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质押是什么意思?
知识产权质押是指将知识产权质押给某一方。如果届时不能清偿债务,质权人有权拍卖该知识产权作为债务清偿。
1.《物权法》第十七章规定了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质押。《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知识产权质押登记信息等内容,应当自信息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二。《物权法》第二百二十三条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质押:
(一)汇票、支票和本票;
(二)债券和存单。
(3)仓单和提单;
(四)可转让的基金份额和股权;
(五)可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
(6)应收账款;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质押的其他财产权利。
扩展数据:
知识产权质押也叫知识产权质押。
知识产权质押风险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四类:资源、管理、利益和市场。
(1)资源:包括知识产权的质量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地位,即是否存在法律纠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资源风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属性的差异,二是知识产权法律地位的差异。企业知识产权质量越高,法律状况越清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越低。
(2)经营类别:包括经营状况、信用水平、财务报表的完整程度、从事的行业、中小企业高管的素质等。作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直接还款来源——企业,其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能否偿还。
(3)利益:包括* * *利益一致和分配不公。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本身而言,其目标是融资相关主体利益最大化或竞争力最大化,但对于运作模式不同的知识产权质押业务。
各质押融资的利益目标和分配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必然影响知识产权质押的协同效应和主体间的资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