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参考?

1文中引用参考文献。

一项科研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基础上的新进展,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继承和发展。比如,基于现有的理论、方法、思路和实验手段,本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有了新的发现;或者把一门学科的方法移植到另一门学科并取得成功;或者对现有方法进行了改进。在描述研究目的、设计思路、建立的模型以及与已有成果对比时,会涉及到已有成果。如果将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复制到涉及前人成果的论文中,不仅会占用论文篇幅,淡化论文主题,而且会复制出读者会发现毫无意义的已发表内容。因此,论文涉及已有成果的地方,不抄袭已有成果,而是指出该成果的文献(来源)发表,称为引用参考文献。?引用参考文献时,需要在涉及以前成果的地方做标记。看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这里引用的是参考文献;根据这个标记,你可以在参考书目中找到发表这一成果细节的文章。在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上标记,称为参考文献标注。贴标签的方法叫贴标签。

2参考文献记录的目的和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记录是必不可少的。总结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被记录的参考文献能够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以及论文的出发点和深度。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是继承性的,当前的研究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天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是以前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延续和发展;因此,在阐述研究的背景、原因和目的时,有必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记录参考文献可以表明其有理有据,并清楚地说明论文的出发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审稿人、编辑和读者评价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2)记录参考文献可以很容易区分作者的成果和前人的成果。论文所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作者本人的,但在阐述和论证的过程中,难免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等材料。如果把引用的部分标出来,别人的成就就很清楚了。这既体现了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也消除了抄袭和剽窃的嫌疑。?

3)著录的参考文献可以起到索引的作用。读者可以通过记录的参考文献方便地搜索和查找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从而对文中的引文有更详细的了解。?

4)记录参考文献有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达的一些内容,不需要在现有的任何文献中详细说明,只需要在相应的地方注明你看到的是什么文献即可。这样既精炼了语言,节省了篇幅,又避免了笼统的表述和材料的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抽象计量研究。

参考记录的3个原则

1)只记录最需要的和最新的文档。记录的文献要精挑细选,限于作者亲自阅读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如无特殊需要,无需列举知名教材或一些过时的史料。?

2)只记录已发表的文献。公开出版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上或者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发表在期刊上供内部交流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材料,特别是不适合发表的文章,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3)引用的论据必须准确,不能断章取义。

4)采用标准化的记录格式。后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辑都应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

5)参考文献的记录方法。根据GB 7714-87《正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顺序编码系统》和《作者?出版年制”。其中,顺序编码系统被中国科技期刊广泛采用,在此予以强调。

4顺序编码系统

顺序编码制是指作者在论文中引用的文献按照其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和方括号连续编码,并根据具体情况将序号标记为上角或句子的一部分,所有文献在参考文献列表中按照论文中出现的文献序号依次排列。?

4.1顺序编码系统参考记录项目

1)主要负责人。是指对文献知识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群体,包括专著作者、论文主编、学位申请人、专利申请人、报告作者、期刊文章作者、沉淀文章作者等。多个负责人之间用“,”分隔。当有三个以上的责任人时,只记录前三个责任人,后面加上“etc”(英文为et al)。请注意缩写“.”不应出现在此数据中。主要负责人只列名字,然后不加“写”、“编”、“合编”字样。主要负责外语的要用原著,前后名字要尊重各国风俗。在作者不详的情况下,此顶可以省略。?

2)文件名称和版本(第一版略)。文献标题包括书籍标题、论文标题、专利标题、沉淀标题等等。文档的标题没有添加书名" "。?

3)文件类型和载体类型识别。根据GB 3469-83,以下类型的参考文献用英文大写字母标识:专论[M]' '论文集[C]' '报纸文章[N]' '期刊文章[J]' '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建议使用单个字母“A”作为专论和论文中沉淀文档的文档类型标识。对于其他未指定的物品类型,建议使用单个字母“z”。

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板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使用以下字母作为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板[EB]。

电子文件的载体类型和识别。对于非纸质载体的电子文件,当其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应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注明载体类型。建议使用以下标志:磁带[mt]' '磁盘[dk]'' CD]' '联机)[ol]网络[OL]。

4)出版事项(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期号等。).出版地是指出版商所在城市的名称。对于异地同名或人们不熟悉的城市,可在其前面追加省、州、国的名称。对于包含地名的出版社,出版地不能省略。比如“北京:北大出版社”就不能写成“北大出版社”。?出版者是出版社的名称,可以用出处的形式记载,也可以用公认的简化缩写形式记载。如IRRI(前身为国际水稻研究所)。出版年份采用公元年,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如遇其他年表形式,可将原年表置于“()”内,如1705(康熙四十四年)。对于报纸和专利文献,需要以YY-MM-DD的形式记录出版日期。期刊出版年份和卷号(期号)的记录有三种形式:1980''92(2):年份、卷号(期);1985(4):年(期);1987,5:年份,数量

5)文档的来源或电子文档的可访问地址。

6)参考文献的页码。参考文献中最后一项一般是“页码”,表示正文的位置代码。应记录引文的起始页码或起止页码。如果是起止页,两个数字之间要用“-”(原来是用“~”)连接。如:10-12。如果论文多次引用同一文献的多项内容,应依次记录相应的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