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尖专利
近两年,经过几次厮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三星、华为、苹果、小米、OPPO连续三年前五。与OPPO同门的Vivo紧随其后,排名第六。至此,智能手机行业第一梯队选手已经就位。
2018在AI芯片技术、全面屏、3D结构光等新技术的夹击下,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中只有AI能力这一个单一因素会影响未来十年智能手机行业的格局,知止之前也写过论文讨论过(AI入侵!智能手机将在未来十年被改写)。
从目前来看,智能手机玩家阵营似乎正在被一条看不见的技术鸿沟撕裂。差距的一边是拥有智能手机核心技术的公司,比如三星、华为、苹果,另一边是核心技术相对欠缺,还在奋力追赶的公司。
在过去的几年里,OPPO vivo凭借线下渠道的优势、强大的广告营销策略以及多年积累的良好产品实力,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前列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今年以来,OPPO vivo开始在技术上频频发声。它不仅推出了全面屏的两个创新解决方案,即升降式摄像头和双轨潜望结构,而且在5G领域也异常活跃。它与通信技术巨头高通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张开双臂拥抱5G。
但在OPPO和vivo一唱一和风光无限的背后,风险也在一步步逼近。
IDC数据显示,今年一、二季度,OPPO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7.3%和7.6%,增幅仅为0.3%,而华为增长了2.8个百分点,小米也增长了1.4个百分点。
▲华米Ov 2065 438+07和2018第一季度市场份额变化(数据来源:极光大数据)
在国内市场,今年第一季度OPPO的市场份额为14.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9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vivo市场份额为14.3%,比去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
以AI等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技术创新,正在引领智能手机的传播卖点和用户选择倾向。上述市场份额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影响智能手机的市场格局。
所以可以说OPPO和vivo踩了技术差距的边缘红线,“心为天堂,梦为地狱”。
OV市场辉煌背后的危机
OPPO和vivo是幸运的。从2009年的默默无闻,到2015年的逐渐崛起,再到2016年以来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第一的辉煌,OPPO和vivo可谓一路高歌猛进,一度创造了国内市场销量增长约13%的好成绩。
但2018年,OPPO和vivo的销量增长逐渐放缓。
从这张最近三年智能手机TOP5的全球销量表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2017和2018的第一和第二季度,OPPO的全球销量份额变化不大,而国产手机玩家华为和小米都保持增长。
丢在东隅,桑瑜未必能接受!
▲数据来源:极光大数据
在国内市场,从2017第一季度开始,OPPO和vivo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蓝绿兄弟受到红黄两股势力的夹击。
同时,在线上渠道,蓝绿兄弟也不尽如人意。根据今年618购物节JD.COM官方公布的数据,OPPO累计销量排名仅10,vivo排名第八,还不如魅族、联想、360,甚至诺基亚都排在OPPO前面。
看似光鲜的背后,OPPO和vivo面临着繁荣的危机。
迎来洗牌期的手机行业竞争激烈。
不久前,锤子科技创始人兼CEO罗永浩在一次直播发布会上表示,华为的GPU加速技术在手机黑科技方面有技术沉淀。对于其他的手机黑科技,他直言:“我真的不是说哪一个不行。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供应商。你在那里安置什么孙子?我们都是解决方案集成商。”
的确,目前智能手机产业链上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非常成熟。比如在人脸识别技术上,商汤和无知就抓得很紧。整体来看,智能手机产品越来越雷同,创新乏力。两者的区别更多的是依赖于软件方案的更新。
