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镇的社会发展

开车穿过一条宽阔的街道,两旁的小楼被花草树木掩映着。这是《歌唱秋天》栏目组走访浦北县泉水镇的最后一站,泉水镇有着优良的传统,而“泉水模式”曾是乡镇产业发展的标杆,位列“全国优秀乡镇”名单。

站在何炅缫丝厂门口,泉水镇党委书记黄昌平说:“要在巩固原有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元化园区建设投资模式,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在他身后,高大的厂房巍然耸立,一群群工人散落在全镇的大街小巷,有说有笑。

从几个零星企业发展到今天的几十家,产值超过6543.8+0亿元;从一个小县城到“浦北南部的经济发展中心”,从2009年工业总产值7.8亿元,固定投资11670万元,人均纯收入4995元,工业总产值2011年,人均纯收入62366元。56666.666666666666“泉水模式”持续发力,将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福玉泉水泽方毅

泉水作为浦北县四大工业园区之一,着力打造园区经济,提出了“依托沿海、重心南移、产业引领、三次产业协同”的发展战略。新机遇面临新挑战,新挑战生机勃勃。如何找到一条符合泉水镇发展的道路,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泉水镇党委、政府的主题。

镇党委、政府正在落实帮扶重点企业制度,积极引导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完善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市场开拓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新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2011年,陶瓷厂研制出“耐温节能灶具”专利,获得国家专利局批准。何炅缫丝厂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连赢花炮厂建成高空烟花燃放公司,五金制品公司、伟信汽车销售公司、烟花仓储项目等一批企业也成功引进。

同时,在全力支持企业在原有缫丝、烟花、陶瓷行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木材加工。

在黄昌平铺开的2000亩产业园规划图上,以木材加工为主的园区板块建设已被全国20多家企业抢占,木材产业园的规模格局已经形成,年产值4.8亿元。“企业进入后,初级木材加工企业将被禁止进入。我们必须改变新的生产方式,打造属于泉水的自有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向产业链上游移动。”黄昌平自信地说。泉水充分利用资源种植各种树种,成为原料产地。同时就地取材,就地加工。现在在原料加工的基础上,引进生态板、木地板等加工企业,向家具、地板行业发展。泉水打造的“木业城”初具规模。

行业涉及烟花、缫丝、陶瓷、木业等。泉水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投资6543.8+0.28亿元,入园项目30个,总投资4.26亿元。规模以上企业18家,为全镇2.8万多人提供了1.2万多个就业岗位。

美丽的春天叮当声。

去过泉的人会惊叹于这个乡街村水泥路网的铺展,居民楼坐拥道路两旁。“现在回家一次方便多了。交通方便了,道路通了村,产业发展了,企业多了,就业机会多了,泉水越来越美了,建筑越来越整齐漂亮了。”提到家乡的泉水,在外地工作又重新考上家乡公务员的黄啸高兴地说。“工业化推动城镇化,要以发展泉水工业园为契机,做大泉水镇框架,扩大泉水镇规模,充分发挥城镇化的辐射效应。”泉水镇镇长曾说。

为加快城镇化建设,泉水镇聘请广西大学设计研究院编制《浦北县泉水镇总体规划(2008-2025)》,高起点做好城镇规划,绘制泉水城镇化建设蓝图。

2011投资近600万元对公路沿线房屋和农村危房进行城乡风貌改造,投资300多万元建设大型综合市场,总投资20多万元加快街道硬化、美化、绿化、亮化改造和污水沟建设。

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泉水城区面积扩大了5倍。欢乐的春天滋润着人们的心。“泉水在发展,民生工程也要同步跟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是为了利民利民,让人民在富裕的道路上享受新生活。”黄昌平说。

立足改善民生,以土地、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为重点,建立项目库,多渠道申报项目,争取民生项目快速建设。2011,动员20490名农民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92%,报销金额达170多万元,受益人数达2562人;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7个村级卫生室和两层泉水卫生院住院楼,完善了乡镇两级医疗保障体系,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

泉水叮咚作响,在青山绿水间变幻,泉水以崭新的姿态勇敢地奔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