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许多研究关注了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改善的影响,认为不同的技术创新战略会产生不同的绩效后果,而忽视了企业绩效对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反作用。前面的分析已经指出,绩效困境是组织变革的驱动因素之一。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或以新产品重新占领市场,是企业改变业绩困境的常用方式。行为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凯曼从管理者决策行为的角度分析了这一问题,指出企业绩效不佳会增加管理者对风险的容忍度,因为管理者往往将绩效不佳视为对自身地位不利的局面,并愿意承担风险来改变这种不利局面。Ramrattan还指出,当市场需求下降时,组织往往会通过研发来提高产品质量或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困境中绩效导向创新的战略动机是提高企业绩效水平,扭转不利局面。因此,往往追求投资的快速回报,要求技术创新的投资效果迅速体现在企业绩效的提高上。同时,当企业绩效较差时,各种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等)的监督力度加大。)会增加,管理者很难获得长期的投资空间和耐心。因此,在绩效导向的两难创新中,管理者更倾向于采用技术引进的创新模式,因为与自主研发相比,技术引进具有投资周期短、不确定风险低的特点。引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可以迅速商业化,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或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从而改善企业的业绩困境。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命题。
P1a:企业绩效差会导致技术创新的投资强度增加。
P1b:在以绩效为导向的创新过程中,企业更倾向于采用技术引进的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