手机市场已经是红海,三年一次的排名洗牌是常事。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带来行业洗牌的机会,尤其是在AI、5G等高密度技术的情况下。但如果细数这些核心影响技术,会发现主要包括三类:摄像头、全面屏、3D结构光等硬件技术;AI软件交互技术;5G通信技术。
在三大核心技术的推动下,技术差距正在将智能手机玩家分为两类:拥有大量新技术的企业和缺乏核心技术、仍处于追赶和补短板阶段的玩家。位于智能手机玩家第一阵营的OPPO、vivo、小米,处于两者的边缘。
但对于行业的洗牌,众说纷纭。BCI通信研究副总经理孙琦认为,在智能手机行业产业链越来越完善,方案越来越成熟的情况下,智能手机市场很难重新排名。
智能手机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上面提到的三大核心技术,如果拆解的话,将主要集中在五大能力上:AI加持的新一代手机芯片、以5G为核心的下一代通信技术、全面屏主导的硬件定义和设计、多镜头和结构深度相机的硬件定义和算法调优、系统层面的AI功能和软件生态。
蓝绿兄弟很少有独门绝技可以构筑技术护城河。
1,芯片——前三大智能手机厂商都在研发自己的产品。
芯片是一部手机的大脑和灵魂,是CPU、GPU、DSP、通信模块等其他功能的硬件基础的集合。也是智能手机高低档次划分的重要指标。芯片作为底层基础,也决定了智能手机性能的想象空间。
随着AI技术在智能终端的逐步落地,AI加持的新一代手机芯片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的焦点。智能手机市场前三的厂商三星、苹果、华为都选择了自研芯片,摆脱了技术研发受制于人的局面。
目前三星有六个系列的Exynos芯片,苹果从iPhone 4开始用自己的A系列芯片。去年推出了AI芯片A11,明天A12芯片将正式登场。AI芯片麒麟970也将华为海思提升到了手机芯片第一梯队。今年,华为海思全新AI芯片麒麟980也已经正式亮相。
许多智能手机制造商,如OPPO,vivo和小米,都有关于芯片的薄故事。因此,尖端技术的研发将不得不等待芯片提供商高通和联发科首先解决芯片领域的计算能力需求。
不过小米也开发了手机芯片,推出了2855438+0。最近,据报道澎S2芯片即将推出。但目前,汹涌澎湃的S1“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而汹涌澎湃的S2“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可见,自研手机芯片并不是那么简单。去年2月,雷军高调喊出“九死一生”并投入芯片领域后,这个话题已经一年半没有被公开提及。
2.通信技术——5G已经成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核心。
作为最普及的通讯设备,通讯是手机最基本的功能,也是用户对手机的基本需求。进入被称为5G元年的2018年,芯片厂商、手机厂商、通信设备厂商、运营商纷纷掀起5G产业浪潮。
正如智能的东西一样(华为高通杀红眼,苹果三星发力,5G购物大战打响!文中提到,自今年6月5G行业标准正式确立并推出以来,整个通信行业仿佛都爆发了,5G产业链的热情瞬间被点燃。从手机厂到芯片厂,发布了各种5G行业亮点。密度越大。
华为在5G标准、通信技术、芯片技术等方面具有全方位优势。在8月31日的麒麟980发布会现场,余承东表示,麒麟980可以配合MWC发布的巴龙5000基带芯片,打造“5G就绪”方案,可以支持运营商5G外场测试和友好用户商用测试——这几乎是5G大规模部署前最后一个至关重要的“验收环节”。
由于在芯片、显示器等全产业链上的优势,三星也释放出将在2065438+2009年3月发布首款5G手机的信号。
在5G方面,OPPO vivo与芯片巨头高通合作,如将毫米波天线阵集成到手机中,测量整机无线空口,测试终端样机等,为5G技术在手机中的应用做准备。
基带芯片奠定了手机通信能力的基础。目前,这项技术掌握在少数几个核心上游通信设备手中,如高通、华为、三星、联发科和展讯。
所以智能手机的通信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带芯片的提供商。
▲数据来源:中国移动2018智能硬件报告(第一期)。
今年6月,中国移动对国内市场不同价位的53款手机进行了评测(OPPO Find X和vivo NEX因发布较晚,未纳入评测)。测评内容包括天线性能、语音通话质量、数据吞吐量、网络适应性和国际漫游能力。
从结果来看,主流智能手机产品中,拥有自主基带芯片的华为在通信性能上遥遥领先。虽然小米的几款没有自主研发通信技术的产品也挤进了前三,但还是依靠芯片大亨高通的技术实力。
