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硅谷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集聚条件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集聚的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指标:一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生成能力指标;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成长能力。前者指标衡量科技园区吸引中小企业创业的条件和完善程度;后一个指标衡量的是科技园区中小科技企业的成功率和规模运营能力。这两个指标对于科技园的成长和促进科技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不可或缺的。可以断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集聚能力是科技园区成败的关键因素。
园区创业的集聚效应显著。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集聚能力直接决定了科技园区的规模和形象,因此是科技园区发展最重要的支撑条件。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科技园区,美国硅谷的发展和竞争力已经充分体现在它对中小科技企业创业集聚的巨大吸引力上。由于美国出台了鼓励对高科技初创企业进行长期风险投资的政策以及美国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巨大,特别是对海外科技人才的需求非常有效,美国尤其是硅谷成为世界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海外科技创新人才最集中的国家和地区,也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最快的地区。
1951年,世界上第一个高科技园区——闻名全球的加州科技工业园诞生于美国,被誉为“世界高科技产业的摇篮”。80年代中期,硅谷已成为美国九大制造业中心之一,生产1/3的半导体集成电路、1/3的导弹和航天设备、1/8的电子计算机,年销售额达400亿美元。硅谷目前有7000多家电子和软件公司。每周有11家高科技公司在这里诞生,平均每五天就有1家新公司上市。
目前,印度政府已经支持建立了17个软件科学园区,其中包括班加罗尔科学园区。在这17个软件科学园中注册的科技公司从1992年3月的142家增加到目前的5550多家。目前,进入这些科技园区的软件出口公司超过1300家,印度70%以上的软件出口由这些科技园区承担。印度政府的年度预算加强了对信息技术产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促进海外科技人才回国创业。今年1月,超过400家公司在班加罗尔科技园注册。
中国台湾省新竹园区1996年成交额达到2000亿新台币。目前台湾省100%的电子元器件、16%的电子计算机、10%的通讯设备都是新竹园区生产的。法国有40多个科技园区,目前有7500多家科技型企业。其中,索菲亚科技园现已聚集了1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了2万个就业岗位,成为法国科技园建设的成功典范。
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家集聚能力
制定优惠政策,刺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R&D投资需求,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发达国家支持科技园区建设的基本手段。美国《小企业技术创新法》( 1982)规定,所有部门应将预算的1%用于小企业的R&D。相关的技术创新活动。此外,美国联邦政府于1973成立了小企业创业的专门管理机构——小企业管理局,以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环境。其主要职能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援助和相关服务,如为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可保证小企业所需资金的90%;或者为小企业提供免费咨询和服务,帮助小企业获得联邦政府合同。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对这一计划的资助已经从之前的4000万美元增加到6000万美元。
政府与产学研合作的条件
官员和产学研合作不可或缺。
大多数科技园都是政府干预或参与的产物,尤其是地方政府。印度政府在支持建立包括班加罗尔科技园在内的17软件科技园方面成绩显著。印度政府软件科技园的配套政策包括免除进出口软件双重征税、放宽中小企业引进计算机技术的限制、允许外国投资者持股75%-100%、产品出口的软件商免征所得税等。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班加罗尔和印度其他科技园区的计算机软件业发展迅速,在世界市场上取得了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世界银行的调查显示,在根据客户要求设计的软件开发方面,印度已经占据了全球16.7%的市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计算机软件王国,其软件出口占美国市场的60%以上。
