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经济学理论可以用来分析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分析?
当前的金融危机带来了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软件服务外包日益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全新产业。它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即积极承接国际软件服务外包业务,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培育国际竞争力,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这些对于在该领域起步较晚的中国来说意义重大。
一、全球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最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全新产业形态。软件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软件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发展迅速,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持续增长。2007年,软件和信息服务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8139亿美元,其中软件服务达到1176亿美元。2008年全球离岸服务市场规模超过6800亿美元,全球信息技术外包(ITO)离岸外包业务主要集中在软件服务外包,占比42.1%,尤其是软件开发和维护。全球业务流程外包(BPO)最大的离岸业务是客户服务,财务会计业务离岸增速最慢。
随着全球离岸服务市场的发展,外包岗位越来越多。目前,流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的白领岗位数量急剧增加。过去三年,美国约有40万个白领服务岗位转移到海外。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实力雄厚的企业,正在不断外包生产性软件服务,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智力附加值提高,成为高端就业的主力军。
发展软件服务外包是新时期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选择。软件服务外包属于高端服务业范畴,是零污染、高知识含量、低资源消耗、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可以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和升级。实践表明,软件服务外包逐渐成为推动现代服务业高端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
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提高了外包所需的技术知识,全球知识型软件服务外包兴起。许多公司不仅转移数据输入和文档管理等低端服务,还外包风险管理、财务分析和研发等高科技和增值服务。软件和信息外包逐渐从运营外包发展到智能外包,技术和知识的比重越来越高。软件服务外包所需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承包商和供应商之间的简单关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战略伙伴关系。目前,软件服务外包并不局限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大公司。许多发展中国家、一些中小企业甚至个人为了降低成本也将部分业务外包,外包客户的范围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外包国家越来越多,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参与了国际软件服务外包,如印度、中国、俄罗斯、韩国、菲律宾、泰国、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委内瑞拉、孟加拉国等。全球外包市场集中在印度、爱尔兰等国家。印度软件业800/0的收入来自美国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业务,而欧洲市场的绝大部分被爱尔兰包揽。随着全球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中国、菲律宾和俄罗斯正在成为新的签约力量。2008年,全球从事信息和软件外包的员工总数已经达到6543.8+0.4亿。
(3)为离岸发展中国家设计R&D服务。
随着一些发达国家劳动年龄劳动力数量的持续下降,各行业面临的竞争和利润压力不断加大,软件服务外包和离岸正成为跨国企业全球布局、应对竞争、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软件服务外包和离岸的新形式和新机遇层出不穷,IT基础设施服务和设计开发服务将成为离岸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动力。随着通信成本的不断降低和电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IT基础设施运营中人员成本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领先的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外包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服务,将R&D服务外包给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另一种新兴趋势。受低成本劳动力、人才库以及靠近当地市场和离岸生产地的驱动,跨国公司正将其设计和研发转移到东欧、印度和中国。对于后发国家来说,离岸外包服务的发展将促进国民经济关键部门和产业的转型,并通过人才、知识和基础设施的聚集创造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通过引进国际领先的软件服务外包供应商和客户,并与之积极合作,可以帮助后发国家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人才,不断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进步。
二,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继上世纪制造业全球转移之后,软件服务外包和离岸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和产业转移趋势。面对这样的全球趋势,中国面临着历史性的选择和机遇。它需要立足独特优势,抓住新兴机遇,积极面对挑战,实现跨越式快速发展。
(一)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机遇
