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散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圣惠》卷二十二 2.1 组成 2.2 主治 2.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2.4 制备方法 3 《普济方》卷二十七 3.1 组成 3.2 主治 3.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3.4 制备方法 4 《圣惠》卷三十四 4.1 组成 4.2 主治 4.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5 《外台》卷二十二引《古今录验》 5.1 皂荚散的别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5.6 附注 6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6.1 组成 6.2 主治 6.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6.4 制备方法 7 《直指》卷二十一 7.1 组成 7.2 主治 7.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7.4 制备方法 7.5 附注 8 《圣济总录》卷一二○ 8.1 组成 8.2 主治 8.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9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9.1 组成 9.2 主治 9.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9.5 附注 10 《圣惠》卷九十一 10.1 组成 10.2 主治 10.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10.4 制备方法 11 《圣济总录》卷十六 11.1 组成 11.2 主治 11.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11.4 制备方法 12 《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外台》卷三十四引《素女经》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3.6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皂荚散 1 拼音
zào jiá sǎn
2 《圣惠》卷二十二 2.1 组成皂荚半两,旅生荞麦半两,白蒺藜半两,谷精草半两,五灵脂半两,芸薹子半两。
2.2 主治白虎风,疼痛。
2.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用酽醋调涂之。
2.4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3 《普济方》卷二十七 3.1 组成
皂荚半两(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干),桂心1两,甘草1两半(炙微赤,锉)。
3.2 主治肺痿吐涎沫。
3.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3.4 制备方法上为散。
4 《圣惠》卷三十四 4.1 组成皂荚(炙黄焦)1两,荆芥1两,胡椒1两。
4.2 主治齿风蛀,疼痛不可忍。
4.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每用3钱,以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热含冷吐。
4.4 制备方法上为末。
5 《外台》卷二十二引《古今录验》 5.1 皂荚散的别名塞鼻菖蒲散、菖蒲散、皂角散
5.2 组成皂荚(去皮子,炙)、菖蒲各等分。
5.3 主治鼻窒塞,不得喘息。
5.4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暮卧之时,以绵裹塞鼻中甚良。
5.5 制备方法上为末。
5.6 附注塞鼻菖蒲散(《圣惠》卷三十七)、菖蒲散(《圣济总录》卷一一六)、皂角散(《普济方》卷五十六)。
6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6.1 组成猪牙皂荚(酥炙,去皮子)、白蒺藜各等分。
6.2 主治大小便不通。
6.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如大肠不通,用盐茶调下;小便不通,温酒调下。
6.4 制备方法上为末。
7 《直指》卷二十一 7.1 组成长肥皂荚2钱,白盐半两。
7.2 主治风齿动摇。
7.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常擦。
7.4 制备方法上同烧赤,为细末。
7.5 附注方中皂荚用量,《医方类聚》作“二梃”。
8 《圣济总录》卷一二○ 8.1 组成皂荚(去皮,炙)1梃,硇砂(研)1分,白矾(熬令汁枯)1分,甘松1分,细辛(去苗叶)1分,盐花(研)半两,槐白皮(锉)半两。
8.2 主治风疳宣露,口臭。
8.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先用盐揩齿,后用散1钱,敷患处。
8.4 制备方法上为散。
9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9.1 组成皂荚(不蛀者)2两,升麻1两(2味入瓶子内,固济,留一孔,烧令烟绝,取出细研),杏仁(去皮尖双仁,研)1两,凝水石(捣末)2两。
9.2 主治齿疳风(匿虫)。
9.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每用1钱匕,贴患处。
9.4 制备方法上为末。
9.5 附注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皂角散”。
10 《圣惠》卷九十一 10.1 组成皂荚2梃(烧灰),黄芩2分,朱砂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黄丹2分(微炒),槟榔1分,白及半分,干姜1分(烧灰)。
10.2 主治小儿白秃疮,愈而复生。
10.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以浓醋脚调涂之。甚者不过3上愈。
10.4 制备方法上为末。
11 《圣济总录》卷十六 11.1 组成皂荚(猪牙者,烧灰)7梃,乌头1个(炮裂,去皮脐),沙草根7枚(生)。
11.2 主治风头痛。
11.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腊茶调下,并23服。
11.4 制备方法上为散。
12 《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12.1 方名皂荚散
12.2 组成皂荚2梃(去皮子,烧灰)。
12.3 主治瘰疽溃后。
12.4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用盐汤洗疮令净,干掺敷,每日3次。
12.5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13 《外台》卷三十四引《素女经》 13.1 方名皂荚散
13.2 组成皂荚1两(炙,去皮子),蜀椒1两(汗),细辛6分。
13.3 主治妇人黄瘕。
13.4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以三角囊(大如指,长2寸)贮之,取纳阴中,闷则出之,已则复纳之,恶血毕,取出,乃洗以温汤。
13.5 制备方法上为散。
13.6 用药禁忌三日勿近男子;忌生菜等。
古籍中的皂荚散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二十一口齿门]揩齿散,早夜用,如常揩,益牙齿,去恶气。揩齿皂荚散方皂荚(二挺去皮)空青曾青胡桐泪戎盐(研)石膏(研)丹...
《外台秘要》:[卷第二十二]鼻窒塞不通利方七首中赤烂者以黄芩栀子代当归细辛)又疗人鼻塞不通。皂荚散方。皂荚(一分炙去皮子)细辛辛夷蜀椒附子(炮各...
《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四]治齿风疼痛诸方煎五七沸。去滓。热含冷吐。治齿风。疼痛不可忍。皂荚散方。皂荚(炙黄焦)荆芥胡椒(各一两)上件药。捣...
《太平圣惠方》:[卷第五十三]治消渴饮水过度诸方令黄去皮子入麝香一钱同碾为末)上件药。每服。炒皂荚散一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令温。每于食...
《太平圣惠方》:[卷第七十一]治妇人八瘕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