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逆势而上,纵向后驱,直列6缸,“日系宝马”再次上线。

近日,据日本出版媒体《汽车观察?Watch)详细报道了马自达申请了一些关于直列6缸发动机的设计专利,以及关于配备6缸和4缸发动机的纵向后驱平台的技术信息。根据马自达近日发布的财报,官方确认马自达全新的大型纵置发动机平台将搭载全新的4缸和6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后期还将增加48V混动系统。

马自达还确认,未来将按计划在美国市场推出一款全新的SUV车型,并且是搭载丰田混动系统的混动系统。纵观马自达目前的全球市场,除了柴油发动机,全系列车型上搭载的只有四缸汽油,使用已久的2.5T动力系统动力性能不错,但还是太老了。那么SKYACTIV?x?创驰蓝天汽油压燃式发动机在部分市场的推出也代表了马自达在发动机领域的进一步创新,那么未来全新的六缸发动机将会是SKYACTIV?X的一款涡轮增压车型非常令人期待。

根据2019马自达相关文件中的信息,马自达全新大型车辆纵向后驱平台计划已经揭晓,其中还包括全新的直列六缸SKYACTIV?x汽油机和SKYACTIV?柴油发动机,I-Activ?AWD四驱系统和48V轻型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但是由于疫情的一定影响,马自达的推广进度有所放缓,所以在中国市场,我们只是把四缸SKYACTIV?x?创驰蓝天汽油压燃式发动机被引入重点昂克赛拉(马自达3)和CX-30(取代马自达3箱版)。在另一个重要的美国市场,2.5T的动力系统可以平稳过渡,全新的压燃式动力将放在马自达3上作为小范围测试。未来,我们将与丰田进一步合作,即利用丰田的美国工厂生产马自达的混合动力车型。目前最新的马自达2车型是丰田雅力士(YARis)的换壳车型,这也不是马自达第一次以合作的形式这么做了。因此,使用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来推出马自达车型并不罕见,作为交换,马自达势必会提供发动机和培训技术。

当马自达仍为福特所有时,许多马自达车型使用与福特车型相同的平台。此外,福特和马自达在车辆悬挂和控制领域有相似的特点。因此,马自达和福特对这种换壳操作都很有经验。

但是2019的很多计划都是计划好的,还没有确定。在最新的年报中,我们看到马自达正式展示了一套全新的动力系统,预计最早将于2023年在新车型上正式投入使用。从照片上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台直列六缸汽油涡轮增压发动机(左),一台搭载电机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和变速箱组合(中),一台直列六缸柴油发动机。

首先,为了满足严苛的排放要求,无论是汽油还是柴油发动机都有一套EGR废气循环系统+GPF颗粒捕集器,其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排放,而这款直列六缸汽油发动机也会采用SPCCI压燃技术。但目前我们还看不到这款发动机的设计细节,也就是说,它是配备单涡轮还是双涡轮还是未知数。

其实需要补充一项关于SKYACTIV-X的技术,在目前我们看到的2.0L压燃式发动机中,不仅采用了SPCCI压燃技术,而且发动机中还有一个类似机械涡轮的中心,以满足压燃技术的点火要求。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写过这个引擎的技术,有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回头看看。因此,新的六缸涡轮发动机是否会继续内置这种涡轮或使用外部或双涡轮目前只能猜测。

马自达全新纵向混合动力系统(下)

不难看出,中间有一根橙色电缆的混合动力系统总成,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连接着一台电动机。这款具体的马自达并没有提供更详细的混动技术规格,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款系统是48V混动系统之外的又一款插电式混动系统。轻混将完全使用丰田专利的行星齿轮技术,大大降低了自己开发的成本,避免了很多混动技术壁垒。对于马自达来说,未来在美国推出的混合动力SUV车型比其他品牌更有优势,尤其是马自达自主车型的口碑比丰田更好,尤其是在豪华方面,所以这完全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局面。相信中间的插电式混动系统未来会用在很多马自达车型上。

另外,根据最新的2021年报,马自达也在进一步推动电动平台和新一代纯电动平台的发展,但似乎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而且就马自达本身而言,在电动领域的劣势太明显,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追上其他品牌。

事实上,马自达的核心市场不会改变。毕竟主要销量还是靠中美。然而,这两个市场都有自己的目标。在美国市场核心提升品牌价值和服务,加强与丰田的合作,也是马自达在美国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一,即未来利用美国与丰田的合资工厂生产混合动力汽车。不过这些运营更多的是积累下面的资金和资源,期待2023年再次努力。

对于欧洲市场,马自达还是很开放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从图中可以看出,核心是混动和纯电动EV车型。这样基本可以和当地服务商、销售渠道保持畅通的沟通。在我们常说的,就是保持优先,看情况能卖多少,但是不能失去这个市场。

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情况有所不同。标题说:目标是让中国成为最重要的市场。未来两年,短期内重点维护一汽和长安两家国内合作伙伴。同时,我们将灵活布局和生产新产品和新车型(难怪压燃式发动机的车型仅以订单形式销售),增加更多的供应商,优化销售网络,提高销售业绩。预计2023年在中国市场使用全新的大型整车产品,提升车型和品牌实力,力争年销量40万辆以上(这个神秘的信心!)。所以短期内,马自达在中国市场没有太大的变化。别急,我们开始分析最重要的用车环节。

首先可以预测,未来新的大型平台将取代目前的马自达6(阿特兹)和CX-5车型。至于之前的消息,CX-5未来将成为CX-50,但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CX-50可能是CX-5的跨界版本,它将配备全新的2.0L压燃式发动机,并且极有可能是专门供应中国市场的CX-4型号的后续版本。而且这款车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填补CX-5和CX-9的价格差距,未来与丰田合作的混动车型很可能会使用CX-7这个名字,定位是大型跨界SUV车型,预计2022年投产。

目前我们知道的是,搭载全新后驱平台和全新发动机的车型最早也要到2023年才会发布,投放市场的时间还是未知数;而且更重要的是,目前丰田并没有大型后驱平台,所以更多的猜测是丰田将率先为雷克萨斯和部分丰田车型使用该平台。所以暂时不会危及马自达6甚至马自达的CX-9车型,未来的CX-5车型是否会使用这种大型车辆平台也不好说。所以暂时看不到马自达的后驱车与宝马斗智斗勇,但马自达专注驾驶的理念让“日系宝马”值得期待。

不过我个人的看法和大部分媒体的猜测是一样的,那就是未来从马自达6到CX-5、CX-8、CX-9,都会使用这个平台,并搭载全新的发动机和四驱系统。一方面,它能延续马自达的实用设想吗?而Coupe概念车的设计,则是未来会有更多的细分市场。因此,马自达在外形设计和内饰方面的优势可能不会一直保持其产品的竞争力,尤其是在动力系统方面。压燃式发动机目前的成本太高,这也是为什么马自达在国外很多市场都使用2.5T发动机进行过渡的原因,这样就不需要对更多的车型进行额外的研发,大大节约了成本。为什么不呢?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