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混凝土机械发展方向探讨?

中国混凝土机械发展方向讨论的具体内容有哪些?下面仲达咨询招投标老师为大家解答,供大家参考。

中国混凝土机械的发展方向是一个需要全行业同仁共同探讨的课题。中国是世界混凝土机械生产大国,也可以说是混凝土机械生产强国。

从数量上看,中国的产量占世界市场的绝对优势;从品种上看,我国是以生产双卧轴搅拌机商品混凝土为主的大国,容量从0.5立方米到6立方米不等。搅拌车的容量也从3立方米到12立方米不等。混凝土泵车有各种型号,臂架长度从28米到56米不等,世界上超级臂架长度的66米泵车也已研制出来。

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国内几款产品都有明显的特点。搅拌站(楼)自动控制系统是我国自行开发生产的产品。搅拌臂和衬板的使用寿命可达50万至654.38+万立方米,合金铸铁的衬板可达30万立方米。混凝土泵车的机电液一体化控制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某些方面有很多特色和创新。这些产品在慕尼黑和拉斯维加斯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上受到好评。许多国内建筑企业将国内产品带到国外使用,许多国外经销商抢先将中国产品分销到国外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除了性能,经营理念、价格、服务也是我们的强项。

近三年来,在国内多项重点工程(如交通、能源等基本建设)的带动下,一系列推广预拌混凝土的政策出台,大量产品出口,促进了我国商品混凝土机械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的年增长率达到了30% ~ 70%,个别产品几乎翻倍。2007年初,行业内很多产品缺货,用户拿着现金在工厂排队等候。部分企业一个月销售150到200台37米以上的臂架泵车。

根据我们的调查,现在许多企业因为效益好,有时产品供不应求,正准备增建工厂,购买设备,不断扩大生产能力。

作为经营者或企业家,走近市场,深入市场,融入市场,是企业家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为什么国外有很多百年老店,而国内很多企业都是中年死亡。因为很多经营者只是凭感觉,跟风,不像国外老板愿意花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去做某个区域的市场调研,不可能得到市场的真实信息,甚至做出错误的判断。

2008年的情况可以简单分析为:一是投资2000多亿元、全长1.3万公里的京沪高铁开工;其次,不能现场搅拌砂浆的城市有30多个,说明商品混凝土要在地县级进一步推广;第三,2007年房地产投资654.38+0.3万亿,2008年还能维持。比如天津将实行90/70公寓楼(90平方米以下的公寓楼面积占商品房总面积的70%)。现在天津还有350万居民住平房,有的只有十几平米,所以房地产行业还会继续繁荣。因此,混凝土机械市场仍将有相当大的容量。

我们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严峻的现实:

-在国内外的压力下。这种压力是不可避免的,所有企业迟早都要承受这种压力。众所周知,资源的绝对枯竭和资本的绝对发展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目前中国外贸出口被美国、加拿大、欧盟封锁,就是这个原因。因此,欧美国家以侵犯知识产权和安全环保为由对中国产品进行遏制,中国企业应该通过世界贸易法保护自己。工程机械出口很快会受到外国政府的挑战,工业企业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和中国一样,日本、欧洲都是外需型经济体,即国内经济复苏和快速增长的动力在于海外市场;美国是内需型经济,工程机械行业非常发达。所以中国的出口对象只是中东、东南亚、非洲、南美更受欢迎。此外,工程机械发达的外国近年来在中国投资建厂,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被并购。这一点不容忽视。这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设厂、兼并外国企业的好时机。

中国政府也将毫无例外地限制企业。第一,高增长低分配。从1998到2005年,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3倍多,而工资只增长了123%,明显滞后于劳动生产率。而且也是廉价劳动力,工资低,和国外差远了。二是企业低成本运营。首先,政府管制的能源价格长期偏低,比如煤、电、油的价格都是政府管制的。中国的汽油价格不到日本、法国和德国的一半。其次,土地、水、矿产等资源价格低,也有政府补贴。中国的水费只有德国的10%,美国的30%。再次,环保成本太低,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前20个城市,中国占了16个。

