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华的个人经历。
徐国华同志多年来从事生物发酵及相关技术的生产实践、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6项、省级项目3项、市级和企业自力更生项目50余项;3 .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申请专利37项,其中授权13项;参与编写专著4部;发表论文20余篇。他主持的谷氨酸绿色制造技术等8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技术发明1三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市级科技奖励6项。徐国华同志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功开发了生物发酵肥料干法造粒新技术,改革实施了淀粉沉淀新技术,设计并使用了国际氨基酸发酵行业最大的好氧发酵罐,推广实施了结晶工艺,开发了谷氨酸绿色制造技术,开发转化了全膜法提取小种氨基酸新技术,同时支链氨基酸、苏氨酸、聚谷氨酸、新型黄原胶等新产品开发效益显著。这些成果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核心技术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也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目前已有多个项目被中国发酵工业协会向全行业推广,特别是在清洁生产、循环效益、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为中国发酵工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多项科技进步奖,其中,谷氨酸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国际领先水平)获200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谷氨酸两段提取及中水回用关键技术研究(国际先进水平),2008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谷氨酸发酵废液喷浆造粒烟气综合治理研究》(国际先进水平)获2008年山东省技术发明三等奖;全膜法提取氨基酸新工艺的研发(国际先进水平)获200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淀粉面筋沉降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国际先进水平)获2008年临沂市技术发明二等奖;β-谷氨酸生产谷氨酸钠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国际先进水平)获2008年临沂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味精生产新工艺关键技术研发(国际先进水平)获2009年临沂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微生物高效生产聚谷氨酸功能材料新技术(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