使用不同的基带芯片会给智能手机带来不同的通信能力。在2000-3000元价位的产品中,小米8采用高通骁龙845芯片,OPPO R15标准版搭载联发科P60八核处理器,vivo X21搭载高通骁龙660 AIE处理器。
3、全面屏——iPhone X还没有被超越。
从2017下半年开始,全面屏成为智能手机厂商布局的重点,而为了达到整个屏幕边框的一致性,需要采用折叠电路的设计思路。所以全面屏主导的硬件定义和设计也成为了技术难点。
不过今年OPPO vivo在全面屏的设计上确实有创新的想法:vivo NEX的升降式摄像头设计,OPPO Find X的双轨潜望结构,但随后华为和小米也宣布即将推出类似的全面屏手机产品。
虽然过去一年刘海平的设计饱受诟病,但其全面屏技术一直没有突破,同类产品基本都保持着宽下巴,比如市面上主流产品使用的异形屏和美颜尖屏,最新OPPO R17上的水滴屏,或者是相机模组不得不与屏幕分离。OPPO Find X和vivo NEX就属于这一类。
4、相机能力——头显玩家开始做光学元件差异化。
目前智能手机厂商在拍照能力的每一个细节上都在比拼,比如光学镜头差异化、多镜头清晰度以及ISP(图像信号处理单元)和图像处理算法调优。最近,深度结构的摄像头也成为行业布局的新技术趋势。
硬件方面,中高端智能手机的CMOS成像元件主要是索尼,苹果iPhone也不例外。在光学镜头本身上,华为和徕卡合作采用了徕卡从P9引进的光学技术。三星能做到F1.5的大光圈,比如S9+和Note 10,这在业界是无与伦比的。Ov在形式上做了很多方案,包括上下滑盖、左右旋转镜头如OPPO N1。
在多镜头的定义上,虽然苹果并不是第一个引入双摄像头概念的玩家,但却将双摄像头推向了智能手机领域的普及。华为在业内率先推出基于华为P20 Pro的三摄方案,据说技术研发难度极大。
在DXOMARK官网,加入三摄的华为P20 Pro高居榜首,以109分领先。小米手机拍照能力一直饱受诟病。现在小米表现最好的产品是小米8,今年5月份上市,主打高端市场,但是成绩还没有超过三位数。OPPO和vivo方面,榜单中只有90分的vivo X20,OPPO产品在这份榜单中没有这款机器,不排除没有评测的可能。
5、AI能力——前三的企业建立了完善的生态。
整体来看,AI能力的较量,是智能手机厂商的综合实力,落在三点上:
1.硬件要为AI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上面说的AI芯片和结构光镜头组件是硬件的基础。
三星、华为、苹果都有自己的芯片,具备AI计算能力。目前OPPO、vivo、小米的高端旗舰机都是高通的骁龙845。
2.系统本身要有足够强大的AI标杆应用,比如用AI优化手机的拍照性能,系统级的语音交互能力和更多的单点功能,比如AI翻译。
在系统级的AI应用上,主流智能手机厂商都在做,AI摄影成为重点。手机自带的AI翻译也是玩家正在布局的方向。
3.让开发者在手机厂商自己的硬件上开发更多具有强AI属性的应用,或者智能手机厂商以兼容的方式支持更多的AI应用,从而营造一个开放的环境,拉拢开发者。
苹果有45家AI相关的创业公司,用ARKit开发平台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华为推出了面向第三方开发者的HiAI平台,并吸引了许多第三方应用程序接入HiAI平台,如Aauto Quicker、JD.COM、Tik Tok和美团。而三星则以Bixby为入口,进行语音、视觉、提醒、主页等AI应用的生态建设。
安卓阵营的其他手机厂商,OPPO,vivo,小米等。生态建设相对分散,不完善。
在上述五大核心技术中,OPPO vivo在芯片层面有所欠缺,在AI生态建设上也不够完善,而其他领域都有所努力。
在全面屏设计方面,OPPO vivo目前已经为业界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在5G方面,OPPO vivo还是需要依靠上游产业链公司,在深度架构的摄像头上也处于尝试阶段。
OPPO vivo的技术追赶之路
从以上对比来看,五大核心技术领域是OPPO和vivo的短板,但OPPO和vivo也在技术上努力追赶。
▲OPPO Find X双调节潜望镜结构
在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纷纷效仿,追求刘海平和异形屏的时候,OPPO和vivo创新性地推出了双规潜望镜结构和潜在摄像头升降设计,为行业提供了全面屏的新思路。
此前,OPPO开发了VOOC闪充技术。同时,“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也成功给大众洗脑。随着今年Find X的推出,OPPO的闪充技术已经能够在35分钟内充满一部智能手机。