对于这些问题,政府迟早会通过改革把不该承担的责任还原给企业,也就是我们说的:未来的企业必然会受到国内外政府的双重压力。虽然这些压力和国内的企业基本持平,而且是个* * *问题,但毫无疑问,谁醒得早,准备得好,谁就抓住了未来发展的希望。

基于以上现实,中国企业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建立科学的战略发展规划

正确的战略发展理念应该是立足企业,放眼世界,创新产品,服务用户。把握好这一条很重要。企业和国家一样,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员,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企业无论大小,都应该自强、自立、自信、自尊。混凝土机械的强国地位是由不同性质的企业共同努力建立起来的。无论是主机厂还是配套厂,内外资企业都是平等的,都是既竞争又合作的行业,应该在行业内和谐统一。相反,恶性的价格竞争和相互拆台,贬低竞争对手才是行业的悲剧,混凝土机械行业应该杜绝这种事情。

(一)永恒的创新

第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的灵魂。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是战略发展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一个需要自始至终坚持的过程。它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但投入到最后不一定有回报。有些企业把销售收入的3% ~ 5%投入科研,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销售额是2亿元,就应该是600万到100万元作为科研创新费用,这笔钱可能会奖励或者打到水漂。

第二,创新是一个过程。一个新产品从研发、投产到量产,一般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这种创新也应该贯穿于整个过程。不能说一旦开发出来就是世界第一,行业领先。国内企业要克服这种虚荣心。按照以往的经验,一个成熟的产品要经过市场调研、设计、试制、测试、考核、鉴定、推广,不超过三年是不行的。目前一些销售人员为了抢市场,有虚荣、浮躁、浮夸的作风,在行业内一定不能传染。

(2)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和创新紧密相连。没有创新就没有专利,没有专利就不可能有知识产权。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企业有制造没有创新,有创新没有产权,有产权没有应用,有应用没有保护。所以目前混凝土机械行业类似的产品很多,一个产品往往能看到另一个产品的影子。有些企业抄袭别人的东西,说自己有知识产权,这是很狭隘的。所谓的知识产权,必须是独特的技术、专有技术、各种实用新型专利或发明专利,不归他人所有,也不是通过正当途径从他人处转让而来。目前中国专利申请总量已达300万件,居世界第一,但大部分高科技含量来自国外。国内申请的多是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很少,但即使这样也是一种进步。

(3)混凝土机械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随着工程发展的需要和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和运输要求我国企业的混凝土机械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例如,搅拌或泵送制备C60 ~ C100混凝土需要多种添加剂。如何用各种测量方法精确测量,是设计者和制造者的一大难题。此外,随着高层、大跨度结构建筑的建设,迫切需要发展泵送高压、高精度、长臂泵车的智能控制,特别是在节能环保方面,智能控制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捷径。

(4)混凝土机械的出口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之一是会展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比较大型的工程机械博览会比较频繁,比如慕尼黑、拉斯维加斯、巴黎、东京,国内也有四大展会。它的目的是让世界了解自己,这也是用最低的成本和最简单的方法把自己卖给世界。在世界会展经济相当发达的今天,如果不参展,就意味着失去市场,失去机会。因为大部分参展的机构都不是直接用户,而是客户的代理商,这是一种投入少、效率高、事半功倍的让很多国家的代理商了解和宣传企业的方式。国内混凝土机械行业中小型企业众多,部分已出口欧美。业内很多企业认为国外工程机械制造业比国内发达,不容易进入国外市场,这当然是正确的。但相对而言,中国有中国的优势,比如价格优势,地理优势,服务优势。国内混凝土机械企业的出路是管好自己的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开拓销售网点,将产品辐射到更多的终端用户。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