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经常开展什么样的商业活动?
中文名甲醚;二甲醚;氧二甲烷
英文名二甲醚;甲氧基甲烷
CAS登录号115-10-6
结构或分子式
CH3-O-CH3
所有的C和O原子与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46.07
分子式C2H6O
密度相对密度1.617(空气=1)
熔点(℃)-138.5
沸点(℃)-24.5
闪点(℃)-41.4
蒸汽压(PA)663(-101.53℃);8119(-70.7℃);21905(-55℃)
性格;角色;字母
无色易燃气体或压缩液体,有乙醚气味。
解散情况
溶于水和乙醇。
使用
用作溶剂、制冷剂等。
准备或来源
它是由甲醇脱水或原甲酸在氯化铁催化下分解得到的。
其他的
临界温度为128.8℃。临界压力为5.32兆帕。冰点-138.5℃。液体密度0.661
第三部分:风险概述-
危险类别:
入侵路线:
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吸入会导致麻醉和窒息。对皮肤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爆炸危险:本品易燃,有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神交流:
吸入: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呼吸困难,给氧气。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看医生。
摄入:
第五部分:防火措施-
危险特性: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容易燃烧爆炸。当暴露在空气中或光照条件下时,会产生具有潜在爆炸危险的过氧化物。气体比空气重,在较低的地方能扩散到相当远的距离,遇到火源会着火。遇高热,容器内压升高,有破裂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如果无法切断气源,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如果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边移到空旷的地方。灭火剂:雾化水、不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子。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将泄漏污染区的人员撤离至上风区域,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建议急救人员穿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和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物或吸附/吸收剂覆盖下水道等靠近泄漏点的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水被稀释和溶解。筑堤或挖坑来容纳大量废水。泄漏的容器应在使用前进行适当的处理、修理和检查。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和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化学安全眼镜、防静电工作服和化学手套。远离火种和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工作场所的气体泄漏到空气中。避免接触氧化剂、酸和卤素。在传输过程中,气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桥接,以防止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以防止气瓶和附件受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和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在阴凉通风的仓库中。远离火源和热源。储层温度不应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和卤素分开存放,不得混合。采用防爆照明和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人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没有建立标准。
TLVWN:没有建立标准。
监控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充分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保护:佩戴化学安全眼镜。
物理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部保护:戴耐化学腐蚀的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必须监督在储罐、密闭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域的工作。
第九部分:物理和化学特性-
主要成分:纯产品
无色气体,有乙醚特有的气味。
pH值:
熔点(℃):-141.5
沸点(℃):-23.7
相对密度(水= 1): 0.66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 1): 1.62。
饱和蒸汽压(kpa): 533.2 (20℃)
燃烧热(kj/mol): 1453。
临界温度(℃): 127
临界压力(兆帕):5.3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数据。
闪点(℃):无意义
