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百科冷知识:座椅布局可以修改吗

七座车的“2+3+2”座椅布局是一款很有实用价值的车型,因为要进出第三排需要折叠中间排的独立座椅,第三排的空间会被压缩到很小的程度。

所以很多用户尝试改装成2+2+3的MPV模式。但是改装后肯定过不了年检,遇到路检就要处罚。因为座椅布局属于车辆内部安全结构,不属于一般理解的“内饰”,不允许改变安全结构。

汽车设计之初,就会考虑各种零部件对车辆操控(失控)极限的影响,其中座椅自然是核心因素之一。

由于seat重达数十公斤,其布局位置必然会影响车辆的重心。质心”;质心的微小变化都会影响车辆的失控限速,甚至引起车辆各种传感器对数据的正确采集和分析。所以不允许从驾驶层面改变座椅布局,问题还不仅于此。

“2+3+2”七座的第三排座椅多为应急乘坐,空间狭小多适合未成年人乘坐。那么中后排座椅移位后,底盘承受的重量自然会同步变化;但底盘的结构材料不会随之改变,会造成底盘钢金属疲劳程度与预测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要知道底盘主要区域使用的钢材强度并不高。除了加强梁,大部分钢材都是200/500Mpa(屈服强度)的低标准材料,容易改变底盘不同区域的承载标准,加快整体结构强度的下降速度和程度。

最重要的:改变座椅布局必然需要在底盘上打孔,因为排座和后排座椅的固定点是绝对不一样的。但冲压钢材会严重破坏整体强度,冲压位置的钢材会发生严重的金属疲劳(内部结构断裂)。

看似坚固的底盘,其实可以大幅度扭曲。试想一下,如果这些“洞”在扭转过程中被频繁“撕裂”。结果会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安全带的“固定锚点”是经过精确计算的,对于束缚的程度和驾乘人员的身体位置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如果轻易改变座椅位置,就无法实现安全带的绝对匹配。如果使用过程中发生强烈碰撞,安全带很可能会对颈部或其他位置造成伤害。而且如果没有固定的孔位,还需要打孔,比在底盘位置打孔危害更大。

七座车大部分安全气囊只能保护“中排”,比如侧气囊和头部气帘。究其原因,无非是后排乘坐的概率不高,车企受限于成本控制,主要保护前排。

但是经过改装,变成了后座和普通座。在碰撞中能有效保护乘员吗?这就是不允许改变座位布局的原因。改装车必须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座椅布局的改变影响太大。

车身安全结构的改装还面临另一个问题,就是改装后的交通事故;改装造成的后果,无论是责任事故还是非责任事故,都超出了车险的保障范围。

非法改装汽车被发现后,可处500元罚款,处理结束前必须恢复原车标准;所以建议用“装饰性和实用性”的物品改装汽车,不要轻易折腾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