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的发展前景如何?
1珠三角九城市形成了梯度明显的创新要素集聚能力格局。
2017年珠三角九市依次为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珠海、中山、惠州、江门、肇庆。根据自然间断分类方法,珠江三角洲的九个城市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是深圳和广州,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综合指数分别达到1887和1344。第二层次是佛山和东莞,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综合指数分别达到430和383。第三层次是珠海、中山、惠州、江门和肇庆,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综合指数分别达到277、276、265、438+02、207和65、438+000。
其中,深圳集聚创新要素的能力首屈一指,深圳在综合能力、要素集中度、平台集中度、机制集中度四个方面在珠三角九市中排名1,广州紧随其后(详见表1)。
2因素集聚能力
要素集聚能力排序为深圳、广州、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珠海、肇庆,要素集聚能力分别为1510、965、344、217、208、189、138。指标中,除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外,深圳引进博士数量、社会R&D投资总额、创业投资基金数量、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在珠三角九市均排名1。这四项指标差距明显,尤其是深圳、广州、珠海的创投基金数量远高于其他城市,分别约为肇庆的2263倍、325倍、273倍。
3平台集聚能力
平台集聚能力为深圳、广州、佛山、珠海、东莞、江门、中山、惠州、肇庆,平台集聚能力指数分别为22,365,438+0,65,438+0028,398,24,65,438+0,24,65,438+0,207,65,438+08。指标中,除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外,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重点学科获资助金额、国家高新区综合实力排名、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在珠三角九市均排名1。珠三角九市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重点学科资助金额、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数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深圳分别是肇庆的39倍、28倍和12倍左右。
4机构集聚能力
机制集聚能力为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珠海、中山、惠州、江门、肇庆,机制集聚能力指数分别为10581、3485、1383、1241、1638。指标中,除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和高校向企业转移的技术成果数量外,深圳的财政科技支出、技术合同成交额、新IPO募资额均在珠三角九市中排名1。珠三角九市差异明显,如技术合同成交额、IPO新募资金额高、财政科技支出等。深圳分别是肇庆的1.735倍、1.36倍、60倍左右。
总之,珠三角九市形成了创新要素梯度明显的格局,一级是深圳、广州,二级是佛山、东莞,三级是珠海、中山、惠州、江门、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