点燃温度(℃): 350℃
爆炸上限%(体积/体积):27.0
爆炸下限%(体积/体积):3.4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主要用途:用作制冷剂、溶剂、萃取剂、催化剂和聚合物的稳定剂。
其他物理和化学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
禁用化合物:强氧化剂、强酸、卤素。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集危险:
分解产物:
XI部分: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LD50:无数据。
半数致死浓度:308,000毫克/立方米(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物:
敏感化: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数据-
生态毒理学毒性:
生物降解性:
不可生物降解:
生物累积或生物积累:
其他有害影响:无数据。
第XIII部:弃置及处置—
废物性质:
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处理前参考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议通过焚烧处理。
废弃的预防措施:
第十四部分:交通信息-
危险品编号:21040
联合国编号:1033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O52
包装方式:钢瓶;磨砂玻璃瓶或螺纹玻璃瓶外的普通木箱;安瓿外的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钢瓶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瓶口要同向,不能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防护栏,并用三角木垫扎牢,以防碾压。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运载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装有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禁止与氧化剂、酸、卤素和食用化学品混合运输。夏季宜早晚运输,防止阳光暴晒。中途停留时远离火种和热源。公路运输应当按照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密集区停留。用铁路运输时,严禁滑倒。
第十五部分:监管信息-
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1987年2月颁布)、《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华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条例》(劳部发[1996]423号)等法规。《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和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归类为2.1类可燃气体。
第十六部分:其他资料-
参考资料:
灌装部门:
数据审计单位:
版本描述:
其他信息:
补充
二甲醚,也简称二甲醚,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或压缩液体,有轻微的醚味。相对密度(20℃)为0.666,熔点为-141.5℃,沸点为-24.9℃,常温蒸气压约为0.5MPa,与液化石油气相近。溶于水和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可燃,燃烧时火焰略亮,燃烧热(气)为1455kJ/mol。DME在室温下呈惰性,不易自动氧化,无腐蚀性,无致癌性,但在辐射或加热条件下可分解为甲烷、乙烷和甲醛。
二甲醚是乙醚的同系物,但和用作麻醉剂的乙醚不一样,毒性极低。能溶解各种化学物质;由于其易于压缩、冷凝、气化以及与多种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互溶,被广泛应用于气雾剂产品、氟利昂替代制冷剂、溶剂等。,也可用于化学合成,用途广泛。
二甲醚作为一种新型的基础化工原料,因其具有易压缩、易冷凝、易汽化的良好特性,在医药、燃料、农药等化工行业有许多独特的用途。比如高纯度二甲醚可以代替氟利昂作为气溶胶推进剂和制冷剂,可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和对臭氧层的破坏。由于其良好的水溶性和油溶性,其应用范围远优于丙烷、丁烷等石油化工产品。替代甲醇作为生产甲醛的新原料,可以明显降低甲醛的生产成本,显示了其在大型甲醛装置中的优越性。作为民用燃气,其储运和燃烧安全性、预混气热值和理论燃烧温度均优于液化石油气,可用作城市管道燃气的调峰气和液化石油气的混合气。它也是柴油发动机的理想燃料。与甲醇燃料汽车相比,不存在冷启动问题。也是未来制备低碳烯烃的主要原料之一。
二甲醚也可以替代柴油作为燃料。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二甲醚对塑料物质的腐蚀和柴油机油路的改造。
目前二甲醚主要用作推进剂、制冷剂和发泡剂。其次,它被用作化学原料来生产多种有机化学品。如硫酸二甲酯、卤代烷、N,N-二甲基苯胺、乙酸甲酯、乙酸酐、碳酸二甲酯、二甲基硫醚、乙二醇二甲醚系列醚等。
二甲醚易于压缩和储存,燃烧效率高,污染小,可替代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作为民用燃料。同时,二甲醚十六烷值高,可以直接作为汽车燃料替代柴油。二甲醚作为一种清洁燃料,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1国内外市场分析
