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稀土高新区引进了东方希望、宁波韵升、伊利乳业、山东药玻、北方股份、阿特拉斯、华泰汽车和法国罗地亚、英国久益、日本三德、日本昭和等一大批国内外大企业,目前有注册企业3109多家,其中稀土企业75家、上市公司投资企业22家、外商投资企业50家、自治区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2家,主要集中于稀土产业、机电一体化产业和铝铜深加工等高新技术产业。经自治区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3家,占全自治区的71.9%,占包头市的92%。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50.2亿元,财政收入实现3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0.1亿元,均同比增长70%以上。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稀土高新区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礼貌接待制、全程跟踪制和限时办结制,建立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高效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局部优化的发展环境,树立了“全新机制、高效服务、诚实守信、最优惠政策”的品牌形象。2000年以来,先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级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稀土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十五”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被国家外经贸部批准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被团中央命名为“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2008年被确定为包头市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主要承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