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晶的主要研究

(1)在北德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期间,在世界上首次从人类视网膜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183。该基因序列首先在国际基因库注册,并发表在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上。在1999与第一作者(IF5.2)。

(2)抗癌药物门冬酰胺酶,主要由刘晶晶完成,已载入《中国药典》2000年版,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刘晶晶主要完成的“酶法生产丙氨酸”项目也在省内企业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获得国家医药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基因工程菌酶法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并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字[2002]第321号;排名第一)。

(3)在技术创新方面,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微基因制药”的学科思路,并沿着这一研究思路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疾病的相关技术研究,完成了“微基因药物制备技术平台研究”的“863”项目,学校建立了“微基因制药”相关技术平台为“211”。

(4)已建立的以微基因药物为研究方向的研究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治疗糖尿病的重组人胰岛素等肽类药物,抗肿瘤生长的核酸疫苗和蛋白质疫苗,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蛋白质药物和疫苗,抗骨质疏松的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等小肽类药物,研究经费1738。

(5)申请并公开的国家专利25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发表在JIMMOL (IF 6.293)、JIBIOL CHEM (IF 5.808)、INVEST Ophthalmol VISSCI (IF 5.2)、ENOCR RELATE Cancer (IF 5.2)、Vaccine (IF 3.10)。

(6)在科研成果转化中,刘晶晶主要完成的抗癌药门冬酰胺酶已在江苏省企业常州洪倩生化制药厂生产,产品在国内各大医院使用,并出口印度等国,创造了数千万的经济效益,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刘晶晶主要完成的“酶法生产丙氨酸”项目也在省内企业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获得原国家医药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基因工程菌酶法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并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