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的键盘布局分为哪些部分?
键盘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714年,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人们就开始发明各种类型的打字机。最早的键盘用在当时技术不成熟的打字机上。
直到1868,美国人“打字机之父”克里斯托弗·拉森·肖尔斯(Christopher Larsen Shoals)才获得了打字机模型的专利,并获得了操作权。几年后,他设计了现代打字机的实用形式,并首次将键盘标准化,也就是现在的“QWERTY”键盘。
2.“德沃夏克”键盘
因为盲打技术的出现,击键速度足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然而,60年后(1934),一个名叫德沃夏克的人发明了一种新的排列方法,使他的左右手能够交替打出更多的单词。这种键盘可以将训练周期缩短1/2倍,平均速度提高35%。
3.“麦芽”键盘
比德沃夏克键盘更合理高效的是莉莲·麦芽发明的麦芽键盘。它改变了原来交错排列的字符键行列,让大拇指更加好用,让原本远离键盘中心的“退格”等键更容易够到。
扩展数据
键盘结构
键盘外壳,部分键盘通过塑料挂钩技术固定在键盘面板和底座上,实现不用金属螺丝固定的设计,拆卸时一定要小心,以免损坏。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常规键盘有三个指示器(CapsLock(字母大小写锁定)、NumLock(数字小键盘锁定)和ScrollLock(某些无线键盘省略了这三个指示器)来标记键盘的当前状态。
这些指示灯一般位于键盘的右上角,但有些键盘使用键帽内置的指示灯。这种设计可以更容易判断键盘当前的状态,但是过程相对复杂,所以大部分普通键盘都不采用这种设计。
无论键盘形态如何变化,基本键排列基本保持不变,可分为主键盘区、Num号辅助键盘区、F键功能键盘区、控制键区、多功能键盘快捷键区。
键盘电路板是整个键盘的控制核心,位于键盘内部,主要作为按键扫描识别、编码和传输接口。
键帽的反面全是键柱塞,直接关系到键盘的寿命,其摩擦系数直接关系到按键的手感。
键帽的印刷技术一般有四种:油墨印刷技术、激光蚀刻技术、二次成型技术和热升华印刷技术。
百度百科-键盘
百度百科-键盘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