6月5438+10月11日,四川新泰克公司提出仲裁请求,指控华西医院转让给新泰克公司的邱小青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肽”发明专利不存在,要求华西医院赔偿500万元。

2006年2月5日,成都市武侯区法院受理了邱晓晴的诉讼请求,开始审理《新语丝》作者是否侵犯邱晓晴名誉权一案。

2006年4月17日,四川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邱晓晴论文的实验验证结论:邱晓晴发明的多肽是真的。

2007年8月,邱晓庆再次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小抗体模拟物综合两个完全决定区和一个肿瘤靶向的框架区》一文。

2009年6月24日,成都仲裁委员会最终裁定,终止执行新泰克公司与华西医院签订的邱小青专利转让协议;新泰克公司向华西医院支付专利转让费654.38+0万元;新泰克将承担仲裁费用。

2009年6月9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新语丝》作者向邱晓晴公开道歉。

2010年3月,德国著名的施普林格出版社将出版一本r . Kontermann &;抗体工程专论。应主编邀请,邱小青在书中撰写了第21章“CDR-FR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