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的AMD年表

5月1969,公司成立。1970年开发了Am2501。1972年9月开始晶圆生产,同年发行股票。1973年6月,第一个生产基地在马来西亚落成。1975年,AM9102进入RAM市场。1976,与英特尔签署专利相互授权协议。1977年,AMC和西门子一起创立。1978在马尼拉建成了一个组装生产基地。同年,AMD的年营业额达到65,438+亿美元。1979,股票纽约上市,奥斯汀生产基地落成。1981年,AMD制造的芯片被用于建造航天飞机,同年决定扩大与英特尔的合作。从65438到0982,一条新的生产线(MMP)投入使用。1983,新加坡分公司成立,同年INT的质量标准。STD.1000已启动。1984曼谷生产基地新建扩建奥斯汀工厂。1985年,被列入世界500强。同年,推出了免费芯片计划。1986 10年6月,AMD第一次裁员。1987年索尼合作生产CMOS芯片,4月对英特尔提起诉讼。这场官司持续了5年,最终以AMD胜诉告终。1988 SDC基地开工建设。1990年5月,里奇·普雷维特出任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1991年3月,生产AM386 CPU。1992年2月,AMD对英特尔的法律诉讼结束,AMD胜诉,获得生产386处理器的资格。1993年4月,生产闪存。同月,AM486 1994 1,AMD与康柏公司合作,供应AM485 CPU。1995年,Fab 25建成。1996年,AMD收购NexGen。1997,AMD-K6。1998,由K7处理器发布。1999,速龙(Athlon)处理器出来了。2000年,AMD第一季度销售额首次突破6543.8+0亿美元,打破公司销售记录。同年,Fab 30开始投产。2001年,AMD推出了面向服务器和工作站的AMD Athlon MP双处理器。2002年,AMD收购了Alchemy半导体公司。2003年,AMD推出面向服务器的Opteron(骁龙)处理器,同年9月推出首款桌面64位微处理器。2005年,AMD致电英特尔在新加坡举办双核大赛,AMD以Socket 939刊出报纸围剿英特尔,发出双核决斗挑战。2006年,AMD发布了Socket AM2来取代Socket 754和Socket 939。2006年7月24日,AMD收购ATi。2007年9月10日,处理器K10发布。10年6月8日,AMD宣布将拆分为两家公司,一家专注于处理器设计,另一家负责生产。2010年AMD(ATI)独立显示核心出货量取代英伟达成为全球第一。2011,1,AMD推出Fusion系列山猫APU芯片,是CPU(中央处理器)和GPU(图像处理器)的结合。第一轮会有***4芯片,GPU部分真的可以支持1080p高清播放(硬件解码)。2011年3月6日,迪拜新金科技投资公司(ATIC)以4.25亿美元收购AMD拥有的格罗方德半导体有限公司剩余8.8%股份,成为独立的芯片制造商,ATIC成为唯一股东。2065 438+01 9月30日,推土机(推土机)产品问世,全新架构,采用全新槽位AM3+。其实这个架构从2003年就有研发计划了,但是因为资金不足一直搁置到2011。2012,Plidiver(打桩机)结构诞生于改良的推土机结构。2013年,AMD再次更换产品logo。2013年5月22日,AMD正式宣布下一代主机“Xbox One”采用APU作为主机的单芯片解决方案。2013年6月,丽晶APU正式上市。2014 1月,Kaveri APU正式上线。1995年,AMD和NexGen的高层第一次见面,讨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创造一系列可以重新引入市场竞争的微处理器。这些会谈促使AMD在1996年收购了NexGen,并成功推出AMD-K6处理器。AMD-K6处理器不仅实现了这些高起点的目标,还作为一个桥梁,帮助AMD推出其下一代AMD速龙处理器系列。这标志着公司真正的成功。

1999 AMD速龙处理器的成功上市,标志着AMD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设计并生产一款业界领先的、自研的、兼容微软Windows的处理器。AMD首次推出了业界领先的处理器,可以使用专门为AMD处理器优化的芯片组和主板。AMD速龙处理器将继续为公司和整个行业创造许多新的记录,包括第一款历史频率为1 GHz(1000MHz)的处理器,这使其成为行业发展史上最著名的处理器产品之一。AMD Athlon处理器和基于AMD Athlon处理器的系统获得了超过100个来自全球众多独立出版物和组织的著名奖项。

在推出这一创新产品系列的同时,公司也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来满足市场对其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1995,德州奥斯汀Fab 25成功建造。在Fab 25建成之前,AMD已经做好了在德国德累斯顿建设下一个大规模生产基地的充分准备。与摩托罗拉的战略合作使AMD能够开发基于铜互连的面向未来的处理器技术,从而使AMD成为第一家利用铜互连技术开发与微软Windows兼容的处理器的公司。这种共同开发的处理技术将有助于AMD在Fab 30稳定生产大量AMD Athlon处理器。

