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艾滋病疫苗的研究现状
研究人员在2009年9月24日表示,这种“联合疫苗”由两种疫苗组成,其中一种疫苗负责刺激免疫系统,使其准备好攻击艾滋病病毒。第二种充当“助手”,负责增强免疫反应。但之前的实验表明,这两种疫苗单独使用没有效果。
“联合疫苗”的试验始于2003年6月,在泰国选择了16,000多名年龄在18岁至30岁的志愿者。他们的HIV检测全部为阴性,感染风险相当于一般人群的平均水平。其中,一组志愿者注射了“联合疫苗”,另一组对照组只注射了安慰剂。结果显示,在接受疫苗接种的8197名志愿者中,有51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在对照组的8198人中,有74人感染,即疫苗接种组的感染风险降低了31.2%。
美国陆军医疗服务局局长埃里克·斯库梅克(Eric Skumek)表示,这是“首个替代艾滋病疫苗成功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的例子。
赛诺菲-巴斯德研发副总裁米歇尔·德维尔德(Michel Dervelde)说:“虽然免疫效果有限,但它在统计上显示了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的意义。“自1983发现艾滋病病毒以来,这是科学界第一次获得具体证据证明研制艾滋病疫苗是可行的。”
目前无法批准生产。
然而,冷静分析这一成就可以发现许多疑点。比如,新疫苗对不同艾滋病毒、不同人群的免疫效果是否一样?新疫苗的有效免疫期是多久?为什么新疫苗只表现出有限的免疫效果?
包括UNAIDS、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也表示了“谨慎的乐观”。世界卫生组织和UNAIDS的联合声明指出,基于目前的实验结果,不能批准生产这种疫苗,因为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认这种疫苗是否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产生同样的免疫效果。声明还强调,就目前的测试结果来看,这种疫苗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疫苗是针对在泰国流行的艾滋病病毒,对于在美国、非洲或其他地区流行的艾滋病病毒是否有效尚不清楚。此外,研究人员还不太清楚这种疫苗如何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