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教务处电话

一、佳木斯大学教务处电话及联系方式佳木斯大学教务处电话为0454-8618215,学校联系地址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学府街258号,邮政编码为154007。

2.佳木斯大学简介:中国的东极,美丽的城市,美丽的大学。佳木斯大学,中国东极人才的摇篮,坐落在中国最早迎接朝阳的地方,生态环境最佳魅力城市佳木斯市。学校所在城市是黑龙江省副中心城市,是省东北部的政治、经济、科技、文教、医疗、商业、交通中心。环境优良,被誉为“中国东极”、“东方第一城”、“东北小延安”;交通越来越便利,是已开通的哈佳快速铁路和规划中的沈佳快速铁路的东北终点站城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是中国通往西伯利亚和俄罗斯远东的桥头堡,是亚欧亚美的结合点,是对俄经贸合作的大通道。

学校成立于1947,于1995年6月27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师范学院和原佳木斯大学合并而成。2000年后,佳木斯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富锦师范学校、黑龙江工业学校相继合并。

重积累是人才的摇篮。学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省级高水平大学。是黑龙江省门类齐全、医学专业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是“十三五”期间“国家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二期)支撑高校”,是黑龙江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1965亩(13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1000平方米。学校有25个学院。教职工4020人(含附属医院3人),其中高级职称1.557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2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拥有* * *享受“两院”院士、龙江学者和一批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重点,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国际教育,稳步发展继续教育;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全日制本科生2236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590人,国际生51.2人,继续教育生1.6440人。学校坚持完善全方位、全过程教育体系,大力实施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科齐全,协调发展。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科和专业涵盖文、理、工、医、经、教、法、史、管、农、艺等十一个学科;发挥完整学科的综合优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依托医学、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促进各学科协调发展,稳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学科综合优势进一步凸显;目前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二级学科授权硕士学位,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7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省重点专业11,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已成为黑龙江省高校精品课程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加入了中国东西部课程联盟、地方高校UOOC(大学开放在线课程)联盟、中国医学教育海量开放在线课程联盟。

“站得高”,科研强校。学校坚持瞄准前沿,积极争取“顶天”的垂直课题;坚持产教融合,大力推进横向项目“地盘化”,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主持国家“973计划”和“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和国家民委项目等各类课题;在耐磨材料、药物研发、农业机械工程等研究领域获得数十项国家发明专利,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学校成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少数民族研究委员会依托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综合大学医学教育课题组牵头单位。教育部批准的金属耐磨材料与表面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我校有国家卫计委康复医学人才培训基地、黑龙江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黑龙江省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国内外出版的期刊有三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佳木斯大学自然科学学报》、《黑龙江医学》。其中,《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被评为国家A类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