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兰达双擎和比亚迪唐DM-i,谁能称霸混动中型SUV市场?

在TNGA架构和双擎混动的加持下,新一代汉兰达的产品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市场上能在动力单元上正面交锋的中级SUV车型却少之又少,这让刚刚加了DM-i混动系统的比亚迪唐成为了能与市场合资标杆比肩的竞品。那么谁能主宰这个细分市场呢?我们从各个维度来分析一下。

从外观上看,汉兰达双擎继承了目前丰田家族最新的设计语言,梯形大嘴进气格栅搭配睁眼锐利大灯,看起来非常漂亮。a柱熏黑悬浮车顶造型看起来新颖别致。车顶线条平直,车身侧面轮廓立体,结合简洁的尾部和雕塑感十足的尾灯,既大气又非常实用。

比亚迪唐DM-i,外观也是家族脸。横条纹的大型进气格栅与自家纯电动车的封闭式格栅不同。犀利的大灯与贯穿左右的银色镀铬装饰紧密相连,使其前脸整体感非常强。带有“唐”字的大大的中文logo,充满了王朝精神。流畅的侧面车身线条和BCD柱的完全黑化效果,营造出车顶的优雅之美。贯穿式尾灯设计非常优雅。如果晚上看到这么漂亮的车尾,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百万保时捷卡宴。

对比一下两车的内饰,完全两种风格。汉兰达双擎内饰非常居家,随处可见的软材质和严格的材质拼接,体现了丰田良好的造车技术。副驾驶宽敞的标志性储物槽在新车型中也得到了保留,功能特别实用。在如今这个大屏掌控一切的时代,大部分实体按键的设计已经非常少见了。毕竟音量和空调的操作是最直接的,即使是非常好用的语音控制系统也不会带来伸手可及的效果。

比亚迪唐DM-i的内饰有一种新能源的味道,15.6寸的中控屏,还可以横向和纵向旋转。开车停车的时候,都很有科技感。双辐多功能方向盘手感极佳,但没有三种运动风格的感觉。多层网格样式的空调出风口也继承了比亚迪的经典设计,非常高档豪华。两款车的内饰风格虽然定位不同,但都具有豪华宽敞中型SUV的高端水准,做工用料也非常出色。

尺寸和空间方面,汉兰达双擎长宽高分别为4950×1930×1727mm。相比现款车型,车身尺寸得到了全面提升。轴距2850mm,其内部空间也非常宽敞。比亚迪唐DM-i三围为4870×1950×1725mm,轴距为2820mm。同时,其动力电池也平铺在车身下方,既能营造低重心的效果,又能为后排提供一个平整的平台。

配置方面,由于汉兰达双擎未上市,很多配置细节还不得而知。就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肯定会搭载最新的带有L2驾驶辅助功能的TSS丰田智行安全系统。

比亚迪唐DM-i三款车型配置都挺丰富的。毕竟配置水平是自主品牌的优势。如通风加热真皮座椅、感应式后备箱、360°全景影像、多通道音响、快慢充接口、标准L2驾驶辅助功能等,都配备在其高端车型上。

最重要的动力部分,两款车型各有特色。汉兰达双擎的优势在于其THS混动系统经过多年的测试和优化,拥有非常稳定耐用的口碑。系统最大功率可达183 kW,并有两驱和E-Four四驱车型可供选择。至于油耗和续航表现,要等上市后才能知道它的实际表现。

唐DM-i采用比亚迪最新的EHS超级混动系统,搭载大小两种不同版本的电池,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112km和52km,电池容量分别为21.5kWh和9.98kWh。在1.5T高燃效发动机和双电机的配合下,通过EHS结构的高效传动,全系动力总成可分别输出160kW和145kW的最大功率,百公里加速时间分别为8.5s和8.7s。。

最难得的是,在动力损失的情况下,它们还有更低的5.5L和5.3L的同级别油耗,与过去双天的混动系统油耗非常接近。如果满油满电行驶,实际续航里程可超过1000公里,非常适合日常出行和外出。而这样的一系列优势和多项自主专利都是比亚迪自主创造的,非常值得国人骄傲。

作为一款中型SUV,两款车的底盘也很先进。两者都采用前麦弗逊式,后多连杆式四轮独立悬架。其中比亚迪唐DM-i只有前驱车型,汉兰达双擎会有两驱和四驱车型。但值得一提的是,汉兰达的双擎四驱采用E-Four电子四驱结构,取消了之前的中间传动轴,传动效率更高,既保证了整车的轻量化,又能更高效自由地分配前、后轮轴扭矩,科技含量十足。

写在最后

通过各方面的比较,汉兰达双擎的优势在于其稳定性和耐用性是经过长期考验的。它通过丰田品牌的优秀口碑拥有更高的溢价空间,但如果上市后依然以更高的价格销售,性价比就不会优秀。

比亚迪作为自主品牌的领头羊,唐DM-i搭载了优秀的插电式混动系统,可以与双天混动抗衡。同时拥有不输同级甚至更好的驾驶体验,可以说非常难得。最关键的是,作为PHEV的新能源车,可以在189800到216800元的价格基础上,享受免征购置税的优惠。同时,其刀片动力电池还为第一位车主提供不限里程和年限的终身保修服务,因此其购买和使用成本会很低。如果要支持国货,那么比亚迪唐DM-i是中型SUV中最好的选择之一。当然,如果汉兰达双擎不加价,甚至有优惠,也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优秀车。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车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