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M普通体检的发展

从65438年到0997年,TTM开始进行临床实验;

1997年初,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热成像功能的设备。

1997的TSI系列产品正式上市,在国内多家医疗机构配备。

从65438到0998,搭载了世界先进的非制冷接收器的全新热成像系统在中国、美国、加拿大的医院投入临床试验。1999,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注册,允许进入市场;

2000年2月8日获美国重大发明专利(专利号:6023237);

2001年6月,热断层功能成像技术被正式命名为Termal Texture Maps,简称TTM技术,即热断层技术。

2001 2001 2月4-6日,美国国防部在华盛顿召开了最高级别的军事医学会议,并邀请其TTM团队出席,做了“TTM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的报告。

2002年3月,中国科技日报在两会期间发表了题为《开创预测医学新时代》的长篇报道。

2002年7月,TTM科技参加国际IEEE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年会,首次正式向世界公布。

5438年6月至2002年2月,美国在华盛顿召开了从坦克到肿瘤的会议;高级军事医学会议认为,TTM是乳腺癌早期诊断最有效的方法;

2003年3-6月,非典期间,TTM技术用于临床检查;

2003年9月3-5日,国家六部委在香山科学大会第207次会议上就热断层(TTM)技术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2003年10月,TTM技术全国合作网络成立。

2004年,TTM热成像系统产品通过国家医疗产品管理局认证;

2004年8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成立TTM技术与人类健康产业;研究组,并向其171成员国推荐该应用;2004年9月,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师协会(IEEE)将TTM技术的应用纳入《生物医学工程手册》第9章,作为全球技术标准。

2005年3月7-9日,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参加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妇女保健医学研讨会,做了专题报告,并现场演示了TTM技术。

2006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推广TTM医学评估技术的提案。

2006年6月,TTM热断层的概念、原理和应用被编入《世界生物医学工程手册》。

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应用TTM技术开展肿瘤临床辨证规范化示范研究”列入2007年中医药产业专项,主要研究工作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担。

2007年8月,热断层原理发表在英国皇家物理学会生物医学杂志上。2007年6月,国家TTM医学鉴定人培训中心在京成立并投入运营。

2007年6月5日至2月,2007年TTM医学评估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08年6月5日+10月,TTM技术全国协作网第四届年会在京召开。

2008年2月,美国休斯顿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举办了“健康医学与TTM技术”专题讲座。

2008年2月,第308届香山科学大会介绍了断层(TTM)技术在“中医辨证与药效学客观化”中的应用价值。2008年9月,TTM系统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焦平面受理I、TSI-2000产品,获得国家《医疗器械市场注册证》注册号:京医监械(准)字2008第2210232号。自此,TTM系统进入大规模临床试验阶段。

2010年2月,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全国数百家医院连续两年开展“热断层成像技术(TTM)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