全球软件服务外包业务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迅速。在新的世纪,全球软件服务外包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我国软件服务外包虽然起步较晚,但未来发展空间很大。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指出,虽然中国承接软件服务外包的综合实力相对不如印度和爱尔兰,但中国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正在成为印度的有力对手,被公认为新的外包中心。
当前的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在这种新的经济形势下,第一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降低成本,而如何降低成本的答案就是服务外包。从长期来看,外包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有助于提高服务的专业化程度,相应地提高成本的有效性。这样一来,越是经济不景气,生存成为考验,对外包的需求就越大。比如金融服务的产值和规模会不断扩大,金融行业离岸流程外包带来的成本节约可以达到40%-60%。
中国拥有大量高素质、低成本的专业技术人员。据统计,2003年中国高等院校培养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约654.38+0.4万人,比2002年增长57.3%,软件及相关专业毕业生26.4万人。国内工程师月薪只有500美元,印度700美元,美国高达4000美元。中国IT劳动力成本只有印度的70%,美国的1/8。美国《商业周刊》认为,中国低成本、有才华的软件技术人员是IT软件服务外包的一大优势。美国企业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源动力是通过外包获得最低的成本和最大的利润。斯坦福大学的刘遵义教授指出,外包有利于美国企业降低成本,保证企业的生存和进一步发展。如果没有外包,很多像耐克这样的公司将很难生存。
中国在基础设施、国内市场、外国投资以及语言和文化与北亚相似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以基础设施为例,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电信基础设施,可以实现99.98%的网络连通,为各大软件基地提供稳定不间断的双电源。约150个民用机场连接大部分一、二类城市,30多个城市有国际机场和国际直飞航班。经过2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已形成完整的产业和服务体系,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不断改善。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使中国企业大规模承接服务外包。中国具有良好的人文连接基础,全国拥有200多万日韩人才,与北亚语言文化相似性突出。目前,中国北京、上海、深圳、大连、杭州等主要城市已形成区域性外包中心,在开拓日本软件服务外包市场方面发展尤为迅速,初步形成了对日软件出口发展的骨干企业集团。CCID认为,到2010年,中国外包市场将达到7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0.2%。
为了及时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政府推动实施了“千百工程”,启动了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鼓励软件服务外包企业获得国际认证,以大力推动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尽快做强做大。具体包括:安排软件服务外包培训专项资金,支持大学生增加软件服务外包专业知识和技能,鼓励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为大学生创造新的就业岗位,重点培训应届高校毕业生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及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新员工;对符合要求并获得行业国际认证的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给予一定奖励,并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其国际认证的维护和升级;为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性贷款及相关服务;支持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承接国际(离岸)软件服务外包业务。
(二)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领域逐步拓宽。其业务范围主要涉及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客户包括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软件服务外包的业务量越来越大,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我国现有的人力资源结构呈现金字塔形状,即从事软件服务外包的高端人才、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强的软件人才、中级技术人才短缺,而处于金字塔底层、技术要求不高的低端通用软件人才数量充足。事实上,当前软件服务外包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结构需求呈现“橄榄球”状,中级技术人才需求巨大,进一步暴露了我国人力资源供需严重不一致的问题;同时,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印度人相比,中国相关工作人员的英语水平较低,缺乏相应的语言优势。此外,由于文化差异,中国相关员工对西方商业理念缺乏了解。
其次,国际市场开发能力低。国际软件服务外包的竞争日趋激烈。由于语言、营销能力和资金的影响,中国软件外包企业缺乏一批熟悉国际规则的专业人才,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较低。中国大部分国内软件企业没有意识到或没有能力在国际舞台上宣传自己的产品和实力,不重视CMM质量认证,缺乏熟悉跨国公司运作模式和规范的软件人才。虽然很多美欧软件公司有意与中国进行离岸加工合作,但由于不了解中国软件业和中国软件公司的技术和质量水平,盗版严重,无法建立对中国软件公司的信任。政府和行业组织没有在这些方面有效地帮助企业与国外市场和客户建立联系。另一方面,印度政府采取积极措施,为承接软件服务外包创造有利条件,抢占国际外包市场。一方面,要采取开放的人才培养和流动政策,为承接外包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条件;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信息咨询服务,直接推动了印度软件服务外包出口的快速发展。承接软件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竞争的焦点。然而,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尚未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缺乏完善的R&D和营销网络,技术人员与客户沟通的能力相对薄弱,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企业承接国际软件服务外包。
