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湾大桥规划设计

青岛海湾大桥(北桥)工程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设计,没有邀请外国专家“建造”的计划。50年来,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共完成桥梁100余座,其中跨长江、黄河、海湾的特大桥50余座,在行业内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孟凡超亲自带领项目设计师团队,到桥梁工程勘察项目部查看代表性钻孔的芯样,听取全桥址地质情况介绍。设计师表示,对于还没有烤好的桥梁基础设计,在桩型和桩长的设计上要听取勘测专家的意见。

大沽河通道桥

大沽河水道大桥主塔为独塔,塔高149米,是海湾大桥上最高的塔。航道桥建成后,主塔将成为大沽河航道桥的主要标志,大沽河航道桥也将成为海湾大桥的标志性建筑。大沽河航道桥钢箱梁施工项目由CCCC第二公局承建,是青岛海湾大桥的难点和关键控制性工程。施工组织难度大,技术瓶颈多,施工安全风险高。经过三次专家会议,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论证,最终确定钢箱梁安装顺序,先从主塔依次吊装青岛侧钢箱梁,再从主塔依次吊装黄岛侧钢箱梁。

大沽河航道桥是海湾大桥三大通航孔桥之一,也是全桥的重点和关键控制性标志工程。航道桥采用“双侧钢箱梁+横向连接箱”结构,由22种55根钢箱梁拼装焊接而成。每根标准梁长12米,宽47米,高3.6米,其中最大的梁段重量超过1000吨,在国内跨海大桥上首次使用。其中,主塔柱采用国内先进的液压自爬式模板施工技术,采用高压混凝土泵一级混凝土泵送方案为塔柱浇筑混凝土,建成后将成为我市标志性建筑。

红岛海上立交

红岛海上立交是中国第一个海上立交。跨主线60米滑模浇筑箱梁位于B匝道,350米小半径60米大跨度曲面滑模施工设计技术为国内之最。同时,海湾大桥红岛立交大桥也采用了国内跨度最大、半径最小的弧形滑模浇筑箱梁。浇筑工作历时15小时,共浇筑混凝土520.54立方米。桥面是距离水面最高、曲率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路段,代表了我国海上桥梁建设的最先进水平。因为海上施工难度大,海湾大桥建设指挥部专门设计了移动滑模,这也是世界首创,并获得多项专利。

胶州连接线

青岛海湾大桥原设计有黄岛、李沧、红岛三个港口。胶州提出了建设海湾大桥胶州连接线的方案,得到了青岛市政府的肯定和支持。胶州连接线采用红岛立交样式,在海湾大桥大沽河水道桥西侧建设一座Y型立交,西接胶州湾工业新区,长约2630米,其中桥梁长2600米,路基长300米,宽23.5米。连接线为双向四车道。按城市一级道路,地震基本烈度,设防标准ⅵ度设计,设计洪水频率为300年一遇。匝道长5.3公里,单向两车道,宽10米,均为桥梁结构,工程造价估算7.64亿元。胶州接线工程建成后,胶州至青岛主城区距离将缩短至23公里,15分钟车程,全面融入青岛“半小时经济圈”。

城市布线

海湾大桥城市接线工程延续海湾大桥桥面宽度,设计采用双向八车道。该接线工程也是青岛第一条八车道的城市快速路。青岛海湾大桥城市接线工程由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设计理念先进,不仅能有效提升整体道路通行能力,建成后还将为青岛增加一条8000米的景观新干线。

海湾大桥城市配线工程是青岛海湾大桥的主要疏解道路。早在2006年,该市就对布线工程进行了认真研究。一期工程起于青岛海湾大桥,沿李村河、张村河,止于海尔路,全长7.6公里。城市布线工程沿李村河北岸延伸至张村河。在保证高速公路标准的同时,避免沿河重复穿越,减少桥墩对河道泄洪的影响。海湾大桥连接工程经过李沧、四方、市北、崂山。作为岛城“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一横”,它将承载交通大动脉的功能。

城市布线交换

在桥梁布线工程中,规划设计单位设计了* * * *沿线四座立交桥,分别为刘思路立交桥、重庆路立交桥、黑龙江路立交桥、海尔路立交桥。设计方表示,立交桥的选择充分考虑了相交道路的功能定位。在交通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交通节点采用不同的立交桥形式。

刘思路立交设计为两层半菱形立交形式。在充分利用胜利桥现状的基础上,跨越郑州路和刘思中支路,保证了两条主线直线方向的畅通。

重庆路立交位于两条高速公路的交汇处。设计采用五层全向立交枢纽立交,两条主线通过定向匝道连接,充分保证了立交的整体交通功能。

黑龙江路与海尔路立交距离约1.7 km。立交节点设计与北侧海尔路至万年泉路现有立交相结合,实现功能互补,降低立交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