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通关主要操作及合规风险分析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操作及合规

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货风险

海关对企业的调查显示,跨境电商出口包裹退货率在5%左右,其中纺织服装类商品部分品类退货率超过10%,海外仓库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滞销商品。

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在综合考虑商品价值、退货物流成本、入境税收成本等因素后,往往会选择海外折扣处理、弃货等方式处理滞销或退货商品,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影响企业扩大出口的动力,制约跨境电商的发展。

鉴于此,一方面应加快落实便利跨境电商出口退货的海关监管政策,着力解决跨境电商出口商品“退货难”、“退货贵”等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将加大力度推出定制保险,以适应市场变化。比如一款跨境退货险,承诺投保的出口企业无论是东南亚货到付款,还是海外消费者因欧盟收货、缴税导致的订单取消或退货,都可以获得“跨境退货险”的即时理赔。

跨境电商海外仓运营风险

海外仓作为外贸商家降本增效的新业态,不仅是丰富跨境商品品类、提升中国品牌海上竞争力的“利器”,更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跨境商家的“生意救星”。截至2019年底,中国跨境电商海外仓超过1200个。随着跨境电商B2B出口海外仓模式的推出和发展,我国跨境电商海外仓将迎来新一波增长,但随着数量和规模的增加,海外仓的竞争压力和经营风险也将进一步加大。

1国家政策和监管风险

比如在经营形式、仓库面积、是否可以拆解、重新包装、贴标签、税务处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口目标国家的海关可能有不同的法规和监管要求。

2管理和财务压力

比如土地租赁、仓库建设、仓库租赁、仓库维护、人工成本、杂费等。,前期投入大,盈利周期长,仓库爆仓风险,错发货/漏发货/错入账导致存货损益,缺乏规模效应,进出仓通关风险。

3库存滞销风险

据行业统计,约70%的跨境电商企业选择低价销售商品,19%选择销毁,11%选择其他方式,这将降低海外仓的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增加海外仓的经营风险。

因此,建议跨境电商企业在开展海外仓业务时,要注意风险预测和防范。

1发展灵活的海外仓业务模式,推动风险转移机制多元化。比如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银行贷款、证券融资等多渠道融资;充分利用转移价格和灵活的支付制度规避汇率风险;运营虚拟海外仓,减少前期投入压力。

2.采用新的合作模式,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比如,积极推动海外仓从集/送的初级模式向多功能的“一站式”物流中转中心转型;探索“物流专线+边境仓+海外仓”、“物流专线+海外仓”、“跨境电商平台+外贸综合服务+海外仓”等混合应用模式;借鉴亚马逊物流服务模式,积极拓展退换货、转仓、贴标、换标、产品检测、开箱、缴纳海关保险等综合性、多功能服务。

3.积极建设智能海外仓系统,降低错交、漏交风险;优化财务系统,方便存货盘点和对比,及时发现和处理存货盘盈风险。

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的海外税收风险

随着全球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加强了跨境电子商务税收监管,探索和实践了跨境电子商务税收模式和路径。

英国法律明确规定,所有网上销售的商品都必须缴纳增值税,一般标准税率为17.5%,优惠税率为5%。

俄罗斯联邦海关总署第1861号令规定,从2018年7月1日起,所有邮政包裹必须提供收货人的个人税号和购物网站链接,以查看免税进口商品是否超量,否则包裹将退回发货人。

日本要求654.38+00万日元以上的跨境电商在中国进行书面注册,并指定税务师代理。

2009年3月21日,2065438,泰国新的电子商务税收法案正式生效,要求符合条件的企业经营者纳税。

2019年5月底,土耳其开始对电子商务产品和其他邮递物品征收高达20%的进口关税,并将进口商品价值限制在500欧元以内。

2020年6月5438+10月1日起,印尼将大幅降低跨境电商商品进口税,从每天75美元降至3美元。

自2021,1,1起,欧盟对跨境电子商务商品贸易实施新的增值税标准化法案。其主要措施包括:将“一站式”征税制度扩展至欧盟和非欧盟国家内部的长途销售活动,取消从非欧盟国家进口到欧盟的低价商品的增值税免税政策。商品销售时,商家可以退还增值税,并按销售额缴纳相应的销售税。

随着监管的收紧,想要开拓欧洲市场的跨境电商企业增值税合规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际,相关国家或地区的税收政策也在迅速调整。跨境电商企业应关注各国增值税政策的变化,为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市场复苏做准备。

跨境电子商务违规行为承担着广泛的风险。

与传统一般贸易相比,跨境电商贸易产业链长,参与者多,包括第三方运营平台、物流公司、支付公司、软件开发商、多级供应链公司等。

《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监管的公告》要求,平台企业、支付企业、物流企业应当在海关注册登记,首次将这些企业纳入海关管理对口单位范畴。此外,海关有权对参与制造或传输虚假交易、支付、物流“三单”信息、为二次销售提供便利、未审查消费者身份信息真实性等行为的企业进行处罚。,导致个人身份信息或年度购买额度被盗用、二次销售等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涉嫌走私或者违规的,由海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可见,在跨境电商的进出口中,保证申报信息的真实性不再仅仅是货主和报关代理的事情。除了电商公司,其他环节的参与者也可能构成走私犯罪的主体,如货主、海外买家、清关公司、跨境电商平台的开发者等。因此,在保证“三单”真实性的同时,上下游环节的企业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意味着他们将面临更大的法律风险,应该更加警惕和重视。

跨境电子商务支付风险

相比国内支付,跨境电商涉及的监管法律法规更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等。

因此,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应选择具备支付业务许可证的合格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资金收付和结售汇业务,确保资金收付和结售汇符合《跨境电子商务支付机构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其他外汇管理法律法规,做到合法合规经营。

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合规风险

随着创新和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各国都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纠纷成为国际经贸纠纷的重要内容和领域。

例如,欧盟高度关注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OECD和欧盟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假冒盗版商品贸易趋势》报告,以及欧盟海关知识产权执法报告,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欧盟认为,全球侵权假冒贸易仍在增长,从2005年的2000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2065438+50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额的3.3%。其中,通过跨境电商快递、铁路、公路运输等渠道的案件大幅增加;在欧盟海关的预警系统中,中国货物被列为“高风险”。

再比如,2019年底,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得出结论,电商平台已经成为侵权假冒商品的重灾区。然而,电子商务侵权和网络盗版的严重也与恶意注册或假冒商标行为屡禁不止、专利纠纷解决和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提高、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法规完善、司法和执法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大等有关。,并列举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