为了寻找新的竞争手段,AMD提出了势力范围的概念。对于改革AMD来说,这些范围指的是微处理器、网络和通信芯片、可编程逻辑器件和与IBM计算机兼容的高性能存储器。此外,公司持久的生命力还来源于其在亚微米加工技术开发上的成功。这项技术将满足公司下个世纪的生产需要。

在AMD成立25周年之际,AMD已经利用了所有的优势来实现这些目标。AMD在芯片和显卡市场排名第一或第二,包括微软Windows兼容市场。该公司已经成功克服了这方面的法律障碍,可以生产自主开发并广泛使用的Am386和Am486微处理器。AMD已经成为闪存、EPROM、网络、电信和可编程逻辑芯片的重要供应商,并正在努力建立另一个专门生产亚微米设备的量产基地。在过去的三年里,公司实现了创纪录的销售额和营业收入。

虽然AMD的形象与25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但它仍然是一如既往的顽强而坚定的竞争对手,通过员工的不懈努力可以战胜任何挑战。

AMD通过为双操作闪存设备提供行业标准,继续保持其在闪存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闪存已经成为许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当时的技术繁荣。手机和互联网增加了闪存的市场需求,其应用也越来越普遍。AMD广泛的闪存设备产品线能够满足手机、汽车导航系统、互联网设备、有线电视机顶盒、有线调制解调器和许多其他应用的内存需求。

通过能够为客户提供显著竞争优势的各种闪存和微处理器产品、大量产品的稳定生产、行业领先的全球生产基地,以及面向未来、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制造计划,AMD可以在成功度过繁荣期后成功进入新世纪。

历史回顾:

1995-富士AMD半导体有限公司(FASL)联合生产基地开工建设。

1995 ——Fab 25完成。

1996 ——AMD收购NexGen。

1996 ——AMD在德累斯顿开始建设Fab 30。

1997 ——AMD推出AMD-K6处理器。

1998 ——AMD在微处理器论坛上发布了AMD速龙处理器(之前代号为K7)。

1998 ——AMD与摩托罗拉宣布就铜互连技术的开发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1999 ——AMD庆祝成立30周年。

1999 ——AMD推出AMD Athlon处理器,这是业界首款支持微软Windows计算的第七代处理器。

2000年——AMD宣布任命Hector Ruiz为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2000年——AMD日本分公司庆祝成立25周年。

2000年——AMD第一季度销售额首次突破6543.8+0亿美元,打破公司销售记录。

2000年——AMD的德累斯顿Fab 30开始首次供货。

2001 ——AMD推出AMD速龙XP处理器。

2001 ——AMD推出面向服务器和工作站的AMD Athlon MP双处理器。

2002年——AMD与UMC宣布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 *拥有并管理新加坡300 mm晶圆制造中心,并合作开发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

2002年——AMD收购Alchemy Semiconductor,成立个人连接解决方案事业部。

2002年——赫克托·鲁伊斯接替杰里·桑德斯成为AMD的首席执行官。

2002年——AMD推出第一款基于MirrorBit(TM)架构的闪存设备。

2003年——AMD为服务器和工作站推出AMD Opteron(TM)处理器。

2003年——AMD推出AMD Athlon (TM)64处理器,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

2003年——AMD推出AMD Athlon (TM)64FX处理器,使得基于AMD Athlon (TM)64FX处理器的系统能够提供影院级的计算性能。2006年7月24日,AMD正式宣布以54亿美元收购ATI,新公司将以AMD的名义运营。

AMD于2006年6月25日宣布完成对加拿大ATI公司的收购,价值约54亿美元,ATI也从即日起推出新设计的官网。

根据双方交易条款,AMD以42亿美元现金和5700万股AMD普通股收购ATI公司2006年7月21日发行的全部普通股。通过此次收购,AMD在处理器领域的领先技术将与ATI在图形处理、芯片组和消费电子领域的优势完美结合。AMD将在2007年推出面向客户的技术平台,以满足客户开发差异化解决方案的需求。

AMD也将继续开发业界最好的处理器产品,让客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佳的技术组合;从2008年开始,AMD将超越现有的技术布局,改造处理器技术,推出集成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的芯片平台。

2008年6月8日,10,全球第二大计算机芯片制造商AMD Lightning宣布分拆其制造业务,与阿布扎比的一家高科技投资公司成立了一家名为Foundry的新制造公司,在全球IT界引起轰动。根据协议,AMD将把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两家生产工厂以及相关资产和知识产权转让给合资公司。AMD将拥有合资公司44.4%的股份,ATIC将持有其余股份。AMD从此彻底转型为一家芯片设计公司。AMD在苏州的封装厂不在剥离之列。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风起云涌,传统的“制造加设计”模式是否即将终结?

