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改革:渠道为王到产品为王

聆听名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在混沌大学的课程,刷新现代零售的逻辑和认知。

叶国富老师从事零售行业近20年。从对零售业本质的底层理解出发,在实体店的寒冬中,四年在全球拥有2000多家门店,被无印良品、屈臣氏、优衣库列为“全球最可怕的竞争对手”,同时也是第一个以最快速度向全球开店的中国人。

他分三个部分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名优产品的成功秘诀:从零售1.0时代到零售4.0时代,打造高性价比产品的“三高”和高性价比产品的“三低”。

叶老师眼中的不同零售时代:1.0时代——以线下为主;2.0时代——线上为主(过去十年以淘宝等电商平台为主);3.0时代——线上+线下(过去一年);4.0时代——产品为王(小而美的精选时代,而不是大而全的时代)

变化的原因是基于一个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

时代背景:20世纪70年代——没吃没穿;80后——吃饱穿暖;今天-吃好,穿好。人们更关心吃得健康和穿得舒适。

社会现状:物质财富过度,信息高度透明,时间极其宝贵。现在的社会现状让人们更加注重精神享受、社交和健身,购物时间越来越少。所以从大而全的时代转变为小而美的消费需求。

产品是企业的第一战略。如果人和价格定位好,90%到95%的产品性价比高,就能有可持续的竞争力。然后通过“三高三低”打造高性价比的产品。

具体来说:高价值、高质量、高效率。

叶国富老师主张高价值就是正义。经典产品极其简单。

每个企业家都是艺术家,都主张学习美国和日本的设计。从软件设计、包装设计、外观设计,都很细致。比如苹果手机的外观设计仍然是手机市场上价值最高的产品,名优产品在设计上投入了很多,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让产品的美感超越了价格。

设计分为三个要素:系列感、简约、时尚。比如苹果的系列感,从手机到充电线再到充电头,都是一系列的风格和极致简约,简约就是高级时尚。

我想到了小优(弹性元件极佳)的原始收据和纯白色的顶盖盒子,两头露出一点蓝丝带。撕掉塑料袋后,我把两条丝带拉起来,上盖慢慢升起露出半透明的复印纸,包裹着10袋简单的长方形小优,但四个角被精心设计成弧形,一端留了一个撕的小洞。白色+蓝色简约时尚设计,符合高颜值~

核心是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开发好的产品。找行业最好的工厂,抢头把交椅,砸钱,下大单,给现金。

名优产品选用世界级品牌厂商的产品。比如眉笔和眼线,迪奥和P&等;G等产品的直接供应厂商;英特力口红厂家和Diro,YSL是同一个合作厂家,等等。并参与优质供应商,构建生态供应链。打造优质低价,优质低价的产品。

弹性蛋白原料胶原蛋白肽购自日本百年胶原蛋白公司新田明胶(央视报道);弹性蛋白肽购自何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专利技术。制造厂是上海普威,也是云南白药的生产厂家。遇见高品质~

高效率=低成本:爆款策略,大规模采购,渠道缩短。

叶国富老师曾经去一家30平米的餐厅吃饭,点餐后2分钟就上菜了。她发现菜单上只有10道菜,点菜的选择不多,所以饭很快就吃完了,厨房准备材料很快,厨师因为熟练,上菜也很快。所以30分钟就能吃完一波客人,很快就能换下一波客人。周转率提高,效率高。所以产品不应该多,应该少。

众多的分店和完善的物流网络,使得大规模采购名优产品成为可能。从工厂到客户,中间只有一个有名的、优秀的产品,缩短了渠道。

优秀的弹性元素,只做小优这种美容抗衰食品,单品爆款。第一个月弹力素的订单量就超过了台湾省一年的订单量。大规模购买,不用去传统专柜,也省去了各级经销商的行政费和管理费。目前正准备在美国开仓,缩短渠道。本着高效率低成本~

坚持优质低价。材料少,价格低;大家都可以做高材料高价格的东西,没有竞争优势。

今天的付出换来的是没有意义的。以前因为信息不透明,我们无法从产品的质量和原材料来判断产品好不好,只能从品牌和价格来判断。

借助互联网,信息高度透明,我们可以买到质优价廉的产品。

有朋友说,我通过创新开发新产品,卖高价总没问题吧?叶国富老师认为,创新可以领先一段时间,性价比可以继续领先。如果新品价格太高,消费群体有限,新品一出,肯定会被取代。所以,即使创新产品太贵,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好像有点明白为什么球总让泛素只走微信商业渠道了。胶原蛋白本来就很贵。添加足够的弹力蛋白,比胶原蛋白贵100倍,下线去专柜,效果是可以秒杀同类产品,但价格肯定会涨几倍,对消费者有效,没意义。

所以,只有走微信业务,缩短渠道,降低成本,才能有今天的亲民价格,高性价比,持续领先发展。

叶国富老师认为现在的品牌不是传统的。我们做了新的产品,拜访了他们,请了名人代言。目前的品牌方法论是基于高性价比的产品,大量的用户,口碑和营销,从而形成品牌。

所以品牌国际化战略的正解是:优质低价的产品是世界的通行证。

我想说,这不就是那个小优吗?哈哈,我们不打广告,不请明星代言,靠的是客户体验,口碑,分享的不良影响。短短一年多时间,我们的代理遍布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