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研究院,哪个好?

702分公司

研究单位待遇不错,但要看你在哪个部门。科技部是最好的,但任务也是最艰巨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科研的。机械专业也用,主要是电气和液压专业。

第725研究所

725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中国国防工业系统唯一从事舰船材料及应用技术研发的军工科研机构。

725所有10个实验室;控股科技产业公司7家,国家海洋自然环境试验站3个;拥有海洋腐蚀与防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大型构件焊接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技术支撑单位)、中国船舶工业船舶材料技术中心、中国船级社船舶材料验证测试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测试与校准中心、海军装备船舶材料测试中心、河南减振降噪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有一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研究中心。

725所拥有1.200多名员工,总资产超过26亿元。

重点科研领域有:船体结构材料研究、有色金属研究、非金属材料研究、腐蚀与防护研究、特种材料研究、焊接技术研究和自然环境试验研究。

主要科技产业有:特钢产业,主要产品有金属波纹管膨胀节、特种材料压力容器、金属爆炸复合材料等。钛及钛合金材料产业,主要产品有钛合金铸件及结构制品、钛设备、海绵钛、特种材料管件等。医疗器械行业,主要产品为心血管介入治疗系列器械;在其他行业,主要产品是纳米二氧化锡和氧化铟粉。

近年来,725所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第三次创业战略,精诚团结,求实创新,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经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了科研与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开创了科研院所产业发展的独特道路。研究所总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快速提升,呈现稳定健康发展态势。2006年,“双瑞”品牌荣获商务部颁发的“市场最具竞争力品牌”称号,进入河南省企业70强。2007年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100家重点企业,总收入20多亿元。此外,近年来,我院被科技部授予“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科研院所发展科技产业先进单位。 被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被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国资委联合授予“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

近年来,725工程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同时软实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全院凝聚力大大增强,形成了和谐的发展环境,为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7年,该院领导班子被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全国国有企业“四个优秀团队”荣誉称号。今年,该院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此外,近两年来,学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劳动模范之家”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被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国红旗团委”、“省级文明单位”等称号。

725所“十一五”发展的总体目标:

建立多层次、全过程的科研体系,打造国际领先的科研平台和知名科研机构;形成更加合理的产业布局,打造国内外知名的产业集团;形成科学研究和科技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打造一支优质高效的R&D、管理和技能团队,形成“精诚团结、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

经过5年的发展,725所已成为船舶材料、特种材料技术和市场多个领域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产业集团,集科研和多家科技产业公司于一体,总收入达50亿元,成为员工“成就事业、享受生活”的平台。

704研究所

(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成立于6月1956 11。位于衡山路10号。还拥有试制工厂、产业化基地、试验基地等多个地块。现有员工近800人,其中科技人员500多人,其中专职高级职称50多人,副高级职称150多人,中级职称200多人。170多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10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省部级专家多名。我院主要从事船舶辅助机电设备及系统的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和装配。目前已研究船舶专用装置、船舶综合供电系统、船舶专用辅助机电设备、环境条件与可靠性专项试验与实验等5大专业板块,涉及特种机械、甲板机械、输送机械、特种推进、减摇装置、机舱机械、电机与电站、环保设备、海水淡化、特种阀门、热力空调、液压、减震降噪等30多个专业门类。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海洋与科技结合,我院大力开拓陆地产品市场,逐步开发出纺织机械、工业生产线、特种非标生产设备、水利工程系统集成、制冷空调工程、环保工程等民用系统成套设备。广泛应用于纺织、家电、水电、冶金、造纸等行业。...

第701研究所(中国船舶研究设计中心)是国有科研机构。其总部位于湖北武汉市中心,并在上海设有分公司。主要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国防研究、型号工程产品研究设计,在船舶研究设计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电子信息系统设计与集成、专用电子设备研发、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取得新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100多项。连续多年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单位、最佳文明单位。

701号办公室

701所8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全部由各专业、各学科的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组成,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等专家、学者和科技精英。研究院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学位授予点、海洋结构物设计与制造硕士学位授予点、船舶电磁兼容硕士学位授予点、船舶与海洋工程与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制冷低温工程(或空调工程)制冷低温工程(或空调工程)

电气工程自动化(或自动控制)

电机与电气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水声工程

电子工程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武器系统及应用工程

水声工程火炮和自动武器

计算机应用技术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大炮,自动武器

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718研究所成立于1966,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占地面积约38万平方米。是集科研开发、设计生产、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科研机构。主要从事高能化学、制氢和氢能开发、特种气体、精细化工、石油测井、环境工程、变频节能、自动控制、核消氢、分析测试、空气净化、医用制氧等方面的专业研究和设计。研究所现有职工1200人,其中科技人员650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0人,研究人员60人,高级工程师280多人。研究生导师16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科技人员120人。自成立以来,先后成立了中国船舶工业化学物质检测中心(拥有国家计量认可证书和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中国船舶工业化学计量检测验证站(拥有国防计量认可证书)、船舶与海洋结构设计、制造、应用化学博士后研究中心和研究生培训中心。拥有高能化工、电解水制(氢)氧、气体净化、分析检测等现代化实验室,配备色/质谱仪、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比表面测试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大型科研实验设备300余台套。获得环境影响评价证书;核承压设备设计资质许可;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证(一、二级)和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BR1级);有进出口权;通过了ISO9001-2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CCC认证。经过40年的发展,已为用户提供了100多种先进可靠的产品,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20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50多项。制氢设备、特种气体、精细化工、测井仪器、环境工程、测控工程等。已形成规模产业,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能源、冶金、化工、环保、气象等行业。产品畅销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的宗旨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优秀的技术和产品,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市场开发为主导,以质量和信誉为生命,以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为最终目标。

第七届刘玲学院

测控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75,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从事船舶噪声和振动检验与测试、海洋工程试验与研究、海洋应用物理研究、海洋环境研究和海洋试验技术服务的科研机构。下设研究室、软件开发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测试中心、海试舰队及所属民品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已圆满完成多项科研试验任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数百项,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与俄罗斯、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国开展了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承担了大量基础研究和国家重点科研任务,为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