在5G方面,OPPO和vivo也非常迅速和积极。他们与高通在5G技术上进行合作,并宣布他们将在2019年成为首批推出5G手机的手机制造商。然而,尽管积极拥抱5G,但OPPO和vivo在核心技术上并不是主导者,其最突出的优势在于线下渠道。
专利方面,根据官方数据,OPPO在2017年授权了1222件发明专利,在全国专利申请量排名中位列第八,而vivo和小米并未出现在前十榜单中。据某知识产权保护公司工作人员分析,OPPO的专利更多集中在拍照、旋转摄像头、VOOC闪充等领域。,容易获得专利授权。
在R&D投资方面,OPPO和vivo从未披露过相关金额,而其他标杆企业的R&D投资是有迹可循的。根据财报数据,可以计算出苹果在智能手机上的R&D投入约为465亿元,华为的R&D费用约为356亿元。(注:基于苹果和华为2017的财报数据,R&D投资按照业务收入占比估算,其中华为采用消费者业务占比。按照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的说法,“我们每年投入的R&D费用是国内同行的10倍,比他们好的不是一点点,而是很多。”
OPPO和vivo如何跨越技术鸿沟?
过去几年,Ov依靠线下渠道优势、强大的广告营销策略和多年积累的良好产品实力,在智能手机市场取得了前列的好成绩。
在技术创新的大潮下,市场力量的分化是必然的。只有顺应技术潮流,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目前仍处于核心技术薄弱、正在努力追赶的OPPO、vivo、小米,在以下几个方面更应注意:
1,真正开始关注技术研发。
目前AI、5G、3D结构光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如火如荼。在这些领域,OPPO和vivo应该更加积极,更加注重自主研发,在核心技术上有自己的技术成果,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作为技术集成商做得更好。
智能手机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没有人能囊括链条上的所有技术,或多或少需要一些技术整合。在这方面,OPPO和vivo应该更积极地与产业链上更成熟、更优秀的档的企业进行互动,整合业内最多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技术实力。
3.巩固现有技术,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
OPPO和vivo目前在快充技术和相机调音算法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它们需要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巩固,根据用户需求迭代优化,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
4.在软硬一体化上做全面布局。
从目前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智能手机行业将考验玩家在软件、硬件、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实力。目前在芯片领域已经出现了这种趋势,芯片的研发越来越集成化和定制化。智能手机厂商如果能在芯片等软硬件方面都有实力,能实现自主研发,产品体验和后续服务会更好。
结论:核心技术是重构智能手机的市场结构。
现阶段,智能手机在中国的普及已经完成,中国手机厂商开始在全球市场崛起,冲击中高端市场。此时,核心技术驱动的用户体验成为竞争的焦点。在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的同时,一个无形的技术鸿沟正在撕裂玩家阵营。一边是拥有智能手机核心技术的公司,一边是核心技术缺失还在苦苦追赶的公司。
从近两年的市场数据来看,OPPO和vivo在全球市场的增长表现不如华为、小米等国内厂商,但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也在被蚕食。从现阶段来看,OPPO和vivo处于技术差距的边缘。然而,我们也看到了OPPO和vivo在发展闪充技术方面的努力,紧密拥抱高通对5G的研发,引领行业推出全面的屏幕创新解决方案,并积极采用3D结构光解决方案...
目前智能手机行业正处于核心技术改写市场格局的前夜。OPPO和vivo要想巩固在智能手机行业第一梯队的地位,需要在核心技术上加强研发,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形成技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