没有大学和科研机构功能的拓展和延伸,科技园很难名副其实。美国硅谷的成功,离不开斯坦福大学的功能推动。德国《世界报》的文章称,斯坦福大学是“网络亿万富翁农场”,是美国硅谷创业天才的制造中心。印度班加罗尔等科技园区计算机软件产业的迅速崛起,也得益于其周边地区大学计算机教育和科研的普及和领先地位。20世纪50年代,印度投入巨资,模仿麻省理工学院,在全国建立了6所印度理工学院,为印度科技园的科技企业提供精英人才。法国科技园区数量的增加,是法国政府在1982年颁布权力划分法后,大学和科研机构迁出外省的结果。可见,虽然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支持未必能带来科技园的繁荣,但没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支持,科技园成功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工业界的参与是科技园发展和壮大的重要力量。从65438年到0999年,法国科技园区创办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中,有3/4是由工业界创办的,这为法国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日本神奈川科学园区在总结10年的经验教训中,提出将促进企业与大学的合作作为科学园区建设三大新举措之首。园区联合体成立了由县内高校、企业、政府参加的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移大会,探索政府与产学研合作的新途径,改变园区中小科技企业初创不佳的局面。
创新官产学研合作模式
创新官产学研合作模式,就是要促进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1992年初,美国在联邦技术转移法案中增加了国家实验室与私营企业合作研发的相关条款,鼓励国家实验室向私营企业转移高新技术,并于同年成立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目前,已有数千家中小型科技企业通过该中心获得技术合作机会。此外,美国还在各地建立了数十个科技成果推广中心,向私营企业转移科技成果。法国还决定在科研机构设立科技资源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支持,并根据企业需求提供科技服务。还要求各地建立科技推广网络。目前,法国22个地区建立了16地区科技网络,为国家、科技机构和企业之间的高新技术商业化和产业化架起了桥梁。1995期间,德国实施了旨在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产品2000年”计划,计划投资9亿马克资助中小科技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更新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是政策推动和法律保障。美国有700多个强大的国家实验室。过去,这些实验室大多直接为国防和军事部门服务。1996年3月,美国总统签署了《国家技术转移与进步法案》,制定了联邦实验室向工业部门转移技术的优惠政策,如鼓励发明人支付2000美元,将技术使用费的15%作为发明人的佣金。此外,美国国家实验室每年花费250亿美元的20%用于工业合作。
第三,激发企业对官产学研合作的需求规模和供给能力。从65438年到0997年,美国企业在R&D高等院校投资17亿美元,是20年前的7倍。同年,大学发明的专利给投资公司带来了300亿美元的回报。大学、企业、科研院所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的机制正在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企业对科研机构尤其是大学的影响已经超过政府。
风险资本条件
在发展最快的国家,美国的风险投资已经占到全球风险投资的一半以上,而硅谷的风险投资已经超过美国1/3。目前,硅谷有2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这是硅谷持续成长的重要条件。
硅谷是美国风险投资快速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从1946美国成立全球第一家风险投资企业——美国研发公司开始,美国风险投资业在90年代中期对硅谷表现出巨大的促进作用,成为硅谷高科技集聚的催化剂。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风险投资就没有硅谷。
风险投资有效地促进了发达国家中小科技企业的快速成长。1999年,美国为初创企业提供的风险投资达到365亿美元,比1998增长了155%。由于风险投资的推动,美国中小型科技企业迅速成长。根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调查,从65438到0999在美国上市的企业中,有一半是由风险投资资助的。
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也得益于硅谷的发展。1997年,美国风险投资从115亿美元的45亿美元迅速增长,1995、1996、1997年的投资回报率分别达到48%、40%和30%。美国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开拓性领域和中小型科技企业集中的领域。风险投资成熟的市场化机制,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走上规模经济和形象建设的双优轨道。所以风险投资和硅谷的发展形成了* * *生* * *存的良性循环机制。
美国政府两次实施风险投资利润减税政策,有效促进了风险投资的产业化。1982美国颁布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法》,通过立法为风险投资企业提供持续的政策支持。美国目前有4000多家专门从事风险投资的企业,每年为10000多家高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据统计,从65438年到0997年,美国风险投资家* * *向1848家公司投资了114亿美元的风险资本,比上年增长14%,其中70亿美元投资于信息技术行业,占风险资本总额的62%。
聚集科技创业人才的条件
科技创业人才的创业聚集,尤其是科技人才的海外创业聚集,是科技园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科技园创造的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促进了海外科技人才的创业聚集。
