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海合作组织”及其背景?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6月,其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次年,五国领导人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此后,五国元首每年轮流在各国会晤。由于五国元首首次会晤在上海举行,这一会晤机制被戏称为“上海五国”。2000年7月5日,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首次以观察员身份出席杜尚别峰会。

最初,"上海五国"是一个讨论和解决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信任和裁军问题的峰会机制。随着边境地区信任和友谊的建立,会议内容逐渐从边境问题扩展到政治、安全、外交、经贸等领域。除元首会晤外,还建立了执法安全、国防、外交等部门领导人会晤机制。20016月15日,“上海五国”领导人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成员身份加入“上海五国”。随后,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六国间地区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互信和睦邻;鼓励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教、能源、交通、环保等领域开展有效合作;* * *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尊重彼此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平等互利,通过相互协商解决所有问题,不在毗邻地区谋求单方面的军事优势。上海合作组织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对外开放的原则,愿与其他国家及相关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每年举行一次成员国元首正式会晤,定期举行政府首脑会晤,轮流在成员国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