(* 2065 438+2003年2月21日,由于AMD经营不善,传言英伟达被迫收购AMD的显卡业务。)1985 8月20日,ATI公司成立。何和另外两位香港移民Benny Lau和Lee Lau***,共同创办了ATI(阵列技术产业)。

1986年,ATI拿到了第一笔订单,每周被订购7000片。到那年年底,ATI赚了10万美元。

80年代末90年代初,ATI的营业额几乎达到1亿美元,位列加拿大高科技公司50强。

1991年,ATI公司推出了首款图形加速卡——MACH 8。这款图形加速卡有板载和独立两个版本,可以独立于CPU显示图形。

1992 ATI推出了Mach32A,是Mach8的改进版。

1993年,在年营业额突破2.3亿加元后,ATI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之后由于股市大跌,ATI一度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Mach64诞生后,ATI的所有烦恼都随着它的成功而迎刃而解。ATI开始组建自己的3D部门,为后来的ATI打下了基础。

1994,第一款显卡Mach64诞生,可以为图像提供加速功能。这款显卡是计算机图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Mach64采用的Graphics Xpression和Graphics Pro Turbo技术,可以支持YUV到RGB的色彩空间转换,使PC获得MPEG的视频加速能力。

Mach64-VT版诞生于1995。完全承担了CPU解压的负担。因为VT版的Mach64提供了过滤视频中X轴和Y轴的能力,所以当分辨率为320x240的视频图像调整到1024x768时,不会出现放大导致的马赛克。

1996 65438+10月,ATI推出3D Rage系列。开始为MPEG-2提供解码支持。后来又推出了Rage系列显示芯片的iDCT等先进技术,大大减轻了播放MPEG-2视频时CPU的负担。

1997 4月发布3D Rage Pro。4500万像素的填充率和VQ的材质压缩功能,每秒可以高速生成120万个三角形,8MBSGRAM或16MBWRAM,这给当时的3D图形芯片之王Voodoo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1997年,2D时代非常有实力的公司Tseng Labs被ATI收购,40名经验丰富的图形工程师加入了ATI的开发团队。

1998年2月Rage Pro更名为Rage Pro Turbo,驱动也相应更新,性能提升近40%。

1998,戾气128 GL发布。Rage 128 GL是Quake 3中第一个支持OpenGL扩展集的硬件。

1999 4月ATI发布了Rage系列的最终产品Rage 128 Pro。各向异性过滤、优化的多边形设置引擎、更高的时钟频率,使得Rage 128 Pro成为QuakeCon 1999的官方指定显卡,更高端的RAGE Fury Pro增加了Rage Theater,提升显卡的视频性能。

1999年,ATI用AFR技术管理了两个Rage 128 Pro芯片,* * *参与3D运算,就是显卡RAGE Fury MAXX带两个显示芯片,Leona。狂怒Fury MAXX成为了单卡双核的始祖,也对以后的双卡或者多卡并行技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99年,ATI在纳斯达克上市,开始用美元计算其价值。

2000年4月,ATI第6代图形芯片Radeon256诞生。它支持DDR-T&,节省带宽的HyperZ技术,完整的T & L硬件支持,Dot3,环境贴图和凹凸贴图,在单个管道中使用2个管道和3个材质贴图单元(TMU)的独特硬件架构。由于特殊的架构,第三绘图单元没有任何程序支持它,直到Radeon256被除名。Radeon256的渲染管道非常强大,甚至可以进行可编程的明暗计算。

2001年,ATI推出新一代芯片R200。

2001宣布采用类似英伟达的芯片生产运营模式,开放旗下芯片的显卡生产授权,让第三方厂商可以生产基于ATI图形芯片的显卡产品,以加强自家图形芯片的销售,缩短新图形芯片的研发周期。

2002年2月,ATI在R200向R300过渡期间收购了ArtX公司,将其设计的“Flipper”出售给任天堂,作为其游戏机“GameCube”的显示芯片。

2002年8月,ATI图形芯片史上最传奇的R300核心问世。

2003年2月,ATI推出了超频版R300,命名为R350和R360,在市场上仍然获得了成功。

2004年5月,ATI R420 (R400)发布。

5438年6月+2005年10月,ATI发布了R520。就像R420一样,只有16条渲染管道。采用polar线程调度处理器后,R520最多可同时处理512个线程,先进的线程管理机制大大提高了各渲染流水线的效率。引入了8个带有SM3.0的顶点着色单元,支持动态流量控制指令,采用R2VB绕过了SM3.0对VTF的规定。256位环形总线的采用增加了内存延迟,但在数据调度上却很灵活。支持FP32和HDR+AA;;先进的Avivo技术使ATI产品的视频质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ATI认为未来的游戏将需要更多的着色器,因此像素着色单元与TMU的比例应该更大。所以R580使用48个3D+1D像素着色单元,但使用与R520相同的16TMU。这种奇特的3: 1架构,在《极品飞车10》、《上古卷轴4》等PS资源紧张的新游戏中,已经被证明优于传统的1: 1架构。先进的软阴影过滤技术Fetch4使R580在处理阴影时更加高效。

