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孔子最大的抱负虽然在政治,但最大的成就是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是几个方面的先驱。这几个方面,无论哪一个拿出来,都足以让他为后人所敬仰:

第一,在孔子之前,教育是贵族的专利,读书人是贵族的寄生虫。孔子最早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也就是说,无论贫富,不分贵贱。他自己说,没有人用“捆绑”要求学习,但不给它指导。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件现在很平常的事情,但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创举,是学术大众化的开始。

第二,依靠个人的力量,孔子培养和招募了一大群人才,他的门下至少在鲁成为人才库。从卫国回到鲁后,和嵇康子无论何时需要人才,都要从他的弟子中寻找。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即使在后世也极为罕见。

相传弟子3000余人,其中有77人声名显赫,可考,其中世纪记载的有25人。这些人善德、善政、善文或善言,都在当时的社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再次,孔子首次将记忆教育与人格教育融为一体,首次以系统的道德理论和细致的人生理想教育学生和弟子。他的话被他的弟子和再弟子记录下来,被写成了中国第一部语录——《论语》。

孔子传授的技艺,无非是当时普通贵族子弟所学的礼、乐、诗、书。其中的“礼”和“诗”,往往是孔子教导,弟子要求的。但不仅仅是描述这些书的意义。他经常重新解释或隐藏内容。

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后,专心著书。此时,孔子已成为国家的高级人物。当时官员学者不时吊唁,孔子也有资格提问。这是他生活境遇的显著改善,他的食物是“时时无食,切不当无食,酱无食”。可见孔子晚年还是比较幸福的。

然而,他却没有享受到如此迟来的祝福。哀公十六年,孔子病逝七日,享年七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