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与创新

2011 3月29日,省委书记张保顺兴致勃勃地考察了悦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现场。在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情况后,张保顺对泰和县医药产业发展寄予厚望。张保顺强调,生物医药产业是低碳环保产业,是泰和乃至安徽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希望企业加快建设,尽快投产,发挥优势,做大做强。

鉴于悦康药业集团的太和项目在国内医药行业的巨大影响力,GPHL白云山制药厂积极与其进行战略合作,还在太和经济开发区选址,投资6543.8+0.58亿元建设GPHL现代化化学药品生产基地。

十二五期间,开发区将继续坚持基础设施和项目开发并重,大力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打造医药生产基地,成为有影响力的药都。计划引进医药及配套项目300个以上,医药产业工业产值和销售收入实现“双500亿元”。

医药产业领域的大项目带动战略,正是太和经开区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一面镜子。

引进大项目,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带动产业发展——“四两千斤”的东方哲学被太和经开区诠释得淋漓尽致。

与此同时,开发区从原来单一的医药营销和加工发展延伸为集制药机械制造、医药包装材料生产、医药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的医药包装企业有仁济印刷、康华包装、袁晶包装、华夏嘉禾新材料等。安徽沈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拥有美国等离子火焰切割机、埋弧焊机、氩弧焊机、立式数控车床、大型自动卷板机、自动焊接机等现代化加工制造设备和50多台套高精度加工设备。物流项目包括北方物流、郑达物流、世界仓储物流等。市场内有西药市场、中药材市场、国际保健品商城。成立了行业担保公司和保健品商会。

医学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在医药产业发展中,非常重视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贝克药业、一帆药业、哈勃药业、悦康自然、海神药业、三井万森药业、李海药业、宝和生物等都是高科技制药企业。其中,贝克制药拥有国际领先的手性化合物合成技术,宝和生物在中药提取方面拥有重大突破和专利技术,悦康生物制备7-ACA的装置目前全球首创。

积极发展医药原料种植。在泰和现有薄荷种植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行为积极扩大薄荷种植规模,与阮桥、汾台、李星等数十家原料种植基地签订合作协议,加快绿色GAP中药材基地建设,为医药行业原料需求提供有力的来源保障。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项目实施和企业培育。一是引进、开发和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坚持引进外资和发展本土企业并重,大力组织实施一批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龙头、基地、旗舰、税源重点项目,加快形成支撑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质项目群。二是提升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资本运作能力强、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开拓能力强、管理能力强、抗风险能力强的大企业。三是加快发展一批成长型企业。大力支持化学和生物制药企业,大力发展中成药。发挥太和县医药商业优势,大力发展医药产业,吸引国内知名医药集团发展医药加工业。鼓励和支持医药企业做大做强,依托太和县丰富的药材生产基地和市场优势,加强太和西药市场和亳州中药市场的紧密结合,重点发展国家一、二类新药和中成药,扩大中药生产和提取规模,增加产品品种,扩大医药产业生产规模。四是通过重点扶持、有序竞争,推动企业布局向集群化、生产结构向分工协作、产品结构向特色化、高质量、高附加值转变,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医药企业。加大扶持和培育力度,加快贝克药业、悦康药业、华源仁济药业上市。

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以生物制药和医药中间体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生物制药和生物医用材料,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并实现产业化。

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医药产业集群。以现有大型医药产业为龙头,以中药提取研发和生产为重点,建设医药产业园。围绕医药产业园整合医疗器械制造业,在现有医疗器械加工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提升医疗器械生产技术水平;同时,积极构建现代流通体系,进一步提升医药产业附加值,加快医药仓储基地和配送中心建设,吸引国内外大型流通企业和连锁销售商入驻,搞规模化经营,实现与生产企业无缝对接。加强医药物流产业园建设,全面发展,相互结合,全力打造现代医药产业集群。

凭借地处东西结合部和南北过渡带的区位优势,秉承热情诚信的服务理念,大力实施专业集群战略、人才优先战略、制度创新战略和节约集约战略,蓄势待发的泰和经济开发区正朝着“中国医药健康产业之都”、“中国重要纺织服装制造基地”、“中部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的目标阔步前进。

太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赵伟坦言,和其他开发区一样,土地、资金、体制机制等客观因素也制约着太和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但与这些客观因素相比,缺乏尖端技术、高层次人才等智力资源,才是开发区未来产业升级转型的最大短板。

专家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太和开发区已经显示出自身的发展优势,形成了自己的主导产业。无论是从自身发展的需求,还是从加快转型的宏观经济趋势来看,太和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升级和发展转型势在必行。

“所以我们的下一步是招募人才。今天,资本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了。不仅是因为资金,更是因为人才和头脑。”赵薇对此早有打算。

开发区正通过各种渠道,邀请省内外顶尖学者和知名专家组建高标准的顾问团,并计划通过引进国内各行业龙头企业,引进一批院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来区工作。

如2007年2月创办济南德信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徐坤,就是山东大学和大阪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目前公司已申请发明专利6项,批准1,其中“符合EP标准的噻托溴铵合成”专利已在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印度、欧洲申请专利保护。同时,公司申请的“符合EP标准的噻托溴铵生产”获得国家创新基金2011批准。目前,公司已投资2.5亿元在太和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成立安徽德信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工业产值6.9亿元,利税9000万元。

准备在太和投产的广药集团广州白云山化学制药厂厂长刘学斌也是一名优秀的博士生。2003年发明“结晶头孢硫脒及其制造方法”,获得专利。

“不求,但求融合。我们热烈欢迎愿意到开发区工作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并尽力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的服务。”

“十二五”期间,太和经开区一方面要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重视产业的发展前景、效益和潜力,善于把握产业上中下游的关系,把项目落户作为发展经开区经济的主攻方向,重点引进投资亿元以上的大项目, 以重要环节为切入点和着力点,通过科技支撑、智力支撑和政策支撑,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另一方面,泰和经济开发区将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培育产业集群。重点规划建设医药产业园,培育壮大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和鼓励园区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品牌。

2012年是开发区发展的关键之年,是区内扩区升级和省级生物医药基地建设的关键之年,是开发区实现医药产业工业产值和商业销售收入“双500亿”目标的里程碑之年。在太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将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努力推动开发区三个文明齐头并进,争当科学发展的领头雁,勇当皖北崛起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