2006年7月24日,AMD正式宣布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ATI,总价值54亿美元。10年10月25日,AMD宣布对ATI的收购已经完成,ATI作为独立品牌已经成为历史。AMD也成为PC发展史上第一家可以同时提供CPU、GPU和芯片组的公司,这在PC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07年,AMD发布了R600内核。继承ATI重视视频播放能力的传统,R600系列的所有产品都内置了5.1声道的音频芯片,通过HDMI接口传输音视频信号。R600和G80一样,是完全支持DX10的硬件设计。有64个US ***320SP,浮点运算能力达到475GFLOPS,大大超过了G80 345GFLOPS的水平。512位回送总线为芯片提供了更大的显示带宽。采用全新的UVD视频方案,支持VC-1和AVC/H.264的硬件解码,完全支持Vista的HDMI音视频输出。通过DVI ——HDMI接口,可以同时输出5.1环绕声音频和高清电视视频信号。

2008年8月,AMD发布了R700核心。SIMD阵列扩展到10组,是原来RV670的2.5倍,流处理器数量也从320个增加到800个。而且每组SIMD还绑定了自己的缓存和纹理单元,寄存器的容量也增加了,纹理单元也相应增加到10组,总共达到40个。此外,RV770的全屏抗锯齿能力也大大增强。RV770仍然保持了四组后处理单元,即16 ROPs(光栅单元),但AMD重新设计了光栅单元的内部结构,提高了弱AA抗锯齿性能。R00/670在每个后处理单元中包括8个Z模板样本,而RV770增加到16个样本,因此其多重采样(MSAA)速度几乎可以是以前的两倍。当然,RV770的反走样算法最终还是要由Shader来处理,RV770的800个流处理器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反走样性能会大大提高。RV770依靠800流处理器的处理能力,可以轻松突破1 flop的浮点运算能力。成为第一个成功达到1 flop的GPU核心,这是显卡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并且内置第二代UVD视频解码引擎。与第一代UVD技术相比,主要改进如下:

1,更好的支持超高比特率视频编码和播放;

2.支持2160P及更高分辨率视频编码;

3.支持多流解码,即可以同时解码多部高清电影,比NVIDIA在GTX280上实现的双流解码更强大;

4.继续构建高清音频模块,通过HDMI接口输出7.1声道的AC3和DTS编码音频流。

工艺方面,AMD在业界率先采用55 nm制造工艺的GPU核心,可以降低晶圆成本,控制成本。同时55 nm工艺的热功耗设计比之前的显卡更好,可以有效降低发热量,提高超频能力。最后,RV770支持DirectX 10.1。DX10.1改进了着色器资源访问功能,减少了多采样反走样中的性能损失。还能提高新游戏的阴影过滤效率,进一步提升光影效果。此外,DirectX 10.1还支持32位浮点滤波,可以提高渲染精度和HDR图像质量。

2010年6月,AMD在computex 2010台北电脑展上首次展示了其基于CPU和GPU融合理念的APU加速处理器。

2011 1年6月,AMD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加速处理器(APU)。这是嵌入式系统唯一的APU。基于AMD Fusion技术,AMD嵌入式G系列APU在一个芯片上集成了基于“山猫”内核的新型低功耗x86 CPU,支持DirectX &;reg11领先的GPU及其并行处理引擎带来了一个完整的、功能齐全的嵌入式平台。6月,AMD借机推出了面向主流消费计算的下一代高性能AMD Fusion A系列加速器处理器(APU)。AMD A系列APU具有出色的高清图像显示功能、超算性能和超过15小时的续航时间,能够为消费级笔记本和台式机用户带来真正沉浸式的计算体验。

2011年6月,面向主流市场的Llano APU正式发布。2012年5月,AMD发布Trinity系列芯片。AMD声称,配备Trinity的电脑比英特尔芯片电脑便宜,但运行速度相同。Trinity运行速度比Llano快25%,图形核心的运算速度快50%。2013年6月,AMD推出新一代APU,分别是极致四核richland、经典四核kabini和极致移动四核temashi,分别成为桌面APU和移动APU的最新主导产品。AMD预计在2014年推出Kaveri系列APU。

2011 10年6月,FX系列CPU发布,为桌面PC用户带来全面无限的个性化定制体验。AMD的桌面处理器是全球首款8核桌面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