此外,国内市场缺乏融资渠道。软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其成长离不开充足有效的资金,因此风险投资对于软件外包尤为重要。中国目前的风险投资市场并不成熟,大多数软件企业都是民营企业。信用严重缺失导致融资困难,投在软件行业的风险资本非常有限。银行“贷款担保抵押”的限制,使得很多软件企业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本金或担保,很难申请到贷款。资金的缺乏直接导致小企业无法发展或者过早被淘汰。近年来,虽然国家投入了一些政策资金支持软件企业的发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软件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是自身利润的积累,这种自我滚动的模式使许多企业错失了发展的良机。
最后,政府政策措施不协调,分散的政策难以形成集聚效应。软件服务外包出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机构涉及财政部、商务部、科技部、工信部、海关总署等多个部门。目前,由于政策繁多、协调性差、管理薄弱、政策含金量低,我国软件服务外包出口后劲严重不足。此外,产业集聚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种常见模式,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应。以工业园区模式发展工业,可以充分发挥各种区域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和协同效应,追求适合本地区具体特点的区域发展道路。软件服务外包也注重规模效应,但目前我国软件服务外包发展布局分散,缺乏规划和布局引导政策;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承接和开发大型软件服务外包项目的能力不足,集聚效应受到很大制约和影响。
三,加快发展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措施
全球软件服务外包的快速增长对中矿一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对研究、制定和实施促进软件服务外包发展的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研究制定软件服务外包发展规划。
认真研究我国发展软件服务外包的产业优势和发展方向,结合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和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制定软件服务外包发展规划,明确将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作为国家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点,制定明确的产业发展目标(如出口和就业目标),研究服务促进政策。一是要制定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标准,与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标准相衔接,为政策支持奠定基础。二是制定相关政策,引导跨国公司投资中国软件服务外包,给予人力服务、基础设施等优惠支持,将软件服务外包纳入外商投资企业鼓励类。三是加大服务贸易出口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设立国家软件服务外包发展基金,制定和完善服务贸易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和失活保险政策。四是进一步放宽条件,降低标准,将中国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纳入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R&D和营销机构。第五,要加强产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建立或委托相应的研究机构,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对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业务的条件和发展进行持续跟踪、调查和研究,对产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政策、法律、市场、社会和技术发展问题进行预研,发布研究成果,指导企业做出正确决策。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税收支持政策。
经认定的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考虑对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免征营业税;适度降低个人所得税等。政府部门统筹资源,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重点资助服务人员培训、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申请国际认证和评估等。
加强对现有软件出口鼓励政策的宣传,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软件企业出口软件和进口自用设备,按照现行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由财税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结合软件及相关信息服务出口趋势和特点,继续研究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各部门通力合作,规范软件及相关信息服务的出口模式,简化管理程序。软件及相关信息服务出口所必需的暂时进口货物,可以按照海关的有关规定延期出境。
(三)加强金融支持和引导,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各有关部门通过现有资金渠道,继续加大对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的资金投入,并根据基地发展情况逐年增加。充分利用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鼓励软件企业自主创新,采用国际标准实施软件开发过程管理,加大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保护海外知识产权的支持力度。鼓励国家政策性银行为软件和信息服务出口项目提供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并根据软件企业的特点给予支持。鼓励政策性信用保险公司为企业提供出口收汇担保、商业收账服务和保险项下贸易融资便利。加大对软件及相关信息服务企业的支持力度,允许软件及相关信息服务企业根据实际经营需要保留外汇。
形成多方融资渠道,加快软件外包产业与金融业的融合。一方面,建立软件产业风险投资机制,鼓励软件产业风险投资,国家支持设立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另一方面,预算中的部分基本建设资金将用于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项目,并建立各种发展基金,如电子发展基金、863计划和火炬计划。通过开通创业板,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将有效促进产业发展。对于软件企业来说,风险投资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中小软件企业所缺乏的先进管理、市场经验、成长模式、战略合作伙伴、国际化思维模式和对外合作渠道。
