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会讨厌陌生人的靠近、碰撞和气味?

这就是洁癖!一般来说,洁癖就是太爱干净了。一个人爱干净是好事,但是过分注重干净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尤其是社交,属于洁癖。干净和洁癖是有区别的。轻度洁癖只是一个坏习惯。可以通过脱敏疗法和认知疗法进行矫正。严重的洁癖属于心理疾病,是强迫症的一种。你应该去看心理医生。

病因

洁癖很大程度上来自遗传,70%的患者有强迫性人格,这是洁癖的内在心理基础。此外,外界的社会心理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在强迫性人格的基础上,部分人逐渐出现洁癖症状,特别是进入青春期,身体发育的明显变化和日益密切的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不适应,可导致症状的出现和加重。还有一些人是在外界的不良刺激下诱发洁癖的,包括长期的精神压力,如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变,责任的加重,工作中过度紧张,要求严格,或者情况不如意,不断害怕发生意外;此外,还有严重的精神创伤,如至亲之死、突如其来的惊吓、严重事故、灾难性破产等。

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教育对诱发或加重洁癖有重要作用。有些患者家长有强迫性人格,对患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患者的家庭教育严格、刻板甚至冷酷,所以患者谨慎、优柔寡断,过于琐碎和细致,待人接物过于刻板和固执,缺乏人情味和灵活性。他们在生活中也过分要求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一切井井有条,稍有变化就焦虑。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卫生要求过于严格,强迫孩子反复洗手。这种强烈的暗示对那些神经质、敏感、内向的孩子影响更大。家庭搬迁、亲人去世、父母或自己离婚、性生活不和谐等心理压力、情绪波动、自己或周围人感染严重,都可以成为洁癖的主要诱因。

父母太严厉的孩子容易有洁癖。土耳其心理学教授巴赞指出,童年时期被父母严格控制,不能及时表达个人情绪的人,容易形成洁癖。洁癖不是女生的专利,有些男生也会患上,有些男生甚至表现得更为严重。

大多数病人都能指出在他的症状恶化之前发生的意外事件。如家庭搬迁、亲人去世、父母或自己离婚、性生活不和谐等。以上原因引起的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都可以成为强迫症的诱因。患者的人格特征对疾病的发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据研究,大部分患者都有特殊的性格特征:年轻患者大多爱干净整洁,听话、认真、严肃;成年患者一般时间观念比较强,遵守纪律和制度,生活习惯比较刻板,过于谨慎,优柔寡断,很多人可能比较迷信。这种性格的人,压力过大容易神经官能症。

治疗方法

治疗:强迫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系统脱敏疗法:让患者从轻微到严重写下自己的恐惧、经常做的场景和事情,然后从每天最容易的事情开始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逐渐减少洗手的次数和时间。

认知疗法:认知疗法的关键在于教育矫正。教育矫正从几个方面入手:

1.找出洁癖的原因,用科学知识消除误解。

2,让患者改变思维方式,有计划,先做主要的事情。

对于孩子,要配合家长。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不要对孩子的洁癖要求太高。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良好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