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涛的主要成就
在国内完成的工作是通讯员在Nat Immunol、Blood、J Immunol、Cancer Res、JBC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01篇(影响因子>:5分27篇,其中10分6篇,28分1篇)。主编专著3部,是国家973免疫学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
第一申请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件,合作申请27件,授权13件。牵头研发的四项生物高新技术产品已在临床试用(其中两项获得国家新药证书)。
第一个基因发现于1998年4月。曹雪涛领导的免疫学系已经对5万多个基因片段进行了测序,其中3000多个片段是人类首次发现的,获得了124个人类新基因。
从1995开始,他以树突状细胞为主攻方向,使其成为包括免疫学、肿瘤学、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免疫治疗等学科在内的立体研究课题。
2004年,曹雪涛领导的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发现的具有独特调节功能的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的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免疫学》上,成为该杂志创刊以来首次发表中国科学家自主取得的创新成果,受到国际免疫学界的高度评价。如何在基础免疫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和关键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我国免疫学的根本突破?曹雪涛敏锐地意识到,树突状细胞是人体内为数不多、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它们为人体建立了完善的免疫“防御机制”。如果这项研究取得突破,将为设计新疫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叫lnc-DC的长链非编码RNA控制着人类树突状细胞的分化。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于2004年4月2018在线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这项研究是由中国著名免疫学家曹雪涛领导的。在这篇新论文中,研究人员使用了广泛接受的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为人类树突状细胞的模型,进行了转录组微阵列分析和RNA测序,并确定了一种长链非编码RNA: lnc-DC,它只在人类树突状细胞中表达。他们证实,抑制lnc-DC可以破坏体外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和体内小鼠骨髓细胞向DC的分化,降低DCs刺激T细胞活化的能力。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证实,lnc-DC通过激活转录因子STAT3介导这些效应。Lnc-DC在细胞质中直接与STAT3结合,通过阻止STAT3与SHP1结合而去磷酸化,促进STAT3酪氨酸-705位点的磷酸化。这项新的研究发现了一种调节DC分化的lncRNA,并拓宽了lncRNA的已知机制。
原始资料来源:,薛,,颜美涵,李琳,吴聪,,,徐,,刘。STAT3结合的长非编码RNA lnc-DC控制人树突状细胞的分化。理科,18四月2014;DOI:10.1126/科学125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