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荣强相关链接
范荣强发表在《新经济》杂志,第11期。
“愤青”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新词。
“愤青”——“愤青”的简称。之所以简称,大概是因为“愤青”这两个音节远比一个四字短语更干脆、有力、愤怒吧!同时也与年轻人普遍认同的网络词汇风格不谋而合:过目不忘,朗朗上口,易于传达。
有好事者考证过“愤青”一词的原始出处。据说“愤青”的起源在英国,英文名是“The Angry Young Men”。在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文学史上,《愤怒的青年》源于莱斯利·艾伦·保罗的同名自传,后被剧作家约翰·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流传,演变成战后英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小说体裁。这个流派没有固定的团体,也没有喊统一的口号。只是一群来自社会中下层的愤世嫉俗的青年作家。
后来,犬儒派不仅指文艺青年,还指对战后英国现有社会制度不满的一代年轻人。
说到底,愤世嫉俗者不仅仅指英国青年,还指全世界热衷于在各种场合发泄自己为数不多但毫无用处的言论的人。
为什么愤怒?
但是,愤怒——不只是青年的专利,所以有愤怒的青年,自然也有愤怒的人,愤怒的老人。
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愤怒是按照年龄特征划分的,但也有职业特征。比如愤怒,码字界有王朔(王自己也不觉得自己在文坛),音乐界有崔健,都是公认的愤怒。
但是,如果把愤怒这个概念应用到其他行业或职业,数量肯定不会少。至少,我们可以在中国金融界设立一个“金融怒”的大篮子。
愤怒既是一种标签,也是一种视角。当我们从愤怒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
第一,因为记者认为愤怒不是一个很严肃的概念,每个被贴上这个标签的人的庄严和神圣都会被迅速而彻底地消解,他所生活的舞台、讲台、颁奖台、写字台、神坛都会摇摇欲坠,甚至倒塌。玩得开心吗?
第二,学过文学理论的人都知道“怒出诗人”的道理。在愤怒中,它的基本特征是有事情做的时候总是生气。到底是真怒、假怒、假怒值得考证,外人很难分辨。记者在这里写的这群愤青,到底是谁?谁是假的?谁是假的?我没有这个鉴别力,应该给读者留个作业。
愤怒的形成和发展自然有其独特的规律。根据初步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愤怒的青年不一定会变得愤怒,但愤怒的青年不一定一直愤怒。
总的来说,年轻人是人生的一个浮动阶段,喜欢涉猎事物,或者因为对环境和外界的不确定而对未来充满迷茫,担心给新词,甚至对社会充满抱怨和叛逆。人到中年,或者事业有成,生活小康,优雅时尚;或者是习以为常,成为“不加掩饰”的神童,圆滑世故,享受精彩人生。所以,经常有愤青但不经常有愤青。
但是愤怒依然存在。在观察愤怒时,可能会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性格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人格决定论认为愤怒是我们的天性,那种人是有血性的。他们天生就喜欢和别人较劲,喜欢和别人打架,喜欢找茬,喜欢骂女人,所以会从生气到愤怒,直到愤怒。环境决定论者认为,愤怒可能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年轻人,但身边的事情总是让他看起来很糟糕,于是有一天他变得愤怒,意识到了,变得愤怒。
性格决定命运,环境造就愤怒。这个结论应该是比较中肯的。
为什么是金融?
这个问题必然会被读者问到。说实话,每一年,每一个月,每一天,我做财务报告,总会发现财务问题比解决问题的办法多,或者说同一个世界里很多恶都强于善,难免大家会为国为民担忧(当然也暗自为自己担忧)。想想都有点累。累了就想放下。放的时候会喊。你一喊,人家就以为你生气了,所以编辑部的同事总有一天会谈到“生气”的现象。话题一开,自然发现财经圈也盛产愤青,而且都是愤青。当然,因为记者觉得自己有自知之明,年纪大了,不敢自称愤青,只能叫愤青。当然,作为一个小愤青,我不屑于谈论。如果要说的话,我也要说说大佬们的愤怒。而且因为我们是财经杂志,所以说财经界的愤怒也是有道理的。
不像愤怒的青年,他们不说也不说任何无济于事的话。他们总是做出有理有据、合情合理的陈述,尤其是在金融话题上。
在金融界的愤怒中,大致可以分为不同的流派。根据其主题定位和表达方式,记者认为可以分为功利派、良心派和个性派。
财气应该和钱有密切关系,应该归为功利,但是等一下,有些气真的好像不是因为钱,至少直接目的和钱关系不大。从对企业的愤怒,尤其是对自己老板的愤怒,往往可以归为功利主义,但孙大午并不是很功利。有人打着良心的旗号愤怒,也有人给他颁了良心代表的称号。他们是不是真的凭良心说话,真的会生气,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个人主义不一定能单独形成一个派别,因为他们不是抽象的情绪,但是他们说话和表达愤怒的方式让人觉得他们的个性非常突出。
为什么在金融愤怒?
我们不妨从《金融愤怒》中的七个关键词开始解读为什么?
关键词一:监狱。其实这个词不应该放在第一位,但是本文列举的九大冤仇中有两个是在监狱里,所以自然要放在第一位。没办法。愤怒不仅可以用语言表达,也可以用行动表达。如果愤怒过了头,行动可能会过了头,坐牢将不可避免。
关键词二:辩论。愤怒主要是通过语言来传达自己的不满。如果他用拳头,他不是愤怒而是暴徒。所以我们总是在媒体上看到,有人在不断地表达他们的不满,有人在表达他们的反不满,还有人在表达他们的反不满。
关键词三:黑幕。揭露黑幕是愤怒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信息过于不对称是我们社会的一个基本状态,普通大众在经过加工的虚假信息环境中被误导。这时,有人愤然挺身而出,揭露黑幕,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关键词四:财富。金融怒几乎没有不涉及钱的问题,不管是涉及自己还是广大人民群众。
关键词五:原罪。这是对民营企业“第一桶金”的一种怀疑的表达。的确,一些老牌民营企业是靠一些政治背景和政府特权支撑的,甚至靠走私等非法经营赚取“第一桶金”。怎么赎罪?困扰了很多愤怒。
关键词六:勇气。愤世嫉俗不需要勇气,因为没有多少人会认真对待自己的愤怒。但是,如果愤怒不一样,它的几句话就可能引起轩然大波,承担生命的代价。愤怒确实需要勇气,当然也需要关系,也就是后台。
关键词七:良心。在愤怒的眼中,他们看到最多的是腐败,最渴望的是改革。他们战无不胜的武器是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