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专利得到保障
欧盟要求商家在设计电子产品时加强电池的互换性和可拆卸性。
当人们看到这份报告时,突然感觉恍如隔世。
电池变得可拆卸,是否意味着“万能充电”的时代即将回归?
说到“无所不能”,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没有概念,但对于80后、90后来说却是难忘的回忆。
十几块的价格,两个可调节的金属件,一个固定的透明夹子,一个带插头的底座,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设备,却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
当年“通用充电”帮助无数人解决了手机续航问题。那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种风靡一时的“万能充电器”的发明者陈天寒,当时只是一个刚满18的高中生。
65438年到0985年,陈天寒出生在河南郑州的一个普通家庭。
他年轻的时候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事情都要去解决。
长大后,他开始自己动手。任何可以拆卸的东西都应该拆开来研究。
起初,陈天寒只是拆他的玩具。新买的玩具瞬间就被他拆开了。
妈妈看到到处都是零件,大怒:“你怎么又拆了?以后不给你买了。”
每次他都保证不会,但买了新玩具后,还是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陈天寒开始拆玩具,他把目光放在了家具和电器上。
新买的沙发被他用刀切开,就是为了搞清楚里面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舒服;
我不知道他从墙上拿走了多少手表,只是因为他想试试看能不能放回去。
这种搞破坏的行为让父母难以忍受,但他们又打又骂,陈天寒依然我行我素。
无奈之下,他的父母只好和他约法三章:只拆旧的,不拆新的;只拆便宜的,不拆贵的;只有简单的,没有复杂的。
看着父母的让步,陈天寒欣喜若狂,终于可以在家里“肆无忌惮”了。
从那以后,从手电筒、吹风机到电风扇、电视,所有的东西都被他“伤害”了。
陈因为对事物本质的渴望而痴迷于拆解,这让他年纪轻轻就学到了很多知识。
上学后,他对知识的理解比同龄人透彻得多,这让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2001,陈天寒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到郑州一中。
高中学习不再只是书本知识,而是大量的科学实验,这让陈天寒兴奋不已。
每一次实验,他都痴迷其中,也因为动手能力强,思考深入,深受老师同学的喜欢。
渐渐地,他把学到的东西融入到生活中,不仅把东西拆开,还把它们完整地组装起来。
有一天,陈天寒跟着父母去爷爷家吃饭。
饭桌上,爸妈还在唠叨着他要拆东西,这时爷爷突然想起了什么。
只见爷爷拿出一台旧收音机,对陈天汉说:“这台收音机陪了我十几年,前阵子突然坏了。你不喜欢摆弄这个东西吗?能修好吗?”
陈天寒二话没说,放下碗,开始拆收音机。仅仅一会儿,他就修好了收音机。爷爷很高兴,夸陈天汉技术好。
我爸妈看到陈天寒把爷爷哄得这么开心,就放了他。
2002年春节,陈天寒的叔叔一家来他们家吃饭。一家人其乐融融。
说着说着,舅舅发现手机没电了,就让陈天涵把家里的充电器拿来。
但是充电器的接口形状根本不匹配,大叔的手机还是充不了电。
这时,舅舅有点生气了,开始向舅妈抱怨:“我让你快点,我没带充电器。有人找我怎么办?”
阿姨听了有点生气:“你不好好拿你的东西,却怪我。还不如不找你,省得你出去打牌输钱。”
眼看两人就要吵架,陈天汉赶紧向邻居借了一个合适的充电器解决了问题。
这件事之后,陈天寒在想:“为什么不研究一款适合所有手机的充电器?”
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时,父亲觉得他在做梦。
爸爸不知道的是,正是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真正改变了陈天寒的一生。
陈天汉见父亲不支持,就准备自学。
他用平时攒下的零花钱买了各种品牌的充电器,反复拆解,研究其中奥秘。
每到周末,他都会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然后拆装充电器。
如果你不明白,写下来问学校的物理老师。
物理老师很喜欢这个好奇的孩子,所以每次陈天寒提问,老师都会用心帮他解答。
很快,陈天汉就明白了充电器的工作原理。
充电器通过三极管和变压器将高压直流电转换成手机所需的电压。
但是手机充电器是不兼容的。除了数据端口的不同,最重要的是充电器内部电压不同。
手机之间的电压转换怎么解决?这是一个如此难的问题,甚至物理老师都不能给他想要的答案。
陈天寒知道,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他所有的想法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直到有一天,妈妈下班回家,发现手电筒坏了,想换电池。
陈天寒看着母亲倒出电池的那一刻,突然恍然大悟:手机电池也可以拆卸。如果把研究点放在手机电池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吗?