1.1国外行情分析
目前,世界上二甲醚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荷兰和日本。2002年全球(不含中国,下同)总产能20.8万吨/年,产量654.38+0.5万吨,开工率72%。二甲醚国外主要生产企业有美国Dopnt公司、荷兰AKZO公司、德国DEA公司和联合莱茵褐煤燃料公司,其中德国DEA公司产能最大,产能为6.5万吨/年。
世界主要二甲醚生产企业
制造商生产能力序号名称(万吨/年)
1 dopt(美国)3.0
2 DEA(德国)6.5
3联合莱茵褐煤燃料(德国)3.0
4 AKZO(荷兰)
5住友(日本)1.0
6 DEA(澳大利亚)1.0
7三井东津(日本)
8康盛(日本)1.8
9 NKK(日本)1.0
总计20.8
由于二甲醚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二甲醚的建设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点,一些大型二甲醚装置已经在建。
二甲醚开发公司(由Total Fina Elf和8家日本公司组成的财团)计划建设一座产能为2500吨/日的商业化二甲醚工厂。日本东洋工程公司已完成在中东建设单系列250万吨/年二甲醚装置的可行性验证,预计该装置将于2005-2006年建成。BP公司、印度天然气管理局和印度石油公司将投资6亿美元建设654.38+80万吨/年的商业化二甲醚生产装置,以替代石脑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建设工程于2002年开工,计划于2004年投产。由日本财团(三菱气体化学公司、日本航空公司、三菱重工业公司和伊藤忠商事)组成的合资公司将在澳大利亚建设一座大型二甲醚工厂,产能为1.4-2.4万吨/年,计划于2006年投产。
目前二甲醚的主要消费领域是作为溶剂和气溶胶的推进剂,其他方面的消费并不多。2002年,世界二甲醚的消费量为654.38+50万吨/年,预计到2005年需求量将在20万吨/年左右。
二甲醚是一种性能优良、安全清洁的化工产品,其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的民用和车用燃料,它被视为柴油或LPG/CNG的极佳替代品,其作为燃料的市场需求增长将非常惊人。
2000年,世界上有400万辆LPG汽车、400万辆乙醇汽车、1万辆CNG汽车和一些甲醇汽车。以美国为例。2000年,美国有42万辆汽车使用替代燃料。预计到2005年,美国使用替代燃料(LPG和CNG)的汽车数量将达到165438+万辆,2010年达到330万辆,2015年达到550万辆。
目前美国替代燃料的消耗量约为654.38+0万吨(352× 654.38+0.06加仑当量汽油),约占当年燃料总消耗量的0.2%。如果美国的替代燃料比例提高到5%,其需求量将达到2500万吨,可见替代燃料的市场前景相当可观。
亚洲是世界上柴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据国外研究机构预测,2005年亚洲对二甲醚作为替代燃料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000万吨。由此可见,二甲醚由于具有其他替代燃料不可比拟的优势,将成为柴油的主要替代燃料,具有不可估量的市场前景。
1.2国内市场分析
近年来,我国二甲醚生产发展迅速。目前有十几家生产企业。2002年总产能31.8万吨/年,产量约2万吨,开工率较低,约63%。
中国二甲醚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单位:吨/年)
序列号制造商名称生产能力
1江苏吴县合成化工厂2000
2广东中山凯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5000
成都华阳威远天然气化工厂2000
4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800
5江苏昆山1000
6陕西新燃气用具公司5000
7安徽省蒙城化肥厂2500
8浙江诸暨新亚化工公司1000
9广东江门氮肥厂2500
10浙江义乌杨光化工有限公司2500
11上海神威气雾剂公司1000
12
山东久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5000
13湖北田丽实业有限公司1500
总计31800
近年来,在中国建设二甲醚已成为一种热潮,几家公司计划通过合资和合作引进技术建设大型二甲醚生产装置。
在建或拟建的主要项目如下:
2001年4月,陕西新燃燃气具有限公司与美国赵云资源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协议,共同开发“20万吨/年煤基一步法合成二甲醚超清洁燃料”,总投资20.3亿元,美方出资90%。
宁夏83万吨/年煤基二甲醚项目计划投资47.8亿元,拟利用外资。与加拿大马内特联合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依托美国空气动力公司的技术。
四川泸州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已建成654.38+10万吨/年两步法二甲醚装置,第二套654.38+10万吨/年二甲醚装置也已开工建设。
山东临沂明路化工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一套3万吨/年二甲醚装置,采用自主开发的液相两步法工艺技术。
山东华兴集团年产3万吨/年二甲醚项目于2004年8月开工。该工厂采用两步法。
山东兖矿集团公司拟建设60万吨二甲醚厂,拟引进国外一步法二甲醚技术。
此外,国内还有很多地方提出要建DME厂,如西南石油天然气管理局、新疆、黑龙江双鸭山、大庆油田、陕西、兰州、安徽等。
二甲醚在我国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气雾剂、气溶胶、喷涂的推进剂,每年消耗二甲醚1.8万吨。由于我国气雾剂工业的快速发展,预计2005年需要二甲醚约3万吨,2010年需要4万吨。此外,我国用于合成硫酸二甲酯等化工产品的二甲醚消费量约为1.1万吨。