(四)建立创新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服务外包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实践需求的软件专业人才。当务之急是结合我国软件出口和软件服务外包的发展实际,创新和改进人才培养方式,鼓励社会力量介入,针对不同企业(如软件开发和软件服务外包)和不同市场(如欧美日)的需求实施定制化培训,加强动手能力和实际业务流程培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正在推行软件学院制,软件技术学院(校)的培养方向要适应外包尤其是软件服务外包的市场需求。此外,政府将鼓励有培训能力的跨国公司作为承包商与国内机构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并在培训后招聘人员就业;鼓励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与培训机构合作,建立人力资源池,构建我国外包服务人力资源供应链。
(五)加快完善园区服务体系。
软件园是世界软件和软件服务外包发展的普遍模式。比如美国有四个软件产业基地:硅谷、犹他州、西雅图和东部地区;印度软件业在地理分布上形成了以班加罗尔为代表的相对集中的软件企业集团;韩国有大德科技园;台湾省有新竹软件园等等。软件园服务体系可以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政府,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搭建平台,建立新的政策体系和新的产业支撑环境;在这个平台上,软件园充分发挥企业的专业能力,提供差异化、专业化的服务,使得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软件园的品牌效应凸显。实践证明,国内外成功的园区运营都遵循“市场化、差异化、企业化”的基本原则。
依托园区比较优势,基于合理的产业定位,围绕产业主导产品及其上下游产品招商引资,引进高端产品生产技术,拓展技术链,打造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拼接断层、填补空白、调整结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产业合作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产业链一旦形成,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垂直合作企业投资配套服务,从而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园区和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此外,软件园的建立依托大企业和龙头企业,大企业在哪里,就成为软件园,鼓励配套企业聚集,享受一致的优惠政策。可以动员国内软件服务外包供应商或准备转行从事软件服务外包业务的软件企业,自主组建中介机构发展软件服务外包和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业务,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搭建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并提供相应的融资支持;制定差异化的区域软件外包促进政策。
(6)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有利于软件服务外包发展的产业环境。
各部门相互配合,推进软件及相关信息服务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诚信水平,完善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减少因人员流动造成的知识产权泄露。鼓励国内外中介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以多种方式为软件出口企业提供客户信用评估服务及相关信息服务。继续积极推进软件正版化;鼓励软件出口基地设立境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和引导软件企业在境外申请专利、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并对申请维护费和代理费给予补贴。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对知识产权保护和数据安全环境要求较高,政府应积极探索打造承接软件服务外包的政策高地,从市场审批、海关监管、外汇管理、财税激励政策、配套资金引导、融资支持、专业认证、人才培养、行业管理等方面营造良好环境。,从而降低软件服务外包的交易成本。同时,要尽快建立与国际制度接轨的法律体系,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法,加快形成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制度。在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和相关执法部门之间搭建信息平台,严格依法办事,坚决打击各类破坏市场信用的违法行为,建立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重要企业数据和个人信息的良好市场环境。
四。结论
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软件服务业的国际转移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新政策的出台、法律法规的颁布、我国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内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国际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将由浅入深地纵向发展。然而,目前我国承接软件服务业转移的一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的转变。面对这样的问题,中国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特别是印度发展软件服务外包的宝贵经验,为中国发展软件服务外包提供有效的借鉴。
在以制造业为主的20世纪,中国凭借人力资源的成本优势,在全球化浪潮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新世纪这场由软件服务外包引领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能否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的平稳跨越?关键在于:在软件外包多元化的国际市场中,我们要打造自己的品牌,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产品,在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外包的同时,避免贸易摩擦,为我国贸易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