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S-12多用途猎枪
SAS12霰弹枪是在中国近战突击武器预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用途武器。是林茂祥在1990设计的。该枪样式新颖,使用方便快捷,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自动送弹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补充:这种枪本来是为了出口美国民用市场设计的,所以不能设计成小握把,否则会被认为是军用武器,不能在民用市场销售。)
原始数据
SAS12猎枪使用12号标准猎枪子弹。全枪重3.6kg,全枪长1125mm,枪管长600mm,枪口有3/4喉缩。猎枪喉缩,又称缩颈,是指枪口内径小于枪膛内径的数值,其目的是为了聚集弹丸,提高射击密度。猎枪最大喉缩为1mm,3/4喉缩为0.75mm,此时枪口内径约为18.5-0.75 = 17.75mm..SAS12霰弹枪采用半自动射击,有固定枪托和折叠枪托两种形式,射程50米。供弹机3发或6发,弹药自动补给。
该枪主要由枪管部分、弹壳部分、枪机部分、枪架部分、发射器部分、弹匣部分、木质防护部分、枪托反冲弹簧等部分组成,有手动保险和离位保险装置。
发射过程如下:手拉枪柄装第一发子弹,松开手动保险,扣动扳机松开铁,松开锤,锤打针,针击发底火点燃火药。在火药气体的作用下,霰弹枪和子弹座沿着枪管向前飞行。当火药气体通过导气孔时,部分气体进入气室作用于活塞,推炮器的框架完成自由行程,然后开锁,带动推炮器向后运动压缩反冲弹簧,抽壳,抛壳,压倒锤。后坐力就位后,在后坐力弹簧的作用下,枪栓和枪架后坐力推动副弹上膛锁紧。至此,自动循环过程完成。
技术性的困难
该枪原由9616厂制造,设计中有两个技术关键:一是12号猎枪弹匣供货困难,底边较大,塑料弹壳不允许挤压摩擦,进一步增加了设计难度;其次,使用这种弹时,火炮的膛压比较低,膛压小于72MPa(约700个大气压),远低于常规线性膛压武器(一般大于200MPa),实现自动循环难度很大。因此,该枪设计的关键在于能否成功解决这两个技术难点。我国科研人员没有照搬传统的设计经验,而是打破常规,大胆创新,解决了这两个难点,为我国猎枪的研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民用市场
SAS12霰弹枪以其半自动射击、快速换弹匣、快速瞄准、火力猛(35米处密度73%)的优势,为我国民用霰弹枪市场和运动场上增添了一个性能优异的新品种。双向飞碟世界冠军张山曾经用这种枪进行射击表演,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很快这种枪在中国被禁止,只卖出了几支枪。
SAS12“猎枪折叠支架”等产品也可以配备军警填补空白,这种枪也出口海外。
就国际市场而言,虽然猎枪种类繁多,但大多属于精品家族,每支售价高达600~2000美元,而SAS12猎枪由于性能相近,价格适中,深得外商青睐,远销国外。
标签
SAS12霰弹枪在我国的军警部队中没有配备,但在民用市场上却大卖,甚至出口海外。SAS12是我国第一种弹药用带弹匣的猎枪,为后来的军警用猎枪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