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审胜诉,二审还有必要请律师吗?
如果纠纷标的大,法律关键复杂,最好有律师。当事人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不需要请律师也能处理。二审又称上诉审程序,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上诉,审理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时,应当遵循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起诉的过程
起诉过程如下:
1,写起诉状,拿纸条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一张1寸照片到当地法院立案,立案后;
2.立案后,看你的案子归哪个法院管,然后给被告送达法院传票;
3.开庭,当庭陈述事实和理由;
4.庭审结束后,法院出具判决书,双方签收;
5.领取后/15日内无上诉的,判决生效;
6.判决书会规定被告在生效后几天内付清欠款。如果被告当时不支付,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直到拿到应得的钱。
第二,二审改判的几率有多大?
如果没有新的证据,改判的可能性很小。
1.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也就是说二审是终审,不能上诉。二审改判的概率有多大?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新的有利证据,二审改判的概率不大。只有掌握新的有利证据,二审改判的几率才会大大提高。如果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如果要上诉,二审法院将驳回其申请。
2.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后,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发现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变更;
(三)原判决基本事实不清的,应当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或者查明事实后改判;
(4)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应当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第一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八十七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第三项的规定,有关社会组织推荐公民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社会团体是依法登记或者免予登记的非营利性法人组织;
(二)被代理人是该社会团体的成员,或者一方当事人的住所位于该社会团体的活动区域;
(三)代理事务属于社会团体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
(四)推荐公民是该社会组织的负责人或者与该社会组织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专利代理人,由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推荐,可以担任专利纠纷案件的诉讼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