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有相机吗?
照相机的历史
早在16世纪,艺术家就用暗箱记录光影。这种早期的摄影器材是拍不出照片的。它只是利用黑暗房间墙上的一个洞将外面的风景投射到一个平面上。其实整个房间就构成了一个针孔摄像头。照片卡带的英文原文(camera obscura)的字面意思是“暗室”。
历史上第一张摄影照片是在1826年由法国人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1765-1833)在沥青上拍摄的,但他在技术最终完善之前就去世了。他的合伙人,法国画家路易·雅克·曼达·达盖尔(1789-1851),在他的成果基础上发明了银盘摄影法,并于1839年8月,法国政府宣布他获得了摄影专利。今天的宝丽来照相机仍然使用一种类似于银盘法的摄影方法。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创始人,英国人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1800-1877)在1841年出版了《卡洛摄影》,制作了可以多次复制的底片,为现代摄影的照相工艺奠定了基础。
1914年,德国“利兹”显微镜车间的设计师奥斯卡·巴纳克(Oscar Barnack)尝试制作了一个双倍尺寸(24×36mm;型号135)相机(胶片规格为18x24 mm),徕卡相机(徕卡)在1924售出。135成为以后最流行的胶片格式,大大缩小了相机的体积,使摄影的主流转向纪实摄影,很快被大众接受。
乾隆时期是1711到1799,那时候应该没有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