二甲醚可以替代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作为民用燃料,因为其性质类似于液化气,且易于储存和压缩。2002年,中国液化石油气的表观消费量为1620万吨。同时,中国从654.38+0990开始大量进口液化石油气,2002年液化石油气进口量为626万吨。如果二甲醚价格合适,假设二甲醚替代进口液化石油气,以目前进口量计算,需要燃料级二甲醚约10万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民用燃料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特别是对天然气、二甲醚、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的需求。因此,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料的发展前景非常光明。
二甲醚具有优良的燃料特性,如方便、清洁、十六烷值高、动力性能好、污染少、在轻微压力下易储存为液体等。作为车用柴油的替代燃料,具有液化汽油、天然气、甲醇、乙醇等不可比拟的综合优势。
2002年我国柴油消费量为7662万吨,柴油消费量增长迅速。预计2005年消费量将达到8290万吨左右,2006年消费量将达到101万吨左右。二甲醚作为良好的柴油替代燃料,按其对柴油的替代率5%计算,2005年需要二甲醚约553万吨,2010年需要674万吨。
综上所述,预计2005年中国气雾剂和化工行业对二甲醚的需求将达到5-6万吨左右。二甲醚作为替代燃料的消费主要依赖于二甲醚的供应。如果二甲醚的价格下降到可以与柴油或液化石油气竞争的水平,相信二甲醚作为燃料的消费量会快速增长,市场规模会相当惊人。
2工艺技术分析
二甲醚的生产方法有一步法和两步法。一步法是指原料气一步合成二甲醚,两步法是指合成气合成甲醇,然后脱水制备二甲醚。
●一步法
该方法在天然气转化或煤气化生成合成气后,合成气进入合成反应器,甲醇合成和甲醇脱水两个反应过程及变换反应在反应器中同时完成。产物为甲醇和二甲醚的混合物,混合物经蒸馏装置分离得到二甲醚,未反应的甲醇返回合成反应器。
一步法多采用双功能催化剂,一般由两类催化剂物理混合而成,一类是甲醇合成催化剂,如Cu-Zn-Al(O)基催化剂,BASFS3-85和ICI-512等。另一类是甲醇脱水催化剂,如氧化铝、多孔SiO _ 2-al2o _ 3、Y型分子筛、ZSM-5分子筛和丝光沸石。
●两步法
该方法分两步进行,即由合成气合成甲醇,甲醇在固体催化剂作用下脱水成二甲醚。国内外常用含γ-al2o 3/SiO 2的ZSM-5分子筛作为脱水催化剂。反应温度控制在280~340℃,压力为0.5 ~ 0.8 MPa。甲醇的单程转化率在70-85%之间,二甲醚的选择性大于98%。
一步合成二甲醚没有甲醇合成的中间过程。与两步合成法相比,具有工艺简单、设备少、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从而降低了二甲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因此,一步合成二甲醚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外开发的代表性一步法工艺有:丹麦Topsφe工艺、美国Air Products工艺和日本NKK工艺。
两步合成二甲醚是目前国内外二甲醚生产的主要工艺。该方法以精制甲醇为原料,脱水反应副产物少,二甲醚纯度达到99.9%。工艺成熟,设备适应性广,后处理简单。可以直接建在甲醇生产厂,也可以建在其他公共设施较好的非甲醇生产厂。但这种方法要经过甲醇合成、甲醇精馏、甲醇脱水、二甲醚精馏,流程长,设备投资大。但目前国外公布的大型二甲醚建设项目大多采用两步法工艺技术,可见两步法工艺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2.1国外主要技术
(1)Topsφe过程
Topsφe的一步合成气工艺是专门针对天然气原料开发的新技术。自热转化器(ATR)用于工艺的气化部分。自热转化器由带有耐火衬里的高压反应器、燃烧室和催化剂床组成。
二甲醚合成采用内置级间冷却的多级绝热反应器,以获得高的CO和CO2转化率。该催化剂是一种用于甲醇合成和脱水制二甲醚的混合双功能催化剂。
二甲醚合成采用球形反应器,单套产能可达7200吨/天二甲醚。Topsφe工艺的操作条件为4.2MPa,240 ~ 290℃。
目前,还没有为该方法制造出商业装置。1995年,Topsφe在丹麦哥本哈根建立了一个50kg/d的试验工厂,以测试工艺性能。
(2)液体二甲醚新工艺(LPDMETM)由2)空气产品。
在美国能源部的支持下,作为清洁煤和替代燃料技术发展计划的一部分,Air products公司成功开发了一种新的液体二甲醚工艺,缩写为LPDMETM。
LPDMETM工艺的主要优点是抛弃了传统的气相固定床反应器,采用浆态鼓泡塔反应器。催化剂颗粒是具有惰性矿物油的细粉末形式的浆料。高压合成气原料从塔底喷射鼓泡,固体催化剂颗粒和气体进料充分混合。矿物油的使用使混合更完全,等温操作,易于温度控制。
二甲醚合成反应器采用内置冷却管取热,同时产生蒸汽。淤浆反应器中催化剂的装载和卸载很容易,并且不需要停工。而且由于等温操作,反应器不存在热点问题,催化剂失活率大大降低。
典型的反应器操作参数为:压力2.76 ~ 10.34 MPa,推荐5.17 MPa;;温度200 ~ 350℃,建议250℃。催化剂的用量为矿物油的5% ~ 60%,优选为5% ~ 25%。在该工艺中,富co煤基合成气比天然气合成气更具优势。然而,天然气也可以用作原料以获得更高的产率。空气产品公司在一个生产能力为15t/天的中试装置中对该工艺进行了测试,结果令人满意,但尚未建成大规模的工业装置。
(3)日本NKK公司的液相一步法新工艺。
除空气产品外,日本NKK公司还开发了浆态床反应器合成气一步合成二甲醚新工艺。
原料可以是天然气、煤、液化石油气等。这个过程的第一步是制造气体。合成气经冷却压缩至5 ~ 7 MPa,然后进入CO2吸收塔脱除CO2。脱碳后的原料合成气经活性炭吸附塔脱硫,换热至200℃后进入反应器底部。合成气在反应器中由催化剂和矿物油组成的浆液中鼓泡,生成二甲醚、甲醇和CO2。来自反应器产物被冷却、分馏并分成二甲醚、甲醇和水。未反应的合成气循环回反应器。分馏后,塔顶可得到高纯度的二甲醚产品(95% ~ 99%),塔底可得到由甲醇、二甲醚和水组成的粗产品。采用NKK技术,在新潟建成了65,438+0,000吨/年合成气一步法生产二甲醚的半工业装置。