他开始观察不同型号的手机电池,画出每个充电器金属触点的方位。
在画了上百个手机金属接触点后,陈天寒最后总结道:“虽然电池接触点的距离不同,但正负极变化不大。”
这个微妙的发现让他清醒了。如果设计一个满足所有手机触点的设备,那么所有电池都可以用一个充电器!
很快,陈天寒设计了一个大致的轮廓,用夹子夹住电池,然后在夹子上方压上两个可以左右调节的金属触针。
根据电池接触点的位置,将触针调整到合适的正负极,真正实现不同手机充电的问题。
半个月后,他终于研发出了第一款万能充电器。虽然“动物陷阱”的形象有点奇怪,但陈天寒对它还是充满了信心。
经过多次实验论证,最终保证了其实用性和安全性,于是陈天汉向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专利申请,如愿获得了专利资格。
2003年9月,陈天汉凭借这项发明获得“18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同年6月5438+10月,万能充电器推向市场,迅速吸引了人们的抢购。
发现无论什么样的手机,只要几个小时,电池就会重新充电。
于是,大家给它起了个新名字,叫“万能充电”。
陈天寒凭借“万能充电”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那年他刚满18岁。
18岁,年轻的时候经常容易被世俗利益诱惑。
陈天汉身边的人都很担心他,怕他得意忘形。
但很快,家里人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陈天寒依然按照自己的步伐前行。
白天,他努力学习,希望能考上心目中的大学;晚上致力于改进“万能充电”的缺点。
正是这种勇敢的实践和务实的作风,让陈天寒不仅赢得了市场,还获得了保送清华的资格。
令人费解的是,陈天寒被保送到清华后,他学的是新闻学而不是物理学。
高中物理老师听到这个消息,既替他高兴,又替他难过。
但陈天骐并不觉得遗憾。他喜欢拆东西写文章。
五年级时,他的文章发表在河南省重点期刊上。16岁,获得省征文比赛二等奖。
他对父母说:“18岁之前,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研究周围的一切;18之后,我想走出这个家门,看看世界的不同。”
上了大学的陈天寒依然像过去一样努力,只是把重心放在了学业上。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长相普通的年轻人会是“万能充电”的创始人。
然而,“万能”的神话并没有持续多久。
2010年,iPhone4风靡全球。独特的设计让各大品牌纷纷效仿,一体式机身和不可拆卸电池成为主流。
后来随着Android系统的普及,各大厂商整合市场,手机界面变得统一。
至此,“万能充电”失去了市场优势,逐渐被充电宝取代,退出市场。
万能充电创始人陈天寒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回归平淡,开始了新的征程。
陈天寒本科毕业后,先后在搜狐、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工作,后来担任多家公司的负责人。
如今,陈天涵就职于海航集团,负责品牌传播。
也许他未来的生活不会像2003年那样耀眼,但现在平静的生活让他更加快乐。
有人可能会说,陈天寒也是“上钟勇”的代表。虽然曾经有过耀眼的瞬间,但依然可以迷失在时间的流逝中。
但事实上,在这个世界的尽头,一切都将是平凡的。
山顶太冷了,人总要从巅峰下来,享受平凡的生活。
周曾说:“人生成长三次,一次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二次是发现自己无能为力,三次是接受和享受平凡。”
人们总是为天才的“陨落”感到惋惜,但从来没有人认为天才有自己的节奏,即使柴米油盐也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曾经的伟大、精彩、成功都会过去,只有过好生活,人生才会完整。
人生就是一个循环,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从被人羡慕到回归正常。
当你看清现实,不再苛求完美,不再怀念过去,生活就会少一些焦虑和纠结。
就像陈天寒一样,他在学习,在进步,从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因为他知道,一帆风顺,稳扎稳打的生活才是最有价值的。
最好的未来不是活在过去的辉煌里,而是找到自己的未来,并真正热爱它。
毕竟不骄不躁,才能认清自己的内心;只有知道平凡,才能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