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汽车行驶过程中,传感器系统不断向控制装置发送速度变化(或加速度)信息,由控制装置(中央控制器)进行分析判断。如果测得的加速度、速度变化或其他指标超过预定值(即发生真实碰撞),控制装置向气体发生器发出点火命令或传感器直接控制点火。点火后,发生爆炸反应,产生N2或释放储气罐中的压缩氮气,填充碰撞安全气囊。当乘客接触安全气囊时,碰撞能量被安全气囊上的排气孔阻尼吸收,从而保护乘客。
汽车的安全气囊中有叠氮化钠(NaN3)、硝酸铵(NH4NO3)等物质。当汽车在高速上受到猛烈撞击时,这些物质会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充满安全气囊。叠氮化钠分解生成氮气和固体钠,硝酸铵作为氧化剂参与。
新的安全气囊配备了一种可以分阶段充气或释放压力的装置,以防止突然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伤害人的头部,特别是在乘客没有系安全带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具体形式有:
1,分级点火装置,即气体发生器分两级点火。第一阶段产生40%左右的气体体积,远低于最大压力,对人体头部运动有缓冲作用,第二阶段产生残余气体,达到最大压力。一般来说,两级点火的最大压力小于单级点火。在这种形式下,压力逐渐增加。
2.分阶段泄压:袋子上设有泄压孔或可调压力的孔,分为气压完全推开的方式或电脑控制的拉环系绳。这样首先压力达到设定的极限,然后瞬间释放压力,避免过度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