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怎么样?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文、管、法协调发展的省级重点建设大学。学校成立于1956。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建成立足城乡建设领域,立足吉林,面向全国,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多种教育层次,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具有民用建筑优势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有红旗街和镜月两个校区,总面积865,438+0,000平方米。学校目前面向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学校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等19个学院(系)。本科专业40个,其中建筑与土木工程通过建设部全国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给排水工程与建筑为国家一级特色专业,有4个吉林省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研究中心,12个硕士点。学校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教师63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5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53人。建设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老中青结合,学术研究严谨,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坚持“求真务实”的办学理念,坚持“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还注重加强基础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等教育环节。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处于全省高校前列,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编辑此段]学校简介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吉林省重点本科高等院校。学校自1956建校以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法办学,特色办学,走注重内涵建设之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建成服务城乡建设领域,立足吉林,面向全国,具有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多层次办学格局,以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工科为主,理、工、文、管、法协调发展,具有土木建筑优势和鲜明特色的教学型普通高等学校。

[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学校的前身是1956城建部创办的长春城建工程学校。是吉林省第一所土木工程中等专业学校,也是新中国首批成立的十所建筑学专业学校之一。196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正式成立,成为吉林省唯一一所土木工程本科院校。1962在国家经济调整“八字”方针实施的背景下,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停办,改回中专。1978 65438+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本科恢复设立后,学校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充实和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质量明显提高。65438-0997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顺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编辑此段]学校招生

学校面向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学校现有19个院系和教学机构,包括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通信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测试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基础科学系以及体育教育和研究系。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了建设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给排水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艺术设计等4个专业被评为吉林省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其中给排水工程、建筑学专业被认定为国家一级特色专业。学校拥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硕士点。学校现有教职工958人,其中专任教师近600人,高级职称教师352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53余人。学校拥有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优秀专家,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近60人,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和改革对教学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支持教师结合教学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级教研项目65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31门,出版教材41本。

[编辑本段]授予的荣誉

学校围绕城乡基本建设领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近200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3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745篇,其中SCI、EI、ISTP等国际重要检索机构核心期刊和出版物440篇;获得43项国家专利。2006年,学校被建设部授予“十五期间全国建筑科技进步先进单位”称号。

[编辑此段]外汇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通过联合办学、学者互访、人才培养等方式,与美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德国、阿根廷、韩国、新加坡、乌克兰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近百名外国专家学者来校兼职授课或参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