2.2国内技术和科学研究
在我国,气相甲醇(两步法)生产二甲醚的技术和催化剂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左右,很快建立了工业化生产装置。近年来,随着二甲醚建设热潮的兴起,我国二步法二甲醚工艺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工艺技术已接近或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山东久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原临沂明路化工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相复合酸脱水催化生产工艺,建成5000吨/年生产装置。经过一年多的生产实践,技术成熟可靠。公司第二套3万吨/年装置也将投产。
山东久泰二甲醚技术已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被认定达到国际水平。特别是液相复合酸脱水催化剂的开发和冷凝分离技术,克服了一步合成和气相脱水提纯成本高、投资大的缺点,使反应和脱水可以连续进行,减少了设备腐蚀和设备投资。总回收率在99.5%以上,产品纯度不低于99.9%,生产成本也比气相脱水大大降低。
2003年8月,由泸天化和日本东洋工程公司合作开发的两步法万吨二甲醚生产装置试车成功。该装置工艺流程合理,操作条件优化,具有产品纯度高、物耗低、能耗低的特点,在工艺水平、产品质量、设备硬件自动化运行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近年来,我国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的技术开发也十分活跃,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取得了较大进展。
蓝花研究院、蓝花化肥厂和兰州化工研究院联合开展了5mL合成气制二甲醚中试研究,重点是工艺研究、催化剂制备、活性和寿命。获得了较好的结果:CO转化率>;85%;选择性>;99%。两次长期试验(500h,1000h)表明,所研制的催化剂在工业原料合成气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二甲醚对有机物的选择性>:97%;一氧化碳转化率>;75%;二甲醚产品纯度>:99.5%;二甲醚的总收率为98.4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研究所对合成气直接合成二甲醚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出SD 219-ⅰ、SD 219-ⅱ和SD 219-ⅲ催化剂,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CO的转化率达到90%,含氧有机物中二甲醚的选择性接近100%。
清华大学也在研究一步法二甲醚。在浆态床反应器中,使用LP+Al2O3双功能催化剂。在260-290℃和4-6MPa的条件下,CO的单程转化率达到55%-65%,二甲醚的选择性为90%-94%。
目前,浙江大学、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西南化工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等国内单位也在致力于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的研究。
杭州大学利用自制二甲醚催化剂和合成氨厂现有的半水煤气,在一定的反应温度、压力和空速下,一步合成二甲醚。co的单程转化率达到60% ~ 83%,选择性达到95%。该技术已在湖北田丽公司建成年产1 . 5万吨二甲醚的工业装置。该装置不仅能生产醇醚燃料,还能生产99.9%以上的高纯度二甲醚,一氧化碳转化率为70%-80%。这是国内第一套由合成气直接生产高纯度二甲醚的工业生产装置。
对于两步法二甲醚工艺技术,无论是气相法还是液相法,国内技术都达到了先进、成熟、可靠的水平,完全有条件建设大型生产装置。
我国开发的合成气一步气相合成二甲醚技术基本成熟,已建成千吨级装置。但对于大型二甲醚装置的建设,国内技术还需要实践来验证。
3结论和建议
二甲醚作为一种清洁的替代燃料,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其在替代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柴油方面的巨大市场潜力,对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甲醚工艺技术是国内外工艺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一步法工艺简单,设备少,投资少,运行费用和生产成本较低。但由于合成反应和分离工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工业化。两步法是目前国内外二甲醚生产的主要工艺,产品纯度高,工艺成熟,适应性广,综合竞争力强,但也存在流程长,设备投资大的缺点。
目前,推广应用是二甲醚发展的关键。二甲醚作为一种清洁的替代能源,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建议国家统筹规划,在煤炭资源丰富但没有油气资源的地区建设大型二甲醚生产基地。以二甲醚替代燃气和液化石油气作为市场推广的先导,同时大力加强二甲醚替代柴油的研究,全面推进二甲醚的生产和使用。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二甲醚将成为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