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专利有哪些国家?
受益于利好,半导体、大飞机概念在a股大放异彩。它们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个福利有参与的价值吗?
第一,又有一个打压《中国制造2025》的计划!
半导体产业是特朗普“美国优先”议程中的六大核心产业之一。他们将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半导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列入加征关税的范畴。
不久前,美国商务部长说:中国大力发展半导体威胁到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从美国对华出口的细分排名来看,半导体、航空航天、大豆占据重要位置。
基于“缺芯少油”的背景,半导体芯片是中国高科技领域最重要的短板。
所以不难看出,特朗普这次主动挑起事端,目的之一就是要插手半导体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将其扼杀在摇篮里,并进一步提及出口比例。从而为自己的富人谋利,换取宝贵的选票。
更深层次的理解是打压中国制造2025,干扰中国崛起的速度。
第二,傻逼在做梦,“中国芯”逆风而行!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存在多年的被动局面。
除了承受专利束缚的巨大痛苦,也极大地限制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盈利能力。
好在“工程师红利”成功让中国摆脱了低端制造业,PCT专利申请量已经和日本持平,正在快速追赶美国。“中国智造”的话语权越来越大!
除了“工程师红利”,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半导体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项目。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2020年中国芯片自给率要达到40%,2025年达到50%的标杆。
唯一的结论是,中国的核心是国之重器。
我国已经通过国家集成电路基金(首期超过6543.8+030亿元)对半导体给予了重点支持,覆盖了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全产业链的重要公司。
2018,国家集成电路第二期募资也已启动,预计规模2000亿元。
举国之力,注定“中国芯”逆风而行!
三、进口替代,“中国芯”大有可为!
“黑天鹅”进入市场,除了对芯片进口进行反制裁,最终的解决方案仍然是国产“芯”尽快实现进口替代。
所以,芯片概念不能只看a股今天涨得有多漂亮。关键是如何重新安排这种“进口替代”背后的黄金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