经验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成长的关键是形成促进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的良好机制和环境条件。要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刺激科技型中小企业对科技人才流动的需求规模。由于硅谷建立了面向全球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世界各国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可以自由地聚集在硅谷。
科技创新人才的集聚程度决定了科技园区的发展潜力和水平,硅谷的成功足以证明这一点。硅谷每天新增62个百万富翁,可见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园建设的主要受益者;同时,它也是科技园区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和利润实现的主要承担者。
印度高科技产业,尤其是计算机软件业的强大市场竞争力,还得益于充足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大力支持和推动。研究表明,全球有超过654.38+00万印度侨民,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科技创新人才。因此,要提高或增强一个国家或科技园区的发展潜力,必须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人才的储备水平、吸引条件和聚集能力的重要性。
在美国,有超过6.5438+0亿的印度人,被美国移民局称为有影响力的移民。每个家庭的平均年收入超过6万美元。印度海外科技人才在硅谷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目前海外科技人才从美国硅谷回流到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的现象,充分说明印度政府为海外科技人才回国创业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科技园区的不断发展,科技园区尤其是海外科技园区的科技创业者创业聚集能力的竞争将进一步激烈。
进入21世纪,世界上大多数科技园区人才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20世纪末,美国作为世界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的中心,开始意识到科技创新人才的短缺,在教育科研条件的优化、移民政策的修订等方面推动世界各地优秀科技人才向美国转移,使得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才短缺的矛盾更加尖锐。英国《金融时报》2000年8月13日称,面对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人才的短缺,各国都必须“争夺人才”。法国参议院的调查显示,过去5年,在美国和英国注册的法国年轻高级科技人才和有前途的年轻企业家数量增加了30%,在美国硅谷从事信息领域工作的法国人有7000-10000人。为了适应印度班加罗尔等科技园区对创新人才日益激烈的竞争,人才猎头公司应运而生。
政府采购条件
从科技园区发展的历史分析来看,政府采购在科技园区发展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硅谷的迅速崛起,离不开美国政府采购形成的对电子产品、导弹产品、计算机产品等等的需求。硅谷作为美国重要的电子计算机、导弹和航空航天设备生产基地,没有政府采购的支持是难以为继的。
由于政府采购规模较大,政府采购在支持和引导科技园未来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国家的政府采购规模基本占其GDP的10%-15%。1989-1992期间,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仅占其GDP的26%-27%。目前,美国政府每年仍将近10%的预算用于政府采购。法国政府采购每年达到7400亿法郎(118亿美元)。这对科技园区的成长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目前,虽然政府购买在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科技园区发展中的权重也有所下降,但科技园区建设中的市场创新和激励功能并没有减弱,反而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政府采购是科技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可以永远依靠的条件。一方面,政府采购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科技园快速起步,不能长期依赖政府采购;另一方面,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本质是市场化的,过度依赖政府采购容易导致政府对科技园区发展的过度干预或科技园区市场化能力下降。美国128高速公路地区的经济兴衰颇具代表性。
20世纪50年代,128高速公路地区的公司与美国国防部签署了60亿美元的研究合同。60年代合同金额超过654.38+0000亿美元,联邦政府在高速公路领域的采购金额654.38+0962占了一半。正是因为这个原因,128公路区域的高新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军工产品和复杂配件上,如雷达发射管、远程通信、工业控制与计算、导弹控制与导航系统等。,这和硅谷很不一样。这说明了128公路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市场需求结构的缺陷或脆弱。20世纪70年代,随着越南战争的结束和太空竞赛的放缓,128高速公路地区的经济萧条不可避免。因此,128公路区与硅谷的区别不在于政府采购支持的程度,而在于科技园如何利用政府采购条件缩短其初期周期,如何处理好政府采购与市场导向的辩证关系,最终建立起强有力的市场化技术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