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优势分析?
滑模施工的应用分析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滑模施工,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就有一些10m高的重力坝和拱坝采用滑模施工。但对于高混凝土坝,滑模施工难以满足温控要求,因此一直没有得到推广。随着悬臂模板的推广应用,现在大体积混凝土很少采用滑模施工。大倾角大直径长斜井混凝土衬砌施工可以说是水电站地下工程中难度最大的工程。传统的模板支撑方法不能满足工期、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国内外工程师一直在探索高效、安全、可靠的施工技术。20多年来,斜井滑模技术经历了绞车牵引滑模、CSM间歇滑模、液压爬升钳牵引滑模、LSD滑模系统四个阶段。但由于其施工布置复杂,提升机牵引力小,绳容量有限,不适合长斜井施工,未得到广泛应用。1990左右,抽水蓄能电站导流斜井混凝土衬砌施工采用国外CSM公司研制的间歇滑模系统,每次滑升12.5m。它的缺点是不能连续向上滑动,效率低。20世纪末,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斜井混凝土衬砌采用液压爬模钳沿轨道爬升拉模施工,不断提升模板。滑模系统获得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主要缺点是偏心力产生较大的偏心力矩,使模体有向后翻转的倾向,带来模体变形、底拱抬升、爬钳引起的钢轨变形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在导流斜井施工中开发的LSD斜井滑模系统,采用两台连续伸缩液压千斤顶,拉出锚固在上弯段顶拱围岩中的一束钢绞线牵引模板,受力合理,安全可靠,运行平稳,施工效率高,混凝土成型质量好。LSD斜井滑模系统已应用于桐柏电站两个斜井的施工中,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除1#斜井因台风停滑,2#斜井因斜井下部固结灌浆按计划停滑外,各斜井滑模施工一次完成。1#斜井滑模施工时间为2004年夏季,达到了日均4.76米的均衡高速度。LSD斜井滑模系统于2006年被批准为国家发明专利。斜井施工顺利完成了1#下斜井长约300m的滑模施工,低温下达到了每天5.1m的高速度。河坝水电站采用3.2m×3.2m方形圆形导流水平洞边墙,顶拱衬砌施工采用自主研发的水平洞滑模系统,并在顶拱内安装混凝土预制块,防止混凝土因强度不足而坍塌。该项目于2006年6月+065438+10月开工建设,并已取得初步成功。从理论和实践经验来看,隧道水平滑模的难点在于顶拱混凝土强度的控制。在滑膜的构建上,技术要求非常高。在混凝土灌入滑膜的初期,混凝土的塑性很差,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也很低。为了更好地保证混凝土出模后的强度,避免坍塌,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控制好其质量。混凝土失去塑性非常快,容易导致模板滑动,混凝土开裂,对质量有一定影响。
由于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起步较晚,施工技术的发展也比较缓慢,滑膜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经历了很长时间。各种条件导致了滑膜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应用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为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领域常用的施工方法。水利建设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国家能源的供应也有保障作用。此外,水利工程在防洪抗旱、发电和农业灌溉方面的作用也十分突出。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滑膜施工这种好的施工方法能更好地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